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体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016-11-15朱荷芬
朱荷芬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学习工具,学生可以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作为教学工具,教师可以用它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互动模拟的问题情境。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不同的选择,由此体会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对教学的辅助和优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选择 整合 优化
使用Autherware,感受到了它强大的交互功能;学习3D Max,惊叹于它制作三维图形的立体功效。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得不让我感叹它的神奇。当我成为一名教师的那一刻起,我与信息技术再次结下不解之缘,去探寻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一、评价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1.“用”与“不用”的选择
我曾与另一位老师同上过《美妙的轴对称》一课,只是我选择在教室讲解,她则选择了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演示。因为我先上,加上学生课前收集的丰富多样的具有轴对称现象的图片与物品以及我条理清晰的概念讲解,尤其是最后专门研究轴对称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成果展示,所以即便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这一课依然受到了好评。只是我的心头还有个小小遗憾,因为之前我也一直在想,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会呈现更多的信息,也许会有新的教学效果生成。于是我暗下决心,等下一轮再上这课,我将选择制作课件。不过还没等到我实现心愿,同组的另一位老师先尝试了。果然非常成功,而且带给我不同的感觉。尤其是课的开头播放了一段模拟学生上学路上的动画,生动活泼,引导学生在《小二郎》的歌声中愉快地寻找上学路上具有轴对称现象的物体。可见老师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图象、动画、逼真的音效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学生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感知信息,用最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的、真实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和丰富了学习者正确观察和解释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还有在讲轴对称的概念时,老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一“飞”上屏幕,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就连平时一些不爱上数学课的同学这时也活跃了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又举出不少其他的例子。“原来如此!”这是看完演示后大多数同学的共同反应。老师再次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备课时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将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引人入胜的画面中轻松解决。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抛出问题——生动;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浅出地解释概念——清晰!看来这两个细节的教学策略选择上,信息技术的确显现出了它的优势。
2.“变”与“不变”的选择
因为《变化的鱼》这一课,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几何画板做课件,选择它是因为可以借助几何画板里点、线、圆等基本要素的变换、组合、测算、动画制作、轨迹跟踪等方式,构造出变化无穷的动态图形,为《变化的鱼》之“变”增光添彩。只是由于时间仓促,要法还没学到家。除了点的坐标呈现得快捷、清晰,连线有循序渐进的出现效果之外,似乎跟我用PPT做出来的课件差不多,主要作用还只是演示我所设计好的内容,跟学生的互动性不强,没法按学生所提出的数据“变”出他们所说的形状。而在另一位老师用Flash制作的课件中,学生说什么就变什么的可能变成了现实。其实我们都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都应该有所体现,应该让鱼真正地说变就变。这位老师借助他优秀的计算机技术功底,编制了满足学生要求的程序,一旦他们的数据变,相应的图形也发生变化,让学生有了很强的满足感,师生互动效果好。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进入教学过程,将产生出一种新型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老师事先安排好的,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进行选择。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
显然课件的“可变”优于一成不变。
3.“写文稿”与“制作PPT”的选择
《调查生活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一堂基于学生自主调查研究后的汇报应用课。这节课老师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调查生活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从调查数据到绘制表格、提出建议,对统计调查中的困难以及数据的不一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充分体现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统计的意义。同时在教学中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联系起来。所有小组都选择了采用PPT的形式进行汇报,说明学生能够将计算机知识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本课通过让学生参与与自身密切关联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一元一次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该课进行了拔高。
历经了3次选择,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应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促使我们考虑如何改变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将信息技术提供给数学的课程资源较好地体现出来。
二、了解教学策略的含义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教学策略的看法大致有三类:(1)把教学策略看作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2)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主张“教学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3)认为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步骤、教学模式同义。上述三种看法,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策略的范畴加以界定,其中一个主要的共同点就是教学策略重点研究“如何教”一类的问题,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评测等一系列有助于最优实现教学目标的工作方式之总和。为适应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动态信息,教学策略必须具有指导性,灵活性,最优性等特征。
综上所述,有专家认为,对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可作如下表述: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这个表述包含了三层基本意思:(1)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2)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3)教学策略既有观念功能又有操作功能。
三、明确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如数据库、电子表格、图表制作、文本演示等),可以与数学课的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作为学习工具,学生可以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建构并创造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作为教学工具,教师可以用它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互动模拟的问题情境,呈现多媒体化的数据信息、互动的操练、练习和评价。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象,几何图形及其变换过程并研究其性质;从数据库上获得数据,并绘制表示同一组数据的不同图表,使学生能选择适当的图象描述数据。计算机还可以产生足够直观的模拟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事件发生概率的意义等。因此,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起来,提高信息技术与数学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学习仍在继续,选择仍将出现,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将成为我不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