脑血管动脉瘤手术应用健康教育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
2016-11-17徐桂滨
徐桂滨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治疗;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4..02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elf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surgery
XU Gui-bin
(Tailai People's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eilongjiang Qiqihaer 162400,China)
脑血管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瘤,通常病程隐匿,且起病突然,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相关的研究报道称,脑血管动脉瘤属于重大的负性事件,因此会给患者造成诸多不良的应激反应,并使患者产生严重的恐惧、焦虑情绪,对其治疗的依从性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睡眠障碍、躁动不安,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2]。在本次研究中,对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采用了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为(63.2±11.2)岁。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为(62.9±11.3)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
1.2.1 心理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保证语言的情感性、规范性和通俗易懂。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初步掌握患者症状的诱发因素及其心理特征,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和积极性。
1.2.2 认知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因、病理生理基础等,提高患者的认识程度,并消除患者的顾虑,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耐心回答患者疑问,并嘱咐患者尽量不要用力打喷嚏或咳嗽,否则可能增加负压,并增高脑脊液的压力,这样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从而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
1.2.3 行为健康教育=
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转移注意力、肌肉放松练习、意念想象等方式让患者掌握控制症状反应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嘱咐其记录症状,让患者仔细体验行为治疗的效果,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 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评分,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治疗依从性包括了定期复诊、进行功能锻炼、定期辅助检查以及就诊及时等,完全依从表示患者5项要求都完全达到;部分依从表示患者需要家属的劝说和监督;不依从表示患者会自行减药或停药,拒绝复诊和治疗[3]。
自我效能评分则通过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一共有10个项目,各项为1~4分,其中1分表示完全不正确,2分表示有点正确,3分表示多数正确,4分表示完全正确[4]。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8.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36.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7±3.9)分(P<0.05)。
3 讨 论
近几年脑血管疾病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发病迅速、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而在脑血管意外事件当中,脑血管动脉瘤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态心理,因此导致其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对治疗失去信心,治疗依从性极低[5]。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健康教育,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8.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36.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7±3.9)分,(P<0.05)。健康教育保证了护理措施的多角度和全面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促进患者预后。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协商患者的治疗方案,这样就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保证了患者的依从性,并能够充分培养患者的自我保健需求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保持强烈的遵医意识,因此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在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再菊,李燕芬.健康教育对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03):75-76.
[2] 葛啸天,郎黎薇,石卫琳,等.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巨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22):31-33.
[3] 徐美娣,朱凌云,黄 慧,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8(24):176-178,179.
[4] 张琦君,牛成娟.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策[J].医药前沿,2015,18(11):202-203.
[5] 刘泉利,吴雪芹,何 伟,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6):246-247.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