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钢架温控菇房周年栽培茶树菇
2016-11-16张传华
张传华
利用钢架温控菇房周年栽培茶树菇
张传华
(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福建屏南352300)
从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病虫害物理防控等方面介绍利用自行设计的一款钢架温控菇房进行茶树菇周年栽培及其配套技术。相比传统菇棚,钢架温控菇房具有防火、防虫、防台风等优点,菇房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好。
钢架温控菇房;优点;茶树菇;周年栽培;配套技术
福建省屏南县栽培茶树菇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在荫棚下的常规栽培,1~2月制袋,4~10月出菇;一种是利用泡沫保温房进行反季节栽培,9~10月制袋,11月至翌年5月出菇。采用竹、木、芒萁等搭盖的荫棚及泡沫保温房,均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屏南县长桥镇半圳村茶树菇标准化生产基地设计建造了一款钢架温控菇房(图1~2),配套物理防控病虫害措施,可有效解决火灾隐患和防控病虫害,茶树菇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图1 菇房外观
图2 菇房局部
1 钢架温控菇房优点
一是菇房采用空心砖建造内墙,创造一个相对恒温恒湿的出菇环境,有利于茶树菇生长发育,同时配套周年管控措施,茶树菇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年缩短到1年,菇房的周年利用率提高一倍。二是采用物理防冶害虫,用药量减少95%,茶树菇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三是钢架结构菇房使用年限长,结构牢固,具有防火、防台风作用。
2 钢架温控菇房建造
2.1 场地要求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邻近水电源、排水良好的场地作为菇房建造地。建造前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菇房采用南北走向、“非”字形布局,留好区内通道及排水沟。
2.2 菇房构建设计
菇房采用热镀锌钢管、角钢、彩钢波纹板、塑料泡沫板、空心砖、塑料匾等为建材,每座菇房宽12米,长度视生产规模和场地条件而定,每隔7米用空心砖砌墙分隔成12×7(米)的出菇房,肩高不低于4米,顶高不低于5米。屋面呈“Λ”形,采用0.376毫米白色彩钢波纹板+50毫米厚泡沫板作隔热遮盖,棚顶安装风球。菇房与菇房之间设3米宽工作通道(图3),两端及上方用60目防虫网遮盖,入口处悬挂灭虫灯。菇房与菇房之间升高50厘米用钢架连接,上面铺盖彩钢板(图2)。
2.3 菇房内部结构与设施
出菇房内中间设2条宽1.5米的床架,两侧各设1条宽75厘米的床架,工作道3条,每条宽为75厘米。工作道两端各设一扇门,门上方两两相对开一个75×100(厘米)的通气窗,门窗用6厘米厚的塑料泡沫板加一层黑色塑料并安装防虫网。床架用镀锌钢管搭置,设6层,层距55厘米。层架上方用塑料膜加一层6厘米厚的泡沫板作隔热层。用空心砖彻内墙,四周用塑料膜加2厘米厚的泡沫板嵌贴,在墙体上方处开4个直径20厘米的通气孔,外套50厘米长的开口布袋,以防止害虫飞入。房内安装喷雾管道、风扇和杀虫灯等设施,并悬挂黄板。
2.4 加温设施
Beers标准判断PIM情况 在收集的795例社区老年患者中,有202例 (25.4%)患者存在PIM共计261项,其中存在2项以上PIM (2~5项)的患者40例。118例 (14.8%)患者存在老年人PIM共144项,6例 (0.8%)患者存在与疾病或症状相关的PIM共6项,99例 (12.5%)患者使用了老年人应慎用的PIM共102项,6例 (0.8%)患者存在老年人应避免的非感染药物相互作用共9项,推荐强度均为强。具体情况见表1~4。
工作道的地下铺设20×15(厘米)加温烟气管道,进门一侧地下建一炉灶,另一侧为烟囱,用于加温使用。加温烟气管道和灶面均需密封,以防二氧化碳逸入菇房而影响子实体生长。通过在菇房内预埋回形烟气热风加热管道,借助热风在回形烟气热风加热管道内传输散热,创造适合茶树菇生长的温度环境。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菌包制作
(1)培养料配方。配方1:棉籽壳77%,麸皮20%,碳酸钙2%,石膏l%;配方2:杂木屑59%,棉籽壳20%,麸皮20%,石膏1%。含水量60%~65%(料水比为1:1.2),pH 5.5~6。
(2)装袋、灭菌。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害、质量合格的栽培原料,提前将棉籽壳预湿堆制,避免有干粒。选用对折径15~17× 35×0.005(厘米)的低压聚乙稀塑料袋,每袋装干料约350克,湿重720~750克,装料高14~15厘米,松紧适度,稍整平表面后用编织线扎紧,然后进行常压灭菌,要求菌包上灶后4小时内将温度升到100 ℃,并保持24小时。
(3)接种、培养。接种室事先用气雾消毒剂、每立方米3.5克进行熏蒸消毒。待料温降至28 ℃以下选择晴天晚上进行接种,每瓶菌种接30~40袋。发菌期间培养室保持温度在20~26 ℃,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避光培养,并做好通风换气。定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及时搬出接种室处理,防止扩散蔓延。一般接种后35~45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3.2 出菇管理
(1)菇房消毒。菇房在进菌包前清扫干净,用漂白粉对空间及四周喷雾,地上撒一层石灰粉进行灭虫消毒。
(2)催蕾期管理。将菌袋直立排放于培养架上,剪去扎口线,拉直袋口,早晚喷水保湿,促进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菌袋料面初时有黄水,继而变褐色,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催蕾期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温度在18~24 ℃,光线强度在500~800勒克斯(以在菇房内能阅读报纸为宜)。
(4)转潮管理。采收第一潮菇后,淋一次重水,并搔菌,扒去料面上发黑的部分,清理干净菌袋料面。停止喷水3~5天,15天后再将空气湿度提高到90%以上,促使第二潮菇生长。以此管理方法,继续出第3潮菇。采摘4~5潮菇后,如袋内基质干枯,可往袋内补充水分,每袋每次补水0.1~0.2千克,1~2天后将袋内多余水分倒出,以利于继续长菇。一般每袋可出鲜菇0.35千克以上,生物学效率可达100%。
3.3 采收、加工
从出菇到采收一般需5~7天,当菌盖呈半球形,菌环尚未脱离菌柄时采收。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根部并清除附着的杂质即可上市鲜销;亦可烘干,分级包装销售。
3.4 病虫害防治
茶树菇栽培中,常见的侵染杂菌有绿霉、红色链孢霉、根霉。防治措施,一是搞好菇房消毒,净化环境;二是用水清洁,加强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引发病虫为害;三是发现病菇及时摘除,并停水,加强通风,降低空间湿度。常见的害虫为菇蚊、菇蝇,其幼虫体小,肉眼难以看到,直接取食培养料和料内菌丝,造成菌丝退化、菇蕾萎缩,重者绝收。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搞好卫生,清除虫源。及时清理销毁菇房内外的虫菇、烂菇、菇头、菇根和废弃的培养料、垃圾等,铲除害虫的孳生地,并用80%敌敌畏500~800倍液进行喷雾。
(2)设置缓冲带。在菇房与菇房之间设置3米缓冲带,两端及上方用60目防虫网遮挡,入口处悬挂杀虫灯。
(3)物理隔离,诱杀成虫。门窗上安装60目的防虫网,菇棚内挂粘虫板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4)用水浸杀幼虫。采取灌水的方式使菇蝇、菇蚊的虫蛆窒息死亡。方法是,收完一潮菇后,向菌袋灌清水,灌水量以水位高出袋内培养基表面2~3厘米为宜,浸泡24~48小时后倒出袋内积水,保持培养基表面湿润而无积水。该方法安全卫生、无化学农药残留,并在杀虫同时给菌袋补水,使下一潮出菇更均匀、整齐。
(5)药剂防治。茶树菇在出菇阶段尽量不用农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在一潮菇采收完毕后,规范使用经国内外注册登记可用于食用菌的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张传华,男,农艺师,长期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353139801@qq.com
S646
B
2095-0934(2016)05-3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