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酵母样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6-11-15俞碧霞胡燕琴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假丝氟康唑

俞碧霞,胡燕琴

酵母样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俞碧霞,胡燕琴

目的探讨酵母样真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理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对临床标本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酵母样真菌530株,主要来源痰液、尿液、分泌物及粪便。酵母样真菌中白假丝酵母检出率最高为57.1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及克柔假丝酵母等。酵母样真菌对各类抗菌药的耐药率最高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最敏感。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酵母样真菌;临床分布;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近年来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深部真菌感所致的疾病日渐增多,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真菌的耐药。因此,开展真菌的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为了解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感染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对来自临床的530株酵母样真菌进行药敏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选取2014年1月至

2015年12月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临床送检的痰液、血液、尿液、引流液、分泌物及粪便等明确感染的合格标本,同一患者相同标本多次分离不累计。

1.2 仪器与试剂BACT/ALERT 3D

240血培养仪,ATB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酵母菌鉴定试剂条ID32C,微量稀释法药敏试剂盒ATBFUNGUS3(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产品)。

1.3 方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常规方法进行,临床送检的血液标本放入BACT/ALERT 3D 240血培养仪,报阳后转种沙保弱培养基,其他标本接种沙保弱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然后按照ATB真菌鉴定的操作要求,用ID32C真菌鉴定板进行真菌鉴定,同时用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35℃48 h后在ATB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上鉴定及药敏结果[2]。

1.4 质控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ATCC22019(药物敏感株),克柔假丝酵母ATCC6258(全耐药株),白色念珠菌ATCC90023(酵母菌鉴定试剂条ID32C,沙保弱培养基)。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分布共分离酵母样真菌530株,其中146例(27.54%)发生在呼吸科(包含老干部病区);85例(16.03%)发生在ICU病区,9例为血流感染。标本来源以痰液最多325株(61.32%),其次为中段尿75株(14.15%)、分泌物65株(12.26%)、粪便28株(5.28%)、引流液12株(2.26%)、血液10株(1.89%)、其他15(2.83%)。

2.2 酵母样真菌的分布白假丝酵母最多见,303株,占57.1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见表1。

2.3 药敏结果氟康唑耐药率为16.04%,伊曲康唑为14.90%,两性霉素B最敏感。见表2。

3 讨论

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的应用及侵入性治疗操作,酵母样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日渐增加[2]。本研究显示:真菌的临床部位标本以痰液为主,占61.3%;其次是中段尿、分泌物、粪便、引流液及血液等,这与孙晓红等[3]的研究结果相近。530株酵母样真菌中白假丝酵母检出率最高为57.17%、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与李耀军等[4]报道的主要真菌感染类型基本一致。10例真菌性血流感染标本检出真菌具体为白假丝酵母(7株)、热带假丝酵母(2株)、光滑假丝酵母(1株)与许晓等报道相符[5]。且值得注意的是10例真菌性血流感染有9例发生在ICU,说明ICU是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病区,这与此类病区患者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侵入性诊疗操作多密切相关。

药敏结果显示:酵母样真菌对各类抗菌药的耐药率最高为氟康唑,其次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最敏感。氟康唑因抗菌谱广、肾毒性低,临床上常作为抗真菌治疗的首选经验用药,但克柔假丝酵母对氟康唑天然耐药,且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共同的作用机制,即通过作用细胞色素P45酶和14-脱甲基酶而破坏膜结构,最终抑制真菌生长,因而易出现交叉耐药现象[6]。两性霉素B对所有的酵母菌均敏感,但两性霉素B毒不良反应较大,用药过和须监护,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7]。因此,加强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和药敏检测工作尤为重要,及时准确的鉴定和药敏报告,是临床及早诊断治疗的依据。临床用药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医院应加强对抗体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避免酵母样真菌耐药性的进一步上升。

表1 酵母样真菌的分布及构成比

表2 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株(%)

[1]孔海深,徐伟益,江琴.临床分离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 336-339.

[2]顾钰,宋秀杰.70岁以上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46-47.

[3]孙晓红,贺丹,张艳华,等.临床假丝酵母感染的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303-4304.

[4]李耀军,陆华.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2,21(6):1270-1271.

[5]许晓倩,陈莉,吕书晴,等.真菌血流感染57例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3):228-233.

[6]刘一婷,花爱辉,郝育英,等.深部真菌感染的种类及耐药性种间差异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19(20):1687-1689.

[7]Lyon GM,Karatela S,Sunay S,et al.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Candida isolatesfromtheCandidasurveillancestudy[J].JClinMicrobiol,2010,48(4):1270-1275.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55

R446.5

A

1671-0800(2016)03-0386-02

2016-01-01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5200宁波,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

俞碧霞,Email:ybxabc@ sina.cn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假丝氟康唑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曲霉菌致肝损伤及影响因素分析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06例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