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F-BP65和BCL-2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其预后关系的研究

2016-11-15陈昌晖肖维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涎腺性癌生存期

陈昌晖,肖维华

陈昌晖,肖维华

目的探讨NF-BP65与BCL-2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NF-BP65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以多形性腺瘤、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NF-BP65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3.3%和10.0%,BCL-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3.3%、26.7%和10.0%,两者表达在肿瘤组与对照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NF-BP65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0.712,<0.05);NF-BP65、BCL-2表达对腺样囊性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NF-BP65和BCL-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在与多形性腺瘤比较中亦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两者表达与腺样囊性癌5年生存率无关。

腺样囊性癌;NF-BP65;BCL-2;免疫组化

涎腺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较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早期即侵犯神经,易转移和复发。NF-BP65是最先在成熟的B细胞中被发现的一种核转录蛋白[1-2]。BCL-2是迄今研究的最深入和广泛的凋亡调控基因蛋白之一[3]。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BP65和BCL-2在ACC、多形性腺瘤(PA)及正常涎腺组织(NSGT)的表达水平,以分析NF-BP65和BCL-2在AC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同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可能的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至

200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涎腺ACC手术患者30例,以切除的ACC组织为实验组。同时收集PA组织30例为肿瘤对照组,NSGT组织30例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男11例,女28例;年龄14~85岁;发生于腮腺有7例,颌下腺5例,腭部9例,上颌窦4例,舌4例,鼻腔1例;ACC直径<1cm者15例,>3cm者6例,介于两者间9例。随访时间以术后第2天开始计算,对患者5年生存情况进行随访,截止日期2014年12月31日。30例ACC除一例失访外,其余29例患者生存时间范围为8~9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未进行放化疗治疗。所有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后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小鼠抗人NF-BP65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和小鼠抗人BCL-2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标本制成4 m石蜡切片,经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水化和PBS(pH=7.4)冲洗后,切片放入高压锅中进行高温抗原修复,冷却后用PBS液冲洗,室温下孵育10 min,加1滴一抗,置于4℃冰箱内过夜。第2天PBS冲洗结束后,加1滴聚合物增强剂,室温孵育20min。加1滴酶标抗兔聚合物,室温孵育30 min。重复PBS冲洗步骤一次,加1滴新鲜配制的DAB显色液,显微镜下控制显色时间。水洗、苏木素复染、0.1%HCL分化和PBS返蓝。切片经酒精脱水干燥、二甲苯透明和树胶封片,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

1.3 免疫组化阳性判断标准NFBP65以胞浆或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BCL-2以胞浆或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以阳性细胞所占比率<10%判定为阴性(-),10%~25%为弱阳性(+),26%~50%为中阳性(2+),>51%为强阳性(3+)。弱阳性、中阳性及强阳性均记为阳性。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NF-BP65与BCL-2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对ACC预后的影响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及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F-BP65在涎腺ACC、PA和NSGT中的表达NF-BP65在涎腺ACC、PA和NSGT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7,<0.05);AAC与P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AC与NSGT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A与NSGT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6)。见表1、图1~2。

2.2 BCL-2在涎腺ACC、PA和NSGT中的表达BCL-2在涎腺ACC、PA和NSGT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1,<0.05);AAC与PA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AC与NSGT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A与NSGT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8)。见表2、图3~4。

2.3 NF-BP65与BCL-2表达在涎腺ACC中的相关性分析30例涎腺ACC中NF-BP65阳性表达病例中有19例BCL-2蛋白表达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F-BP65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0.71,<0.05)。见表3。

2.4 随访资料统计实验组ACC病例除一例失访外,均进行定期随访,随访率为93.5%(29/30),5年累积生存率62.07%(18/29),术后无瘤生存率37.93%(11/29),带瘤生存率13.79%(4/29),复发生存比10.34%(2/29),转移生存比3.45%(1/29)。死亡11例,5年累积病死率为37.93%,中途失访病例不计入预后因素统计范围。

2.5 单因素生存分析

2.5.1 NF-BP65表达与涎腺ACC预后的关系对2例随访病例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期内NF-BP65表达阴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7.0±7.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9.0±7.5)个月;95%分别为(52.0~82.0)和(44.3~73.70)个月。NF-BP65表达阳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50.3±5.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6.0±7.5)个月;95%分别为(40.5~60.2)和(41.3~70.7)个月。单纯NF-BP65表达阳性与阴性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见图5。

2.5.2 BCL-2表达与涎腺ACC预后的关系BCL-2表达阴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3.4±6.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4.0±7.1)个月;95%分别为(50.2~76.6)和(50.0~77.9)个月。BCL-2表达阳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6.9±5.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6.0±11.6)个月;95%分别为(35.9~58.0)和(33.2~78.7)个月。单纯BCL-2表达阳性与阴性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9)。见图6。

3 讨论

NF-BP65是一种功能复杂的核转录因子,参与基因转录的起始调节,与多种趋化、生长和黏附相关的因子有关。同时NF-BP65还参与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并在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起作用[4]。涎腺ACC可很好地展示涎腺肿瘤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其不同分化类型表明其初始为一种惰性肿瘤,随着NF-BP65等关键信号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激活,其累积的能导致新突变的“土壤”足够富于,ACC的产生、发展级别和危险度可能逐渐增加[5]。本研究观察到NF-BP65在涎腺ACC、PA和NSGT中的表达是存在差异的,提示NF-BP65与ACC是有关的,但与PA相比,发现NF-BP65的表达还是明显高于PA。提示NF-BP65在两种病变中的表达强度和数量存在差异,这与病变所处阶段和严重程度一致。

研究证实许多肿瘤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主要是抑凋亡基因表达上调,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6]。抗凋亡基因BCl-2作为最重要的肿瘤细胞原癌基因之一,能阻断细胞程序化死亡,延长细胞寿命,导致异常细胞的积聚,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而且与肿瘤复发有关[7]。在某些未知的新信号通路的反复介入下,部分出现了特定的基因突变,如野生性P53和BCL-2基因变化。肿瘤逐步进展,发生恶变,这个过程长短不一,也可以一开始就出现ACC或其他恶性上皮性肿瘤。

图1 NF-BP65在涎腺ACC中以胞浆表达为主,部分可见核浆共表达(Elivision法,×200)

图2 NF-BP65在涎腺PA中表达定位于腺上皮胞浆,沿腺腔规则分布(Elivision法,×200)

图3 BCL-2在涎腺ACC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弥漫性分布(Elivision法,×200)

图4 BCL-2在涎腺PA中的表达呈散在局灶表达(Elivision法,×200)

表1 不同组别NF-BP65的阳性表达情况

表2 不同组别BCL-2的阳性表达情况

表3 NF-BP65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

图5 NF-BP65表达与5年生存率

图6 BCL-2表达与5年生存率

NF-BP65和BCL-2蛋白介入的两种干预机制是否存在相关性,国内外文献尚未给出明确答案,这也是本研究设立的初始动机。本文结果显示NF-BP65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0.71,<0.05),表明两者与涎腺ACC中存在协同作用。NF-BP65可以通过对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不平衡表达的调节作用,实现抗凋亡功能。NF-BP65所介导的对自我吞噬作用的抑制效应,是其发挥抗凋亡作用的新机制[8]。

NF-BP65和BCL-2是否可以作为恶性肿瘤判断预后的指标仍充满争议。尤金强等[9]则认为BCL-2蛋白表达强度越强,临床预后可能越佳,这与本实验结果是不一致的。而尹万忠等[10]研究表明BCL-2蛋白表达仅与ACC的临床分期正相关,但与预后无明显相关,与本研究结果较为吻合。但通过生存曲线的观察,笔者还是发现BCL-2阳性表达可能偏向具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但数据否认了这种直观印象,即使单因素P值为0.09已经接近差异性统计学标准。NF-BP65和BCL-2蛋白在改善ACC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协同作用。由此导致的细胞周期延长可能会延缓细胞增殖,在生存曲线上则表现为非统计差异性曲线左移。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实NFBP65和BCL-2在涎腺ACC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提示两者与涎腺ACC发生和进展有关。此外,两者可为鉴别涎腺ACC和涎腺实体型或筛状结构的PA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遗憾的是,NFBP65和BCL-2蛋白表达与涎腺ACC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间接验证了单因素调节对预后影响的局限性。

[1]Hagemann T,Wilson J,Kulbe H,et al. Macrophages induce invasiveness of epitheial cancer cell via NF-KB and JNK[J]. Immunol,2005,175(2):1197-1205.

[2]Bernal MB,LovelyL.Therole of NF-KB andNF-KB-2mediated rapopptosis in lymphomas[J].Proc Natl Acad Scl USA,2006 103(24):9220-9222.

[3]王海英,陈恩乐,周琴,等.新辅助治疗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 171-174.

[4]张强,李金源,王晓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核转录因子p65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8):833-835.

[5]邱静,戴小丽,张桂春,等.NF-KB、VEGF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810-1813.

[6]Cory S,Huanng DC,Adams JM.The Bcl-2 family:roles in cell survivaland oncogenesis[J].Oncogene,2003,22(53): 8590-8607.

[7]徐金标,魏军水,孙鑫.腮腺肿瘤中Bcl-2生物活性改变对手术指导意义的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2):173-174.

[8]Gobe G,Rubin M,Williams G,et a1.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Bcl-2,Bcl-x,and Bax inrenal cell carcinomas[J].Cancer Invest,2002,20(3):324-332.

[9]尤金强,王平.p53、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与眼眶泪腺腺样囊性癌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8):1978-1982.

[10]尹万忠,王宝明,宋文植,等.Hsp70、Bcl-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6):580-582.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59

R734.2

A

1671-0800(2016)03-0393-03

2015-05-18

(本文编辑:陈志翔)

浙江省卫生厅一般项目(2012KYB188)

315800宁波,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陈昌晖,Email:ccchzr91@ 163.com

猜你喜欢

涎腺性癌生存期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294例老年人腺样囊性癌的统计学分析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