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甘肃产业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2016-11-16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甘肃

魏 萍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



探究甘肃产业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魏萍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

主要针对当前甘肃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归纳了当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几点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几点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优化调整策略,为甘肃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指导。

产业结;构优化;问题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也处在一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之中。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具体也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更替演进。对于具体的某一地区而言,由于其内部环境、体制以及发展阶段的不断演变,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范围以及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于当前信息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下,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更广泛的、大踏步的以及深程度的进行下去,进而促使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1]能够成功实现。

1 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1对甘肃省三大产业结构的绝对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甘肃省在三大产业中的人均产值同全国人均产值相比均较低,其中甘肃省第一产业仅为全国的58%,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也仅为全国的40.8%和40.6%。甘肃省三大产业均远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而这种差距随着产业结构高度的不断提升也会越来越大。这也直接说明,甘肃省不仅农业生产力低下,而且工业发展水平也不高,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落后。

表1 甘肃省三大产业人均产值及国家平均人均产值均值表[2]

1.2甘肃省三大产业的相对分析

首先,从上述表格数据的横向分析来看,不管是甘肃省还是全国,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都是第二产业,这也表明在我国以及甘肃省中,占据支柱性产业地位的是工业;而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是最低的,表明在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地位在不断的减弱。其次,从数据的纵向比较来看,在三大产业的比较中,去除第一产业,甘肃省其他两大产业的人均产值均低于国家水平的。这也表明在相对优势上,同国家水平相比,甘肃省只有在第一产业上是具有相对优势的,而在其他两大产业并不具备优势[2]。从国家角度来看,结合相对优势理论,甘肃省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第一产业的发展上,而至于一些其他城市则重点发展二三产业,随后彼此之间相互交易,促使实现一种效率的最大化。但所面临问题的就是,由于第一产业的经济地位正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虽然甘肃省自身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但相对于一些其他省仍旧会倒退。所以,站在甘肃省的角度上来看,应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培育一批新的主导产业,进而更好带动该省其他产业的发展。

表2 甘肃省三个产业优势对比图[2]

1.3甘肃省三大产业中单个产业分析

1.3.1第一产业结构分析

(1)绝对量分析。从横向上来看,农业在第一产业中占据了最大的比重,接下来是牧业;而从纵向上来看,相比于国家第一产业中各产业的人均产值,甘肃省人均产值显得尤为低下,渔业几乎微乎其微,就连占据比重最大的农业也仅仅是刚刚超过了全国水平的一半,其他两大产业林业和牧业均未达到国家水平的一半。

(2)相对分析。从上述数据结果来看,甘肃省第一产业有着一定的比较优势,而这种优势的根源就在于其农业所具备的比较优势。

表3 甘肃省第一产业中各产业人均产值和国家第一产业中各产业人均产值[3]

表4 甘肃第一产业中各产业的优势对比图[3]

1.3.2第二产业结构分析

(1)绝对分析。针对上表分析发现,从建筑业来看,虽然甘肃省人均产值还不及国家水平,但两者之间差距甚小;而从工业来看,甘肃省工业人均产值同国家水平差距较大,仅占全国水平的13.23%,而建筑业则高达全国水平的95%[4]。

表5 甘肃省第二产业人均产值与国家第二产业人均产值的比较[4]

(2)相对分析。通过对上述表格数据分析发现,目前甘肃省在第二产业领域不具备明显比较优势,究其原因就在于甘肃省工业发展的滞后性,但单从建筑业来看,却存在着较大的比较优势[4]。因此在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甘肃省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来不断调补同其他地区的经济落差。

表6 甘肃省第二产业中各个产业比较优势图[4]

1.3.3第三产业结构分析

(1)绝对分析。从上述数据来看,在第三产业中,甘肃省各行业人均产值均值同国家水平相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甘肃省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二产业,更为落后。

(2)相对分析。对上述表格数据分析发现:在甘肃省第三产业中,上述三大产业都不具备明显比较优势,这也直接说明当前甘肃省第三产业尚不具备较强竞争力。

表7 甘肃省第三产业中各产业人均产值同国家第三产业各产业人均产值对比[5]

表8 甘肃省第三产业中各个产业比较优势[6]

1.3.4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总结

A.甘肃省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支柱性产业地位;B.针对全国整体水平而言,甘肃省三大产业都比较弱,特别是第三产业,远远落后于国家水平,但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C.在甘肃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总体上拥有比较优势,原因就在于农业有着巨大的比较优势;虽然第二产业不具备明显比较优势,但其中建筑行业却有着较大比较优势;第三产业不管是从整体水平还是在各个行业中所具备的比较优势都不是很明显。

2 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2.1第一产业结构的优化策略

首先,就甘肃省第一产业的人均占地面积层面来看,在第一产业中林地及牧草地的人均面积远远高出全国人均水平,而人均耕地面积却明显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其次,在甘肃省第一产业中各产业的产值方面,同全国人均水平相比,甘肃第一产业要明显较低。但是,在甘肃第一产业结构体系中,相比其他产业农业却有着十分明显的生产比较优势,这也说明了在甘肃省的第一产业中,其他产业如牧业和林业具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5]。因此,在该地区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过程中,应该积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一些优势资源,大力加大和推进林业和牧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环境的因素,对于林业的开发不能过度,因此林业的发展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局限,因此也只能针对牧业进行调整和发展。

在针对牧业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究竟是什么因素对甘肃地区牧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其中一项显著地因素就交通因素。对于牧业而言,其运输过程都比较繁琐,特别是在交通条件有限的甘肃地区,由此也就对林业及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阻碍;甘肃交通情况因素,也致使该地区牧业严重缺乏科学、大规模的发展。但近几年,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的上升,再加之人们对于天然养殖及人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由此也对甘肃地区的牧业发展提供了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分析,总结出:在甘肃省第一产业后期的优化发展过程中,重点应该放置在牧业的发展上,积极地吸纳东部地区一些较为成熟的大型牧业产业的发展经验及一些相关的养殖技术,大力推进进取与创新,进而逐步推动自身牧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但前提还需要对以下几方面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1)对于甘肃地区的牧业发展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帮扶;(2)甘肃地区交通设施要加大建设,使其逐渐完善;(3)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同环境的协调,注重环境保护问题[6]。

2.2对甘肃省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

在甘肃地区的整个产业体系中,第二产业作为了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但就其现状来看,发现其当前正处于一种逐渐衰退的阶段;之所以会出现第二产业的衰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甘肃地区第二产业中贡献率较高的行业主要是一些资源开发、能源及加工业。这些行业所具备的突出特征就是高污染和高耗能,基于当前全球日趋紧张的资源现状,这些行业也相应的出现了一种逐渐衰退的迹象。针对这种形势,为促使甘肃第二产业能够更好的实现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具体也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加大对资源开采、冶炼及加工制造等行业的技术研发与投入。通过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及加大对这些重点出现衰退行业的技术研发与投入,来有效地克服其高污染及高耗能问题。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也就具备了一定的难度,首先是高额的成本问题,其次,对于一些先进的国外技术,通常也都是具有一定保护的;即使能够引为己用的基本上也都是一些落后的技术;而如果单纯的只是依靠自主研发,不仅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种技术还为研发成功,这些行业便已经被淘汰的尴尬结局;另外,对于甘肃省而言,其本身的财政收入就严重缺乏,如果失去外来力量也对此投资行为进行维持,也将很有可能会对第二产业手中的其他一些行业带来影响。

(2)对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进行重新的配置。在甘肃地区第二产业中的一些同第一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具有紧密关联的行业,如电力、热力等行业;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入力度,促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部分行业高耗能及高污染的弱点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2.3甘肃省第三产业机构的调整优化策略

对于甘肃省第三产业,无论是从其整体来看,还是从比较优势层面来看,都不具备明显优势;但就我国行业发展现状而言,在很多的地区,第三产业都已经逐渐的成为了该地区的主导性产业[7];结合相应的产业发展理论,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社会就业水平及第二产业的人均产值都呈现出了增加趋势,但同时就业率的增加水平要高于人均产值的增长幅度,此时要保证第二产业能够得以继续发展,此时第三产业也就担负起了吸纳多余社会劳动力的职责,由此方能促使产业结构更加完善,如果不然将导致出现严峻的就业危机、失业率增加等社会问题,进而对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甘肃地区的第三产业中,主要定位为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业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而服务业中的通讯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对于促进整个甘肃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出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在后期的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特别是对于甘肃地区相对贫乏的服务业领域,虽然没有能力展开全面的发展,但可选择性的进行一部分的发展,待这部分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在去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甘肃第三产业的逐步建立于完善要紧密的结合其相应的主导产业需要来进行。

3 结语

总之,通过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发现,从当前甘肃省产业结构的总体来看,该地区三大产业比对于国家总体水平而言都不具备任何明显优势。基于产业发展理论,这也将直接导致甘肃地区发展同其他地区发展差距的逐渐增大。为此,对于甘肃地区而言,也就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也只有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有效优化,方能推动甘肃省经济的更好发展。相信,伴随着各项优化策略的有效数实施以及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甘肃地区经济也必将会迎来一全新的发展局面。

[1]刘伯霞. 甘肃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其调整、优化对策[J]. 开发研究,2007(03):92-97.

[2]王志军. 基于生产要素分析的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3.

[3]夏午宁. 甘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4]纳慧.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7.

[5]李炎亭. 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6]杜文胜. 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D].兰州:兰州大学,2006.

[7]李梦杰.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On the Status Quo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Gansu Industry

WEI Ping

(Lanzhou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c-tech College , LanZhou73000,China)

The paper 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Gansu area, summarized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finally putted forward practical optimization adjustment strategy,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further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Gansu.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roblem

2016-08-12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课题(RZ016-02)

魏萍(1984—),女,硕士,讲师。

F127

A

1672-1950(2016)03-0010-04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甘肃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京津冀第二产业结构趋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