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建设

2016-11-14刘伟

理论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

〔摘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有赖于塑造理论权威,使其在与政治权威的结合中确立在国家及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的加速,多元意识形态的挑战、理论供给的滞后及诊断力批判力的“缺席”等使其理论权威遭遇挑战,致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遭受威胁。基于此,亟需实现有价值的理论创新并向意识形态转化,重点是加强意识形态生产的复兴和意识形态话语的重构,以重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从而支撑和强化其政治权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权威,政治权威,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6-0046-06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权威建设的学理依据

意识形态作为特定阶级或集团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内含着该阶级或集团特殊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在阶级社会里,所有意识形态都具有试图将本阶级的特殊利益表达为全社会的普遍利益的‘虚假性” 〔1 〕,都试图掌握政治地位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的发展有其自组织性, 它始终追求在制度上确立主导地位并成为社会生活中事实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主导和主流的有机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夺取或掌握政权并为其合法性提供合理辩护,引导人民群众对政权的认同。其中,“主导”是指意识形态在国家制度框架内,以制度化方式确证其政治地位,使其掌握一定政治权力;“主流”是指意识形态为社会成员所接受、认同,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确认其事实上的社会地位。

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 〕550,依据制度地位的差别,我们可以将意识形态划分为主导意识形态和非主导意识形态。就主导及非主导意识形态而言,它们在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实践逻辑。其一,主导意识形态,因其已在制度上确立主导地位,因此追求的是通过传播策略使其被多数社会成员实际接受,并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和心理倾向,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意识形态若不能同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其制度地位迟早将受到威胁,由此依赖其建构合法性的政权将迎来危机。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主导意识形态一旦“边缘化”,就会质疑现存政治秩序和制度安排的非主导意识形态向权力中心扩张,也就意味着统治者政治合法性的危机到来。另一方面,主导意识形态如果长期不能同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秩序就会陷入离散或失控的风险,可能造成社会的变革,甚至社会混乱。其二,处于非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由于在政治框架内不占优越地位,容易受到排挤和抵御,因此在发展上总是先试图成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然后颠覆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并取而代之。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愈加多元,主导意识形态虽然在制度上确立了其主导地位,但是在事实上的社会主流地位却容易遭遇威胁,隐藏着政治合法性的危机、社会观念基础的离散等问题。

在意识形态影响力的争夺中,主导意识形态无法凭借政治权力和已有的制度地位确立其绝对的主流地位。因此,一种意识形态要想成为主导且主流的意识形态,不能单纯依靠政治权力保证并大力传播意识形态,因其主导能力无法靠国家政权直接赋予,还需要依赖意识形态自身的科学性、所倡导价值观念的价值性、所倡导社会实践理念的可行性、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性等等。因此,一种意识形态想要既在制度上确立主导地位又在社会生活中确立主流地位,就必须坚持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相结合。

那么,何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家的权威,即一种“作为他人意志——他们(雇佣工人)的活动必须服从这个意志的目的——的权力” 〔3 〕385。恩格斯在《论权威》考察了权威的历史演变,指出“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给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4 〕335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权威是人类生产及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它以服从和强制为基本特征,表现为一种贯彻意志的力量。而马克思·韦伯将权威的本质诉诸合法性,认为权威就是合法性的权力,即增添理由以扩大行动和意志的力量。从中可以看出,对权威的经典诠释始终与权力的言说紧密相连,作为权力关系的反映,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实质上表现的是对于权威背后的权力和威望的一种意志和实践服从,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也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追求和满足。因此,根据权威的经典阐释,我们可以认为,意识形态的权威就是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令人信服的力量,这种权威应当是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的结合体。其中,政治权威以权力为基础,指的是秉持该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依托政治权力贯彻其意志的政治能力;理论权威以威望为基础,指的是作为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依托其自身的理论魅力令人信服的能力。对于主导意识形态而言,要确立主流地位仅仅依靠政治权威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托意识形态生产提升理论的科学性和感召力,以塑造理论权威。

就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而言,作为社会的主导及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确立其制度地位起就一直是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的结合体。依凭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得以广泛传播和渗透,在国家及社会生活中确立了主导地位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一段时期内,由于过分依赖行政权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化运动中陷入教条主义危机,对其理论权威造成了损害,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可见,单纯依赖政治权威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会使人们产生抵触、拒斥的心理。因此,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权威的同时,加强其理论权威的塑造,将有效促进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当坚持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并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权威建设的现实困境

以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趋向和路径依赖观照当前我国现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以中国国情和变迁中的社会现实为依据,创新和丰富理论体系,正确地解释现实并改造实践,确立并保持其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的加速,多元意识形态的挑战及时代适应性不足致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能力有所弱化,理论供给的滞后及诊断力批判力的“缺席”使其理论权威遭遇松动,出现了许多异质性的声音,致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正在遭受威胁。

(一)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分立

思想秩序的确立与政治秩序的确立具有高度的同一性,思想秩序的确立常常依附于政治秩序的稳定,政治秩序的稳定有赖于思想共识的凝聚。所谓思想秩序,指的是开放多元的社会思想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指向,“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在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上与‘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5 〕,而非要求全社会形成整齐划一的思想,它强调确立一种权威的知识体系或思想在引领多元价值上的根本地位。之所以说思想有秩序,是因为任何社会所包容的开放思想都有其边界或底线,就算是“西方国家标榜‘新闻自由,其实也都有意识形态底线” 〔6 〕,以颠覆政权、破坏社会稳定姿态出现的思想或意识形态必然在“离经叛道”中走向极端。思想秩序的崩溃意味着人心涣散与社会意识的分化,它所导向的将是政治秩序的危机和社会动荡。

就当代中国而言,主导意识形态掌控下社会思想或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发展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性特征,但从多元意识形态所构筑的影响力格局来看,主导与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呈现着微妙的变化。外来意识形态以思想文化的形式加强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冲击,在其影响下国内错误社会思潮的“离经叛道”倾向非常明显,呈现出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秩序和政治秩序分立的阶段性特征,威胁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导致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坍塌和整个意识形态的失序,引起人心混乱和社会动荡” 〔5 〕。现实中的挑战表现为两股力量:一是国外社会思潮以学术理论的方式对我国社会施加影响。国外错误思潮以“普世价值”为依托,经由学术理论将强烈的政治倾向渗透其中,以学术思想的普遍性外衣灌输西方的价值理念,它们通过学术观点争鸣的方式设置议题,试图影响我国社会舆论,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试图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国内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对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基础、政治共识、权威认同进行解构。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在各领域与马克思主义争夺主流话语权,企图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构成重大理论威胁,企图影响中国社会的整体走向。 〔7 〕它们以政策建议的方式设置议题,对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观点无端吹捧,妨碍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巩固和发展;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煽风点火式的舆论误导,危及社会和谐稳定。 〔8 〕 特别是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频频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合法性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构,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理性发难,它们不断与主导意识形态争夺社会生产及生活领域的话语权,试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传统,意图染指社会主导思想,严重干扰了社会和谐运行与发展。

(二)意识形态教化意蕴和学术意蕴的分化

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意识形态和学术性的完美结合” 〔9 〕,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始终以学术性为支撑。以扎实、合理的学术成果的丰富积淀为内核,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其作为科学理论的厚度和力量,并将其学术成果及时转化到意识形态之中,不断增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10 〕然而面对时代及社会形势的快速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因时代适应性不足,未能提供及时、有深度的理论供给,使其在提供信仰和解释现实方面出现能力弱化等问题。

其一,宣传形式强化中理论兴趣的衰落。当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语境中,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割裂开来的倾向严重,许多人似乎更注重从实践层面探究主导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技巧手段和方式方法,恰恰忽视了通过学术研究为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必要的、富有深度创新的理论供给。有的宣传教育工作者不研究理论,因此只能“照本宣科”地宣读文件,这种做法不仅无益于宣传,反而使人产生反感和厌倦,有损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

其二,对社会问题的回应缺乏有说服力和解释力的理论供给。回应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切、解答群众对社会现象的疑惑本应是意识形态工作题中应有之义,但与宣传形式强化相随的却是对一些群众关切的社会事件的“失语”,特别是对网络上公众热议的、影响广泛的事件,主导意识形态在解释、批判和回应上的“缺位”与“哑火”,给了各种错误思潮可乘之机,使本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情弥散开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1 〕抑或是对特定事情的回应过于机械化,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重,缺乏说理的艺术及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使意识形态工作未能达成实效,反而遭受非议和诟病。

其三,主导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存在内在阻滞力。根据时代形势和实践条件的变换,调整和革新自身意识形态内容,以克服内在阻滞力的牵制而带来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减退,是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创新方面仍然受到一些传统的教条式的理论及话语的影响,阐释重复的多,原创的、能提供深度学术支撑的少,表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资源亟待革新与拓展。

其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存在“边缘化”趋向。长期以来存在的两种现象: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在宣传实践中走向单一的政治化,由于学科的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地位长期得不到承认;另一种是以所谓的“价值中立”立场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使马克思主义陷入“为学术而学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服务”的本真精神和价值立场。尽管学术成果众多,但学者们多凭各自的学术兴趣耕耘“自留地”,最终造成“思想本体”无显而“学术阐释”横行的“千面马克思”的局面,难以形成实力雄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势必损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12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对象世界的分离

主导意识形态由思想体系转向话语体系,经由话语言说实现宣传教化是意识形态外向性发展的基本路径。理论观点向话语体系转化的能力,话语言说的方式技巧、话语权与话语底气等都影响着意识形态传播的实效性。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话语体系,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积极掌握话语权,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主导意识形态在自身话语内容及体系建设方面暴露了一些不足,削弱了主导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

具体表现为:第一,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建设上存在一些矛盾。例如,学术话语与宣传教育话语未能实现逻辑顺承,意识形态大众化的创新话语供给能力不足,对内话语与对外话语不能很好协调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致使意识形态宣传的可信度、说服力大大降低。第二,话语体系不能有效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诸如,习惯于纯粹的政治话语表达模式,理论研究及宣传教育多沿用原有的解释模式和范畴;宣传教育话语内容的学术化、空泛化,甚至教条化、说教性等等,都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应有的感召力和理论魅力,弱化了其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权威。第三,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观点向话语体系转化的能力亟待转变和提升。“从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发展来看,缺乏创新性话语去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思想依据和价值支撑功能。” 〔13 〕因此,在一些场合及领域,主导意识形态还不能或没有理直气壮地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有理有据有节的批判和斗争,面对其他社会思潮的诘问,理论供给被动,话语底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第四,话语言说覆盖面窄。目前我们的意识形态话语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城市居民,而普通工人、乡村农民、底层青年及新兴群体等一定程度上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遗落人群”。第五,主导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话语权分化的困境。多元社会思潮争夺话语权挤压了主导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空间,削弱了话语传播效果。在开放环境特别是自媒体环境下,门槛降低使得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日益激烈,加之西方国家利用文化及信息霸权打造强势话语权,挤压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使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权威遭遇松动的风险。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话语在内容体系和言说实践上的短板与困境,凸显了意识形态话语在辐射受众方面的局限性,构成主导意识形态影响力弱化的重要原因,表明话语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权威建设的双重向度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应当是增强其理论权威以重塑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社会上的主流地位。因此,加强意识形态生产和意识形态话语的重构是强化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双重向度。

(一)增进意识形态生产,保障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供给

意识形态生产的目标在于保持主导意识形态的权威度和延续性。保证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供给,最根本的是促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促进理论成果向意识形态的转化。其中,蕴含了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二是实现理论成果向意识形态的转化。

其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应当包含三个层面的创新内容,即原始观点的创新、观点的集成创新、话语内容的创新。具体来讲,原始观点的创新主要指经典马克思主义具体论述的当代发展,即根据新的时空条件转换观察视角、调整基本范畴、变换逻辑结构、创新思想方法,提出新的结论性观点。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包括扬弃吸收西方政治理论的合理资源实现观点的集成创新,根据受众思想及心理的变化促进观点传播的话语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面向当代中国实践提出新的结论性观点和论断,推进21世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此,我们需要理清四点前提性认识以准确把握创新的方向和重点:第一,回到马克思,重新爬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核心要义,避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独断性;第二,注重“返本开新”,明确当下需要结合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的价值判断;第三,需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以清除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阻滞力;第四,扫清“寄生虫”,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4 〕266在创新导向上,以切入当下中国现实为遵循,把回应时代关切和社会矛盾作为理论创新的原点,创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思想体系,为宣传教育提供能力提升和意义引领。在创新重点上,创造富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学术语言和学术命题、提出独创性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凝练和提升学术特色和学术贡献。在学科和学派比较中确立自己的学术标准和普遍的学术水准,通过提升学术影响力强化学科地位,建设与其政治地位相匹配的学术地位,使其真正能够在哲学社会科学中起到领航作用。在创新力量上,要加快落实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强大的单位依托,以组织建设支撑人才培养,打造用得好人才、留得住人才、吸引得了人才的机制制度,培养和选拔一批能力突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后继有人,进而优化理论创新的主体结构,增强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15 〕

其二,要促进理论成果向意识形态的转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不会天然地成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它需要经过阐释、加工、提炼,建构出反映党和人民根本意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种主导意识形态的生产建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向意识形态转化的过程。那么,就意识形态生产的具体形态和价值指向而言,通过知识体系、价值理念、道德意识、行动意义等内容的生产,有针对性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理论供给,可有效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第一,以知识生产促进主导意识形态的普及。“一种意识形态之所以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究其原因在于,它能比其他意识形态更为有效地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6 〕主导意识形态要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建构符合社会生活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生产传递主导意识形态的观点、态度,这种知识体系应当具有帮助人们解答社会生活中的疑惑、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遭遇的矛盾困难的功能,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悟确证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第二,以价值理念生产促进主导意识形态的魅力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生产过程就是核心价值建构的过程,它应当从文化传统中汲取历史智慧、从公众生活中汲取生活智慧、从多元文明中汲取发展智慧。在性质定位上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中国特色;在功能发挥上既致力于匡正社会现实,又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在现实导向上既反映人们的利益诉求,又提出规范性要求。第三,道德意识生产促进民众意识形态认同。主导意识形态生产既要为人们提供核心价值理念,又要引导人们遵循底线价值观,即遵守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有必要在传统道德观的基础上重构新时期的道德文化,重申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当代意义,寓主导意识形态的道德要求于价值观当中,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认同。第四,以行动意义生产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人们对主导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载体。通过积极介入社会成员对自身行动意义的生产,对个体的行动意欲、行动动机导之以规范,为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正当的根据,以警示激励和宣传教育促成社会成员的思想自觉和实践养成,从而有效育化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二)创新意识形态话语,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解释力

创新意识形态话语,是克服主导意识形态话语“贫困”和表达“缺位”,拓展其传播空间及影响力,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理论权威的必要举措。当前要以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为创新旨要,增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核心是增强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和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重点是促进意识形态话语本体创新和话语实践创新。

其一,融通意识形态传播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和日常话语,建构形式多元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拓展话语言说的渠道,实现中国话语的多元表达,不断提升话语影响力。在话语内容建构上,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立场与核心观点贯穿到学术话语创新之中,进而以学术话语连接政治话语和大众话语,面对不同的对象确立且不同的话语言说框架。一方面,学术话语的变革要致力于为政治话语提供学理支撑,使政治传播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从而增强其吸引力。同时,也为政治话语传播提供科学的框架,在更加透彻和深入的问题阐释中增强解释力。另一方面,政治传播要扣紧目标内容,寻求与学术话语和日常话语的契合点,及时将其转化为贴近大众生活现实、解决大众思想困惑的日常生活话语,从而确立主导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

其二,力戒说教口吻和照本宣科的叙述方式,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坚决克服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 〔17 〕对社会问题的阐释或政治文件的宣传,要采取通识性的话语进行表达,力戒“官腔”,少说“官话”“套话”“空话”,打造平易近人的“常识化”话语体系。在话语言说过程中,要加强同群众的互动与对话,在倾听群众思想意见中了解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以群众听得懂的生活语言中解答群众对社会矛盾的困惑,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增进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认同。

其三,积极参与话语交锋,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批判力,积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只有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领域的话语交锋,以人民群众的立场、科学的观点揭露错误社会思想的本质,批判复杂社会问题所呈现出的矛盾,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宣传思想领域,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牵涉到大是大非问题,牵涉到政治原则问题,也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 〔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定要抢占话语先机,通过话语交锋积极抢夺话语权,占领宣传思想阵地,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稳定党心民心。

参考文献:

〔1〕杨 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

〔6〕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8-20.

〔7〕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8〕张国祚.怎样看待意识形态问题〔J〕.红旗文稿,2015(8).

〔9〕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研究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

〔10〕吴玉敏.以学术成果向意识形态的及时转化增进马克思主义说服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分析框架〔J〕.社会主义研究,2014(2).

〔11〕杨金海.关于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2).

〔12〕袁凌新.富饶的学术与贫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学术与思想的迷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

〔13〕甄红菊.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意识形态视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

〔14〕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刘伟,陈锡喜.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M〕.教学与研究, 2016(9).

〔16〕李 冉.谁之主流 何以主流: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研判与建设愿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17〕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08-27.

责任编辑 王建军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
闫群力:健全制度不能养成“路径依赖”
闫群力:健全制度不能养成“路径依赖”
企业动态能力倒U型作用的实证研究
路径依赖理论对高考升学决策的指导意义
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我国养老公平问题审视
报酬递增视角下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