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 (PCT)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

2016-11-16王清贵王斯琦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毒血症降钙素血常规

王清贵 戚 进 王斯琦

1.513000 广东省 英德市人民医院 2.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



降钙素原 (PCT)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

王清贵1戚进2王斯琦2

1.513000广东省 英德市人民医院2.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

目的研究总结PCT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探好PCT的高低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脓毒血症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0月我院临床确诊为脓毒血症患者143例,入院后全部做PCT、WBC、血液培养及鉴定等检查,分别总结每项检查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临床诊断价值以及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PCT对脓毒血症诊断的敏感性为99.30%,可早期诊断脓毒血症,而且能反应感染的严重程度,PCT值越大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就越大。结论PCT是一个诊断脓毒血症的理想指标,不但能早期诊断,而且能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明显优于血常规等炎症指标,其敏感性明显优于血培养加鉴定,临床值得推广应用。因为研究观察病例完全相同,无需进行统计学处理。

PCT;WBC;血培养;对比研究

国际上通称的脓毒血症实际上包含了我国以往教科书及参考书上的脓毒血症和败血症,目前国内外统称为脓毒血症,是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循环衰竭。脓毒血症休克和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临床急危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达30%~70%[1]。本病缺乏特异性强、阳性率高的可靠临床诊断指标,部分病人因不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为了探讨脓毒血症早期、特异性高、可靠性强、稳定性好、简单方便的诊断方法,我们对143例临床诊断为脓毒血症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血常规白细胞记数(WBC)检查、血液培养及鉴定,并对以上几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观察PCT检查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以及PCT值的高低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抗感染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的所有病例均是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住院患者143例。所选病例均符合2012年美国重症学会、欧洲重症学会和国际脓毒症论坛制定的有关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并参考了《实用内科学》第12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内科学》第5~8版、《急救与灾难医学》第2版的相关内容,所选病例全部诊断为脓毒血症。其中男58例,女85例,年龄最大者103岁,最小者15岁,平均66.89岁;其中有脓毒症休克和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均为重症脓毒血症,占36例。患者在入院时全部按照住院常规检测并记录其体温、呼吸、脉搏或心率、血压,急诊检查血常规、生化、心肌酶、肌钙蛋白、BNP和心电图,以排除心脏疾病。全部病人均做血培养及鉴定、PCT检查。以观察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和诊断的可靠性,并与血常规、血培养及鉴定检查做比较。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均在急诊科或住院部急诊常规检测PCT、血常规、尿常规等,有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者均做胸片或胸部CT检查。 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7版的检验参考值结合我院检验科的检查参考值,以PCT>0.05μg/L为阳性;WBC>10×109/L为阳性。

1.3 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已经证明的感染或疑似的感染加炎症反应综合症中的三条即可诊断。炎症反应综合症的特点(1)患者发热或不发热,体温>38.3℃,或<36.0℃;(2)患者心率>90次/分;(3)患者气促,呼吸>30次/分;(4)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增高,WBC>12×109/L,也可正常,但不成熟WBC>10%,或白细胞降低,WBC<4×109/L;(5)降钙素原(PCT)>正常值2个标准差;(6)CRP增高>正常值2个标准差。如果血培养及鉴定阳性,加上炎症反应综合症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脓毒血症。本研究总结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其中重症脓毒血症36例,占25.17%。有胸痛者,排除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2 结果

2.1 三种检查结果比较 PCT、WBC计数和血培养和鉴定结果比较 ,主要是阳性病例数及所占百分比。 见表1

表1 患者PCT、WBC计数与血培养及鉴定结果(n,%)

由表1可以看出脓毒血症患者血培养及鉴定阳性率为68.53%;PCT的阳性率99.30%,其中PCT>2μg/L者92例,占64.34%;血常规WBC正常者66例,占46.15%;WBC升高者占49.65%;WBC降低者占4.20%。

2.2 脓毒血症与PCT的关系 PCT≤2μg/L时有51例脓毒血症,但均为相对轻型;在2.0μg/L10μg/L ,甚至>100μg/L者60例,占41.96%,其中重症脓毒血症26例,占18.18%。当感染控制或治愈后PCT可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

3 讨论

PCT作为一种新的感染炎症指标,国内外已经做了很多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并证明对细菌感染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已有的研究表明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在身体健康情况下甲状腺C细胞可产生极少量的PCT,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液中PCT含量非常少(<0.05μg/L),甚至不能被检测到[2]。本项研究可以看出,在全身重症感染、重症脓毒血症时,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PCT值常常大于2μg/L以上,当感染控制后会随之下降。细菌感染时,PCT水平则会升高,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时则不会升高或轻微升高,重症脓毒血症时往往会超过10μg/L甚至超过100μg/L。根据PCT的变化特点,在临床上可用来指导抗生素治疗。有研究结果表明,肺部感染等局部感染的患者,其PCT值≤0.5μg/L,占71.07%;其PCT值≤2.0μg/L,占96.08%[3]。本项研究表明,在2.0μg/L10μg/L ,甚至>100μg/L者60例,占41.96%。本项研究结合肺部感染等局部感染研究可以表明,当PCT>2.0μg/L时,脓毒血症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局部感染PCT极少大于>2.0μg/L,特别是PCT>10μg/L时多数为脓毒血症,而且重症较多,占18.18%,死亡率很高。PCT值越大,对脓毒血症诊断的特异性就越大。这可能是由于在全身严重感染情况下,身体其他部位和多种组织器官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也可能产生较多PCT的缘故[4]。由此可见,在严重细菌感染情况下,PCT并不是单一组织器官产生的。从以上研究还可以看出,PCT诊断脓毒血症敏感性强,其诊断阳性率达到99.30%。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143例脓毒血症患者中有71例血常规WBC升高,占总病例数的49.65%;有6例患者WBC低于正常范围,占患者总数的4.20%;有66例WBC正常,占患者总数的46.15%。由此可见,脓毒血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WBC正常,还有一部分WBC是降低的,即低于正常值,只有49.65%的患者WBC升高。50.35%的患者当感染明显加重或发生脓毒症时WBC正常或反而下降,这一点,值得临床注意。血常规WBC与感染严重程度并不一致。说明WBC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不强,特异性不高[5],其诊断价值仅供临床参考。根据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细菌感染时血清PCT升高,在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升高明显,在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时PCT升高更显著,往往大于10μg/L,甚至大于100μg/L。由此可见,PCT可作为脓毒血症的主要诊断依据或确诊依据。

有临床报道将PCT和白细胞计数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显示PCT是比白细胞计数更好的诊断指标[5]。我们在临床上要采用多个炎症指标,综合分析,全面衡量,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从敏感性、特异性等比较PCT和WBC两个指标,PCT在取0.05μg/L为临界值时,灵敏度、阳性率均为最高,其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度最佳,可达99.30%,可能是由于PCT对炎症刺激较敏感,对炎症反应应激性增高,分泌早、产生快、多器官多系统分泌,能够在血液中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6]。早期检测PCT,可以早诊断、早治疗,特别要早期足量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提高疗效,可降低重症感染、重症脓毒血症的死亡率。

本项研究共观察143例病人,其中PCT值≤2.0μg/L者51例,占35.66%。表明PCT值≤2.0μg/L时并不能排除脓毒血症,但基本可以排除重症脓毒血症。

从以上研究可知,临床诊断脓毒血症患者143例,而血液培养及鉴定阳性者只有98例,占患者总数的68.53%,有45例患者血液培养及鉴定阴性,占31.47%。这说明并非所有的脓毒血症都可以通过血液培养及鉴定来诊断。血液培养及鉴定是诊断脓毒血症的特异性指标,但阳性率相对较低,敏感性不佳,特别在使用抗生素后,血培养阳性率更低。临床上要重视此项检查,早期、在使用抗生素前抽血培养,但不能完全依赖该项检查,要多指标检查,并结合临床做出科学的诊断,否则容易漏诊和误诊。

总之,PCT作为一个感染性指标,特别对细菌感染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简单易操作的优点。明显优于其他炎症指标。在病毒感染、结核感染、立克次体等非典型感染时,PCT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可以区别细菌感染。特别强调,在作出脓毒血症的诊断前,要排除或鉴别以下几种情况(1)严重的组织创伤;(2)严重的休克;(3)炎症反应综合征;(4)多器官功能衰竭;(5)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上几种情况亦可引起PCT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并加以分析。

[1] 沈洪,刘中民,主编. 《急诊与灾难医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02.

[2]邓华云,王洪复.降钙素、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17(3):74.

[3]王清贵,戚进.降钙素原(PCT)与肺部感染相互关系的研究[J]. 工企医刊,2014,27(1):572.

[4] 杨吉华,魏祥松,廖兵.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鉴别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意义[J].重庆医学,2007,36(12):1194.

[5]杜斌,陈德昌,潘家绮,等.降钙素原与白介素-6的相关性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8):474.

[6]赵美健,徐琦新.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31(2):86.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6.079

2095—9559(2016)06—2700—02

2016-01-18

猜你喜欢

毒血症降钙素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羊肠毒血症的防与治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