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人才“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构建

2016-11-16李东

关键词:辽宁大学人才专业

李东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新闻传播人才“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构建

李东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事业迅速走入一个“全媒体”互动的时代,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人才培养,树立“全媒体”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构建“复合式”课程,提升“数字化”实训操练;推进教学改革,共建新闻学院,调整教学计划,试行夏季学期,探索一种适合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新闻传播人才;全媒体;培养模式

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名副其实的“媒体融合元年”[1]。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2014年以来,随着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界限正在消融,我国的媒体生态环境正在发生一场新的革命。

据《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传媒产业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大关,达11 361.8亿元[3]。在全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仍小幅上扬,达到了15.8%,超过GDP增长率2倍多。2014年互联网与移动增值市场的份额超过传统媒体市场份额总和,领先优势达到10.3%;而报纸发行收入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5%;电视广告市场增长缓慢,网络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收入规模达到1 500亿元。

一、新闻传播人才需求趋势的时代变化

在高等教育领域,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掣肘,如何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培养出“全媒体”人才,已经成为业界和学界的热议话题。

(一)“跨学科知识”人才更受重视

“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传播管理、受众解析、媒介定位、效果评价、反馈测量……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跨学科知识,即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核心知识,并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取长补短来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

(二)“跨媒体技能”人才更受青睐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例如,国内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已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电子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类别、数百个终端载体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下载量突破一亿,在美国脸谱和推特的官方账号粉丝数超过千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全媒体”技能。但目前我国能够胜任这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新闻院校也往往停留在单一技能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三)“跨文化思维”人才更为抢手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加速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跨越文化环境、打破群体界限、溢出组织边界的多元文化交流现象日益普遍,跨文化传播渐渐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传播者在搜集、整理、选择、加工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但要基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同时还要注意把握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但需要寻找受众的共性,还要尊重受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一个多元共生的基础上,谋求传播效果的最优化。由此,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依托于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观念更新和思维创新势头强劲,新闻传播事业迅速走入了一个“全媒体”互动的时代。传媒行业急需一批适应新形势的专业人才,他们必须能够肩负起引领业态变革、适应媒体融合生产规律的时代使命。这种巨大需求的背后,呼唤着一种“复合型”传媒操作能力的出现,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核心能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跨媒体资源整合”+“媒介融合作品生产与传播”为核心的综合运用能力;“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社会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养成。

很显然,原有的普通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胜任新形势的需要,新的“创变”势在必行。辽宁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辽宁省第一个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MJC)授权点,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另外,省外不少院校的做法和经验也值得借鉴。

(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2013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即“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

辽宁大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设想,旨在全面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其内核主要包括这样几点:党性原则,即新闻宣传必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人民性原则,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实性原则,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传播教育,关键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贯彻到教育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清楚定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念下培养什么样的传媒人,建立一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起来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建构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导向的新闻教材建设,加快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团队建设,创新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生工作。

第二,“全媒体”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全媒体”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调整,着力培养以全媒体写作为基础的数字新闻制作的新型人才。

第三,“复合式”课程设置的改革尝试。在课程设计方面,努力尝试“复合式”课程的设置,尝试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例如,打通现代汉语原理与普通话语音实践之间的联系,针对专业需求,提升学生能力素养;“新闻摄影”与“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结合起来,贯穿新闻摄影视觉原理与电视节目制作视觉原理的一致性;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等课程形成课程集群,以相通相连的实训操作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从构思到写作、从文字到口头的统筹意识,打造新闻传播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四,“数字化”实训操练的强化提升。更加注重数字软件学习、数字媒体讲解、数字信息检索、数字技术普及、数字思维养成。打通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壁垒,文理交融,文理交叉,开设系列数字课程。例如,在软件学习、媒体讲解方面,引进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数字音频、数字音视频编辑、网络动画、网页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实训;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排版设计、平面设计等内容的介绍,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动手能力;包括引导学生使用相关的文献数据库和数字学术资源[5]。

第五,“跨界式”实践互动的开拓创新。“开门办教育”,穿越学校与媒体的阻隔,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针对于此,辽宁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利用与辽宁省内新闻媒体密切联系的有利优势,实行“双师型”战略,进行学界与业界“联姻”,媒介精英与专家学者“跨界式”的交流互动,必然带来教学相长,合作共赢。此外,学校还从省广电系统聘请了大量的名记者、名主持、名编导,为学生进行授课指导;或定期开设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做到了教师教学与专家指导的优化组合。

(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措施

1.教学改革的推进与细化

辽宁大学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84年,是我国东北地区成立最早的新闻学专业之一,是东北地区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2010年至2015年,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招生数量稳定在每年140人左右,其中新闻专业100人,广告专业40人。研究生招生规模为每年80-9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30人,新闻学、传播学各15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5-40人,在职研究生10人左右。本科在校学生人数近550人,研究生超过200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为社会输送400余名人才;编辑出版专业设立于2003年,至今已培养毕业生200余名。

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在丰富的实践中才能出人才、出成果。突破传统“学院式”教学的瓶颈,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横向对比美国高校的新闻专业教学,在内容上务实不务虚,更多侧重于提升业务能力和培养职业精神,理论课程不占太大的比例;举世闻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其核心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怎样写好新闻”“如何制作新闻”来进行的。

教学改革的另外一个突破口,在于开辟新闻传播人才在媒体“落地”的第二课堂。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与驻沈新闻单位逐步建立了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机制,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书,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战方案,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体系。双方互聘兼职教师、研究员,到对方讲课,开设讲座,办培训班,开展业务合作,联合进行科学研究。通过校媒合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释放,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知识面进一步拓宽,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提升。

2.新闻学院的建立与发展

2014年,是辽宁大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一年。辽宁大学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这一举措,对辽宁大学乃至整个辽宁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此举可以迅速提升辽宁省新闻传播专业在全国高校的位列;可以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闻宣传和辽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可以有效整合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力量;可以积极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共建新闻学院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共建管理机构。成立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牵头,辽宁大学、新闻单位负责人以及新闻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资深编辑记者参加的院务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学院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指导和帮助学院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全国特别是区域高等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二,共建精品课程。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修订完善新闻学院本科课程,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时代性与针对性,将新闻单位负责人和优秀编辑记者单独授课、合作授课、开设讲座等列入教学计划,打造一批内容鲜活、贴近实践、学生喜爱的品牌课程。

第三,共建骨干队伍。深入开展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工作:每年选派不少于5名新闻单位优秀编辑记者到共建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或挂职授课;选派不少于3名新闻与传播学院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建立媒体与高等学校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高等学校优势,积极面向新闻单位从业人员开设骨干培训班、硕士研究生班等提升编辑记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第四,共建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成立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的专门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新闻单位,与共建高校建立相对固定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机制,协调落实共建新闻学院学生的实习单位、指导记者,跟踪实习进展,评估实习成效,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力支持共建新闻学院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

第五,共建研究智库。以舆情调研、课题研究、咨询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优势和人才资源,将共建高校的新闻学院打造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新型智库,优先支持共建高校新闻学院参与地方新闻宣传重大项目决策论证、重大课题研究等工作,以委托研究等形式积极支持共建高校新闻学院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就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进行协同攻关,推进新闻理论创新。

3.教学计划的改革与创新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要,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体系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辽宁大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结合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多次对其本科生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新闻学专业为例,仔细对比三个版本(2008版、2010版、2013版本)的教学计划不难发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贯穿其中。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环节衔接的“层级递进”式课程平台,具体包括:

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共享全校五大模块上百门通识课程,总计996学时59学分,占比分别为41.1%和36.8%;

“学科教育课程平台”,其中学科通选课程5门,学科核心课程14门,共计705学时43学分,占比分别为29.1%和26.9%;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其中专业主干课程9门,专业方向课程24门,共计723学时49学分,占比分别为29.8%和30.6%;

此外,实践教学平台(包含各类实习、设计、论文等),共计9学分,占比:5.6%。

新闻学专业学时、学分一览表

上述教学计划的修订,其立意就在人才培养方面,基于适应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于服务辽宁地方,向辽沈地区输送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同时面向全国,塑造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传媒行业精英。

4.夏季学期的尝试与调整

夏季学期制是一些国内外知名高校普遍采用的学期制度,就是在原有两个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为期3-4周的小学期,从而形成“两长加一短”的三学期模式。2013年6月以来,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辽宁大学试行夏季学期。

夏季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聘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高水平学术讲座、名家讲堂、院士讲堂;特色课程、精品通识课;国际讲座、双语课程与外语技能训练;重修课教学,集中开展公共基础等课程重修教学;辅修教学,集中开展辅修课程教学;专业实习,包括野外实习、技工实习、综合实习、创作实习等;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包括各学院及团委等部门组织的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开放性、研究型实验,各学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放部分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训练,结合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开展各类学生科学研究活动;学术及科研训练,包括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大赛的赛前训练;研讨课、前沿课、专题课(讲座),开设专业前沿课或讲座;跨校选课,可在区域高校协作体中进行跨校选课,学分互认[6]。

以2015年的夏季学期为例,从6月23日至7月17日,学校共安排了129场讲座,内容涵盖了文、史、哲、经、法、理、工、艺术等学科门类,邀请省内外100余名专家学者作客夏季学期讲堂。2015年7月3日、4日,“第三届传播视野下的中国研究论坛(2015年)暨‘传播变革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蒲河校区召开,来自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两岸三地21所高校的著名学者齐聚辽大,共飨盛会。这次会议的成功举行,为我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三、“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的效果与经验

概括起来,“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的实施目标有三:精准定位,树立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观念;融会贯通,构建“多媒体、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合作办学,打造媒体与高校深度合作的实训互动机制。重点解决了四个实际问题:跨越了人才供需间的现实鸿沟,初步缓和了高校毕业生供给与媒介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廓清了相对模糊的专业教育理念,初步回答了“新闻传播教育是坚持专业主义,还是迎合市场?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培养实务型人才?”等现实困扰;弥合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初步解决了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技能训练的不足;提升了师资队伍的人员素质,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要素[7]。

自“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实施以来,以2014年至2015年间为例,改革实践的对象涉及到2010级至2015级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其中,2010级至2013级在校本科生数量为564人(其中新闻学专业412人,广告学专业152人);加之2014级、2015级本科生,总人数约为850人。另外,“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也对新闻学、新闻传播学、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层次教育提供了有益经验,涉及2010级至2015级各专业研究生数量约为375人。至此,“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的创新成果和改革措施,直接受益学生总数量达到约1 225人;同时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编辑出版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人才“全媒体互动”培养模式的确立与实践,在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领域取得了扎实的成效。通过对媒介融合大环境的分析解读,我们对媒介融合趋势的判断更明晰,认识更深入,把握更准确。更新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和学科体系,合理建设师资结构,尝试探索出一套与众不同、打破常规、适合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1]人民日报社.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5.

[2]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14-04-23(6).

[3]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10.

[4]彭少健.中国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1-10.

[5]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5.

[6]张从明.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0.

[7]王首程,夏德勇,刘玉萍,等.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报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5-1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mnimedia Interaction Training Mode for Journalism Personnel

Li Dong
(College ofLiberal Arts,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6)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news dissemination has gone into an interactive epoch of omnimedia rapidly,and the demand for talents of journalism has changed profoundly.So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 for talents from university journalism is imperative.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guiding talents training by Maxist news-point,training omnimedia-typed journalism personnel constructing interdiciplinary courses,promoting digital practice,putting forward pedagogical reform,building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together,adjusting teaching plan,trying out summer term,etc.toexplore an innovative model for journalismtalents trainingsuitabl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journalismpersonnel;omnimedia;trainingmode

G 214

A

1674-5450(2016)02-0143-05

2015-11-10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13AXW003);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UPRP20140064);辽宁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课题(JG2013ZD0001)

李东,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副教授,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与文化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凤娥责任校对:杨抱朴】

猜你喜欢

辽宁大学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An Analysis of Deviation in Oliver Twist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