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6-11-16高美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

高美富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9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加味连朴饮,结束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加味连朴饮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较之对照组的5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时,加味连朴饮的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临床价值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加味连朴饮;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2

消化性溃疡最常出现于胃部与十二指肠部位,是较为常见且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将其临床上的病症表现归类于脾胃系的“痞满”“胃痛”等范畴,就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来说,是该病症在临床上相对多见的证型[1]。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以及医疗技术得到了改变及提升,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对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探究过程中选取了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效果和价值,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9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7.8±10.2)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3.2)年;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9.5±8.7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7±4.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西药三联(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锉片、阿莫西林胶囊)常规疗法,连续服用2周。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连朴饮煎剂,其药剂基本组方为:芦根15 g,炒香豉、制厚朴各12 g,川黄连、制半夏、石菖蒲各9 g。其中,芦根性甘寒,可充分缓解胃阴;豆豉可缓解胃脘郁热之气;制厚朴同黄连为主药,两药相配清热降噪、功效显著;制半夏与石菖蒲为辅药,可降胃逆、消脾湿。若患者病症偏热,则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具清热解毒功效的蒲公英、黄连清、黄岑;患者病症偏湿时则可加入白扁豆、中化湿、苍术、藿香;患者恶心症状偏重时则可加入具降逆止呕功效的半夏或橘皮、加竹茹;反酸患者则加入瓦楞子、海螺蛸,合理中和酸性;患者有腹胀现象则加入疏肝理气的木香、柴胡、枳壳;纳差患者可加入健脾益胃的焦三仙、山药、白术;疼痛患者可加入散结止痛、活血祛瘀的蒲黄和五灵脂。该煎剂2剂/d,200 mL/剂,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一个疗程2周。

1.3 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监测中溃疡糜烂现象以局部形成瘢痕或已经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如常饮食,且不存在不适现象,胃镜监测下的溃疡糜烂现象处于愈合及恢复期,较之治疗前的溃疡部位明显缩小一半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无太大差异,胃镜监测溃疡部位时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予以加味连朴饮治疗后,患者临床病症得到有效缓解,疗效显著,且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就中医病理划分来看,消化性溃疡归属于脾胃系的“痞满”“胃痛”等范畴,导致该病症的原因同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就医态度等有一定关联[2]。临床上,消化性溃疡具有一定的反复性,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造成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湿热性病菌感染,导致胃脘湿邪热气不散,影响脾胃功能正常运行,出现中医的“不通则痛”现象。

近年来,临床医学中,常规使用的药物联合疗法的效用呈现逐渐降低趋势[3],为了合理治疗病症,增加疗效,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医学研究中加入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医理及治疗方式,在集中西医各大成的前提下为该病症的治疗提出了全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加味连朴饮方原是用于治疗湿热霍乱,出自清代王世雄《霍乱论》[4],将其应用于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时,能够合理发挥药效,改善患者优胃脘湿热而引发的临床病症。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在经过三联药物治疗之后予以服用加味连朴饮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65%,对症下药的疏通了患者胃脘之内的湿热之气,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极大临床价值及现实可行性。

综上所述,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时,服用加味连朴饮煎剂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疗效,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群虎,赵文博,冯桂成.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5,12:1594-1596.

[2] 姜春京.柴夏调中汤治疗湿热阻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3] 冯 志.柴夏清胃饮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

[4] 席 娜.中医湿热病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