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血浆FDP、FM、D-二聚体的含量在DIC诊断中的价值

2016-11-15沈连军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纤溶二聚体单体

吉 薇,沈连军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1)

浅析血浆FDP、FM、D-二聚体的含量在DIC诊断中的价值

吉 薇,沈连军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1)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的含量,分析与DIC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38例诊断为DIC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FDP、FM和DD的含量。结果DIC患者FDP、FM、D-D的含量分别为12.29±2.77mg/L、12.34±2.96ug/ml、7.11±1.23u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65±1.16mg/L、4.65±1.3ug/ml、0.35±0.09ug/ml(P<0.01),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检测FDP、FM、D-二聚体的含量有利于DIC的诊断并且了解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的状态。

DI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单体;D二聚体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继发性纤溶亢进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病情严重,进展迅速,随时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DIC的关键[1]。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能反映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本文测定38例DIC患者外周血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的含量,旨在为DIC诊断提供有利性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1.1 DIC组38例DIC患者,为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8~95岁,平均年龄54.34岁。

1.1.2 对照组28例为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无显著心、肝、肾、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者。男9例,女19例,年龄15-89岁,平均年龄51.44岁。两组在年龄及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

1.2 试剂与仪器采用法国Stago 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及软件DOS系统及配套试剂(FDP、FM、D-D)。

1.3 检测方法取DIC组及对照组静脉采血至枸橼酸钠抗凝剂中,抗凝比例9:1,颠倒混匀,3000r/ 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全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R Evolution检测,血浆FDP、FM、D-D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所有标本2h内检测完毕。本实验室每年参加Stago全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验质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检测结果,所有结果予以配对t检验。

2 结果

DIC组血浆FDP、FM、D-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DIC患者血浆FDP、FM、D-D测定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纤溶系统失衡,凝血因子消耗,导致机体微循环障碍、出血、脏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其机理复杂、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诊断困难,预后凶险,如不及时发现及治疗,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DIC的关键。

FDP是在机体纤溶亢进时血液循环中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提示机体的纤溶系统激活的状态,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明显升高;在高凝状态、恶性肿瘤等所导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也显著升高[2]。本实验DIC患者FDP的水平明显升高,说明DIC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的纤溶亢进。

FM是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脱掉肽A与肽B后成为纤维蛋白单体,是凝血活化的早期标志,能提示凝血酶的活性,反映机体的一个高凝状态,常常作为血栓发生的早期标志物[3],正常人血液中仅有微量或不存在FM,本实验发现DIC患者FM含量明显升高,说明DIC患者血液中有大量的凝血酶生成,凝血酶生成会导致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换,凝血机制被活化,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纤溶系统被动激活,最终生成特异性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

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的指标,本实验发现DIC患者D-D含量明显升高,表明DIC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有明显的纤维蛋白原的形成和降解,当DIC发生时,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大量的纤维蛋白降解,来自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D也大量增加。

因此,当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的含量明显升高时,应高度引起临床的重视,特别要警惕DIC发生的可能,本文的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的含量是早发现、早诊断DIC很好的策略。

[1]刘祥平.血浆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在DIC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5):915.

[2]秦治亮,何召新,李英.FDP与DD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估[J].临床研究,2015,13(15):180-181.

[3]付萌,张国伦.高龄孕妇血浆FM DD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2):410-411.

[4]陈喜军,窦敏,林一.肿瘤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FDP和D-二聚体的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1):46-47.

[5]谢国丽,张朝明,江泽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和D-二聚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4):3334-3335.

[6]梁昌达,段荣,赖长城.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并发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22-325.

[7]张鹏,汤荣华.纤维蛋白单体及其在DIC等疾病诊断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33-2435.

[8]许秀华.产妇DIC中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14-15.

[9]钟海英,周贞学.检测血浆D-二聚体、FDP、TNT对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4):577.

[10]王衍晶,高霞,白洪涛,等.纤溶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92-94.

[11]张云平,辛晓敏,毕莉.D-二聚体检测在DIC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哈尔冰医科大学学报,2008,42(2):179.

[12]高玲,黄彬,林爱华,等.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2):1144-1147.

[13]Chevallier-Grenot M,Bulabois B.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cancer after a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J].J Mal Vasc,2013,38(3):172-177.

[14]Park KJ,Kwon EH.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fibrin monomer i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J].Korean J Lab Med,2011,31(3):143-147.

[15]Dopsaj V,Bogavac-Stanojevic N,Vasic D,et al.Excludin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symptomatic outpatients:is fibrin monomer aid to D-dimer analysis[J].Blood Coagual Fibrinolysis,2009,20(7):546-551.

[16]Brugger-Andersen T,Ponitz V.The prognostic utility of D-dimer and fibrin monomer at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hospitalization with coronary chest pain[J].Curr Mel Med,2008,19(7):701-707.

R554+.8,R446.62

A

1674-1129(2016)05-063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5.031

2016-04-08;

2016-05-19)

吉薇,E-mail:yangzhoujiwei@sina.com

猜你喜欢

纤溶二聚体单体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相变大单体MPEGMA的制备与性能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