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2016-11-15宋秋前崔梦莹

关键词:学段总体家校

宋秋前 崔梦莹

(浙江海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宋秋前崔梦莹

(浙江海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采用自编《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教育总体情况和教学质量等十个维度调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家长总体教育满意度较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总体讲,家长对家校沟通、公平待生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得分较低;从学段和城乡看,高中和乡村家长教育满意度较低。对此,我们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风气;加强家校沟通,强化师德教育;加强中学素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中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此为目标,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作了大量的努力,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喜人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作进一步改进和解决的问题。为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小学生家长对目前学校教育的满意情况,及时发现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试对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育建议。

一、研究设计

本文所谓“家长教育满意度”,是指家长对自己孩子所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的满意程度。为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满意度,本研究对测评样本、测评量表、测评实施与数据处理等方面作了如下设计。

(一)测评样本

以我国沿海某市中小学生家长为测评总体,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了33所中小学校的3037名学生家长,其中,小学各校随机调查三、四、六年级各一个班(两个学校因特殊原因随机抽取五年级各一个班),初中和高中各校各年级分别随机调查各一个班。测评样本的学段、城乡和年级分布见表1。综合分析相关资料,该市教育总体上在我国处于较先进水平,其家长教育满意度测评结果在我国东南沿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测评样本分布

(二)测评量表

本研究采用自编《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共十个问题,分别要求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对学校教育的总体情况、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态度、班主任工作能力、任课教师工作态度、任课教师工作能力、家校沟通、公平待生、关心和帮助学生以及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10分表示最满意,0分表示最不满意,以此类推。

(三)测评实施与数据处理

为使收集的数据真实可靠,本研究的整个测评过程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集中统一安排下进行,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人员分四组实施问卷测评和回收。为防止问卷被复制和替换,每份问卷都设置了防伪记号。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由家长独立完成,并由测评小组设专用信箱独立回收。全部调查数据由SPSS17.0处理完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教育满意度的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总体良好,总体教育满意度得分较高,达到9.06分,尤其是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评价较高,分别达到9.34分和9.29分。按得分高低排列,依次为班主任工作态度满意度、班主任工作能力满意度、任课教师工作态度满意度、任课教师工作能力满意度、总体教育满意度、关爱和帮助学生满意度、教学质量满意度、公平待生满意度、学校学习氛围和风气满意度、家校沟通满意度。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总体得分情况

分析表2发现,虽然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尤其是家长对家校沟通、校园学习氛围和风气、教师公平待生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得分相对较低,标准差较大。这说明,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校不仅在家校沟通、公平待生、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家长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不同学校间在这些方面差异较大。

(二)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学段比较

调查表明,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家长教育满意度存在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总体”“质量”“班态”等全部十个满意度都呈现出小学生家长高于初中生家长,初中生家长高于高中生家长,总体上呈现出随年级提高,家长教育满意度渐渐下降的趋势。经统计检验,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差异均非常显著;二是小学生家长在各项教育满意度上的得分全部在9.20分以上,初中生家长只有对班主任工作态度和能力的满意度的得分在9分以上,高中生家长在全部十个满意度上的得分都在8.4分以下,尤其是对教学质量和学习风气的满意度分别仅为7.82分和7.61分;三是各学段家长教育满意度的标准差小学最小,初中和高中大致相当且相对较大。这表明小学生家长不仅比初中和高中生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更高些,而且家长教育满意度的主观感受更加一致。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学段特点告诉我们,与小学相比,初中和高中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与广大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差距更大些,任务也更加艰巨。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学段比较具体见表3。

表3 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学段比较

(三)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城乡比较

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城乡比较见表4。表4表明,城市家长的各项教育满意度均高于乡村家长的教育满意度。统计检验表明,两者的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具体而言,城乡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得分最高和最低的都是“对班主任工作态度的满意度”和“对家校沟通的满意度”,但城乡家长得分差异较大。城市家长在这两个满意度上的得分分别为9.58分和9.23分,乡村家长则分别只有9.14分和8.55分。此外,从表4还可看出,城市家长各项教育满意度的标准差全部小于乡村家长各项教育满意度的标准差。这说明乡村家长的教育满意度不仅相对较低,而且乡村学生家长间的满意程度差异也更大些。

表4 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城乡比较

(四)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年级比较

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年级比较见表5。由表5可知,不同年级家长教育满意度呈现如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小学各年级各项家长教育满意度总体较高,年级间差异较小;第二,初中和高中家长各项教育满意度总体上低于小学家长的教育满意度,并呈现出随年级提升而满意度逐级下降的趋势,且与小学家长相比,标准差较大;第三,不同年级家长对“沟通”“待生”、“关爱”和“风气”的满意度普遍相对较低,且随着年级的提升,初中和高中家长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下降,其中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家长教学质量满意度在十个教育满意度中分别位列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这表明,与小学家长相比,提高教学质量是初高中家长尤其是高中家长更为重要的关切,也是初高中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满意度更为重要的内容。

表5 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年级比较

(五)主要结论

1.家长总体教育满意度得分较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

2.家长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工作态度和能力的满意度得分最高,而对家校沟通、校园学习氛围和风气、教师公平待生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得分相对较低,且标准差较大。

3.从学段看,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最高,初中其次,高中最低,各学段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差异非常显著。

4.从城乡看,城市家长的各项教育满意度均高于乡村家长的教育满意度,两者的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5.从年级看,小学各年级各项家长教育满意度总体较高,且年级间差异较小;初、高中家长各项教育满意度总体上呈随年级提升而逐级下降的趋势。

三、教育建议

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是社会教育满意度的重要反映,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刻度。中小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调查表明,各级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家校沟通、校园学习氛围和风气、教师公平待生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家长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对此,我们应不断努力,作出针对性的改进。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风气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恰似一股清甜的甘泉,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熏陶气质,提升人格,产生“不教而教,乃教之上也”的神奇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调查发现,城乡不同学段家长普遍对当前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满意度较低,尤其是乡村学校,校园文化中缺失浓郁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对学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当前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物化形态的景观和建筑设计,还是学校课程和教学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以生为本的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凸显对人的精神关怀和需要的满足。第二,注重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突出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营造师生和谐、善教不厌、乐学互助的教学氛围和风气,形成积极向上、严谨科学、奉献进取的学校文化。第三,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和习俗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等。[1]各级学校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家校沟通,强化师德教育

调查表明,在各项教育满意度中,不同学段、年级和城乡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教育满意度得分都是最低,对公平待生、关爱学生的教育满意度得分也位列各项教育满意度后列。这一结果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家校协作、加强家校沟通,既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是,近年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校和教师整天忙于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在思想上对家校沟通协作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了家长与学校、教师在感情上的分离与隔阂,影响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因此,我们建议中小学校要继承和弘扬家长会、家访、家长参观日等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传统家校联系方式,并不断改进、充实和优化传统家校沟通的方式和方法,顺畅家校沟通渠道,建立家校协作有效机制。这方面我国相关研究提出的建立合理的家校沟通原则和寻找有效的沟通方式等教育建议值得借鉴和运用。[2]

此外,针对公平待生、关爱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较低的实际,学校应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公平待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的爱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一视同仁地爱全体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把学生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来看待。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有些教师师德观念缺乏,对学生的困难和问题视而不见,偏爱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广大家长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因此,强化师德教育仍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家长教育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中学素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调查发现,从学段看,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最高,初中其次,高中最低,各学段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差异非常显著;从城乡看,城市家长的各项教育满意度均高于乡村家长的教育满意度,两者各维度教育满意度的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这一调查结论启示我们,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努力中,应更加注重初高中和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继续办学小学教育、城市教育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初中和高中学校的素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高中和初中家长教育满意度低于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实践中高中和初中教育具有更加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对此广大家长是极为不满的。我们只有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教育政策和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走科学的“减负增效”教学改革之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初高中家长的教育满意度。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国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乡村家长各项教育满意度全部显著低于城市家长各项教育满意度的事实,反映了乡村教育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存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1]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5.

[2]焦昆,岳丹丹.家校沟通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16.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fro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Parents

SONG Qiuqian CUI Mengying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22,China)

Having adopted the self-compiled The Questionnaire of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Survey fro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Parents,we made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arents’satisfaction towards the school education from such ten dimensions as overall situation of education,teaching quality,etc.The outcome shows that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is higher,and a remarkable result has been achieved for“running the satisfactory education for the people”.However,generally speaking,parents’satisfaction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fair treatment of students,and so on,is not high enough. On the other hand,seeing from the learning stage and the school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we find parents’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of both senior middle schools and rural schools is lower.We,withal,should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parents;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G636

A

1008-8318(2016)04-0092-06

2016-06-18

宋秋前(1963-),男,浙江舟山人,教授,硕士;崔梦莹(1991-),女,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学段总体家校
家校距离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