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2016-11-16段宗宝
段宗宝
【摘要】目的 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6/49)、71.4%(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PTH、β2M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8.0.01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多采用透析治疗。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60%~90%[1]。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皮肤瘙痒,并知情同意。实验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2.0±6.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2.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所用仪器为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及相关试剂,实施4 h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血液灌流所用仪器为珠海丽珠公司生产的HA型血液灌流器,血流100 mL/min,每隔2周进行1次治疗。以肝素1 mg/kg为首剂量,随后追加10 mg/h。联合治疗4 h后,取下灌流器,对血流速度进行调整,确保为250 mL/min,继续进行4 h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有效:瘙痒症状改善;无效:瘙痒症状无改善[2]。观察两组治疗8周后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水平(β2MG)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标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对尿毒症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几率也不断升高[3]。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考虑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血液组胺水平提升等因素有关。
在尿毒症毒素中,甲状旁腺素为中分子类毒素。一旦患者体内甲状旁腺素含量提升,会导致其出现皮肤钙化现象,从而对皮肤的肥大细胞产生刺激,促使其释放组胺,引发皮肤瘙痒。
血液灌流能经由灌洗器中吸附剂的非特性吸附作用,彻底清除血液中存在的药物、毒物、代谢产物等,对血液进行净化。而且,血液灌流还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病理性中分子毒素。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治疗8周后,实验组PTH、β2MG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从而缓解其皮肤瘙痒症状。本研究中,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1.4%(P<0.05)。充分凸显出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霞,刘 珊,刘伦志,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36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0):2405-2407.
[2] 赵东旭,李元春,湛 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27-28.
[3] 于向东,李淑慧.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2):31-32.
本文编辑:孙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