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探究

2016-11-16黄月娇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泌尿系尿管尿路感染

黄月娇

537132  广西 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探究

黄月娇

537132 广西 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目的观察并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72例导尿管留置病例分为两组,每组1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泌尿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泌尿外科护理中,患者年龄、性别、尿道口未消毒、未冲洗膀胱、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均有可能引发尿路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尿路置管时间更短,尿路感染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尿道口消毒、是否冲洗膀胱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等等,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如上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改善泌尿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泌尿外科护理;导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置管引流是泌尿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操作,据统计超过70%的泌尿外科病例需留置导尿管[1],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也成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病情预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希望为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72例导尿管留置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入组病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6例:对照组中男74例,女62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2±11.4)岁;其中30例为前列腺增生术后感染,44例为泌尿系肿瘤术后感染,30例为泌尿系结石术后感染,26例为泌尿系损伤感染,6例为泌尿系畸形术后感染。观察组中男76例,女6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3±10.9)岁;其中32例为前列腺增生术后感染,40例为泌尿系肿瘤术后感染,30例为泌尿系结石术后感染,27例为泌尿系损伤感染,7例为泌尿系畸形术后感染。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心理疏导、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常规尿路护理以及会阴部清洗等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1)医护人员首先应做好自身清洁和消毒工作,其次应确保导尿管的正确留置,并做好引流系统密闭护理,所用尿袋应具备抗返流功能,以免尿液反流。(2)弃用尿管常规冲洗方案,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来选择相应的冲洗方案,可适当缩短冲洗时间,膀胱疾病术后或者前列腺增生术后病例可结合病情选用生理盐水持续性冲洗,冲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若导尿管阻塞严重,或需要反复多次冲洗方可通畅管道,则应考虑直接更换导尿管[2]。(3)采用稀释碘伏对导尿管表面以及患者尿道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2次/d。(4)一旦发生导尿装置密封性以及无菌性受损、尿管脱出等情况,医护人员应及时更换导尿管,尿袋以及导尿管均应保持在膀胱水平面以下。(5)每日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尽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满足拔管指征者应及时拔除导尿管[3]。(6)导尿管撤除后应对患者排尿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合理选用替代性用物(尿不湿或者保鲜袋等),注意做好会阴部消毒清洗护理。

1.3 观察指标[4]分析入组病例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记录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时采用我院护理部制订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共计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导尿管尿路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对比(n,%)

2.2 两组尿管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尿管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率对比

组别例数(n)尿管留置时间(x±s,d)尿路感染率(n,%)对照组1366.95±1.4056(41.2)观察组1363.47±1.1124(17.7)t/χ213.34419.677P<0.05<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数(n)不满意一般满意对照组136271099(72.8)观察组13623131(96.3)χ221.704P<0.05

3 讨论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后往往伴有外阴部不适感以及排尿障碍等症状表现,其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病情康复进程也因此而延缓,住院费用增加。本次研究针对272例导尿管留置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年龄、性别、尿道口消毒、是否冲洗膀胱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长短均与尿路感染存在密切关联,其中高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更高,认为是年龄增长、机体功能以及解剖结构衰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导致防御能力弱化所致;老年男性多见前列腺增生症,而高龄女性则由于骨盆肌肉松弛而导致尿路感染率较高。女性尿道具有粗、短、直的特点,尿道括约肌较为薄弱,因此尿道容易被细菌侵入而引发感染[5]。膀胱冲洗容易损伤膀胱粘膜,导致细胞脱落,尿液菌群种类组成也由此发生变化,防御机制减退,容易受到操作、反复开放尿路系统以及冲洗管、冲洗液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外源性感染。从表2数据分析来看,对照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更长,尿路感染率更高,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尿管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率亦有密切关联。本次研究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导尿管护理管理,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随之提升,收到了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并发症,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尿道口消毒、是否冲洗膀胱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等等,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如上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改善泌尿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1] 李海珍,院海燕.重症医学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护理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2,34(15):2360-2362.

[2] 陈锐,陈谷霖.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299-2300.

[3]陈永文.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35-36.

[4]方玉真.老年女性患者下尿路感染的特点及护理[J].中国校医,2015,29(5):366-367.

[5]陈晓红,彭根英,吴金香,等.神经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监测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92-2294.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6.011

2095—9559(2016)06—2616—02

2016-02-29

猜你喜欢

泌尿系尿管尿路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