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征
2016-11-14郭杰
郭杰
(商洛学院艺术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论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征
郭杰
(商洛学院艺术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是我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崔世光根据抗日名曲《松花江上》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松花江上》在保留同名歌曲曲调和结构的同时,在和声的运用上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通过复拍子的运用以及多变的节奏型织体,使音乐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救亡感染力。该曲的成功改编为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音乐元素;复拍子;艺术魅力
《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1936年作曲并填词的一首激昂悲愤的抗战歌曲,曲作者亲眼目睹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民遭受日寇侵略,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激愤的内心难以按捺,故以家乡东北那里女人哭诉的腔调为歌曲基本曲调。该曲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处处流露出对敌人的愤恨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歌曲如号角般吹响激起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念。然而,这首歌曲并非正式发表而是通过传唱的方式流传开来且在西安事变之前就已传遍大江南北,这首歌曲与刘雪庵的《离家》和《上前线》合称为《流亡三部曲》。同名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正是以原歌曲《松花江上》为素材由我国当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崔世光于1967年创作完成并发表,该曲目前已成为当代钢琴改编曲的范本。近年来,国内音乐学者对该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演唱技法的分析和对艺术特征的把握两个方面,如王平俊在《歌曲〈松花江上〉》作品分析及艺术处理》[1]一文中主要是对原作即歌曲《松花江上》的曲式结构及演唱技巧做了详细的分析;刘菁菁[2]对该音乐作品进行了民族音乐学角度上的分析;而马晓鸥、纪晔晔[3]虽有曲式结构等作曲理论层面的分析,但主要是将歌曲版与钢琴独奏版《松花江上》做对比研究。在本文中,笔者着重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对钢琴曲《松花江上》进行了分析,以具体、多变的音乐形态来回顾那段抗日救亡的烽烟岁月,从钢琴音乐创作的角度来感受这首钢琴曲的艺术魅力。
一、钢琴曲作者与创作背景
崔世光是当今不可多得的集钢琴演奏和作曲于一身的国际知名中国音乐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及创作,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他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就是将中国民族元素及作曲技法与西方古典、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并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民族化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和发展的道路。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像钢琴这样的西洋乐器是被限制演奏的,很多音乐家通过改编革命歌曲或戏曲这种方法来获得政治上的允许,这样不仅可以继续学习和演奏西洋乐器,而且还在全国音乐界掀起了一股用西方作曲技法来改编革命歌曲的“浪潮”,当然一定程度上这场“浪潮”也促进了音乐理论上中西技法的融合。正在求学的崔世光也跃跃欲试,他在保留原歌曲曲调特点的同时通过改编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钢琴这一乐器音域宽广、音色饱满这两大特点,彰显出这部优秀的革命歌曲更深层次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满足了更多的听众音乐需求,自然也就赢得了音乐界的一致好评。钢琴家卞萌听到这首作品时,称赞道:“《松花江上》对钢琴淋漓尽致的发挥,琴声所传之情催人泪下,也令人振奋。”[4]
二、曲式分析
在保留了原歌曲《松花江上》单二部曲式结构的基础上,钢琴曲不仅增加了长达7小节的引子,而且在结束处又增添了8小节时长的尾声。通过这些创作编写,将钢琴音域宽广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历史画面,深刻地渲染了“爱国救亡、奋发图强”这一音乐主题思想。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松花江上》曲式结构图
引子部分是三行五线谱,Lento即慢板,6小节旋律一直向下进行再配合上左手伴奏声部琶音式奏法的和弦,使得乐曲一开始就营造出凄凉、哀痛的气氛,但却在引子结束处,旋律走向微微上扬,音乐流露出了一丝希望,为整体音乐确定好了基调。
A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F大调,3/4拍,由于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八度音程版,所以在情感上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作曲家在这一乐段使用的大调色彩,是希望描绘出家乡故土美丽富饶的原貌,这里充满了回忆和思念,仿佛梦境一般,却又在不断变化的左手伴奏织体下渗透着凄凉,为痛苦悲愤的B段到来埋下了伏笔。
B乐段从三个简短的八度半音上行引入,音乐的情绪立刻沉重下来,调性也相应地转到了关系小调#d小调上,饱满的和弦式旋律配合突强的力度变化使得这一段音乐的情绪较前部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那仿佛没有尽头的渐强力度和渐快速度像台阶一样在这一乐段的四个乐句里不断地上升,用强烈和凌厉尖锐的音响表达出对日寇侵略的极度愤恨之情,同时这样的音乐写作也将歌曲版中的哭腔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应的伴奏声部里,在三连音节奏型下,快速的分解和弦式织体更加渲染了愤怒的气氛,仿佛在咆哮一般,作曲家正是要用音乐这种声音的力量来给听众展现出在那个年代里,劳苦大众所遭受到的骨肉分离、流离失所的苦难心情。在这一乐段的c、d两个乐句中,作曲家还使用了变奏手法来发展音乐,共有两次变奏,这样的写作使这一段落无论从旋律发展还是情感表达都到达了高潮,无疑牢牢地抓住了听众的耳朵乃至心理,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预示着东北人民的觉醒和誓死保家卫国的信念。
八小节的尾声是在前一段的爆发性高潮后趋于下来的平静,力度和调性都回归到第一乐段,音乐旋律依然采用和弦式进行,在三连音节奏型的伴奏衬托下,音乐经过一个长琶音和弦后落在大字一组的#F音上完满结束,而就在这最后四小节音乐里,作曲家遵循着传统和声规则,采用了西洋和声技法中最常见的终止式进行手法即D7—T的进行,力度也降低到了最低点即ppp,这种力度上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变化,仿佛是中段高潮部分悲愤激动的情绪慢慢归于下来的平静,当然这种平静不是无奈,不是放弃,而是在哀痛之余后的一份思考,一份在那不断拉长的音乐节奏和逐渐消失的力度中的思考,结束处的长琶音和弦仿佛一道曙光,伴随着调式主音消失在音响中,意味深长。
整首作品的四个部分内容紧紧相依,结构布局清晰明了,音乐层次鲜明,音乐语汇丰富多变,音乐中醇熟的创作技法也再一次证明了中西结合带给音乐创作的茁壮生命力,这样的写作无疑成就了这首钢琴改编作品,也为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开拓奠定了基石。
三、和声运用特点
由于我国民族音乐多采用五声调式,自然作品中音乐线条也会相应的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然而崔世光却力图开创一个新的领域,那就是在西方音乐载体中,大胆地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征。钢琴曲《松花江上》的和声运用就是一个标志性的特点,即在西方传统的和声骨架中加入我国民族化的和声元素,这不仅体现在对西方传统和声学的结合,而且对近现代和声技法也多有借鉴,当然这一“融合”并非单纯字面写的“结合”那样简单,中西方音乐文化思维都有着上百乃至上千年的完备体系和严密的逻辑,倘若走着“拿来主义”这一套,只会在作品中出现种种“消化不良”的生硬技巧,想要使两者达到自然完美的结合,就必须精心设计,使两者平衡。在这首钢琴曲中,多次出现以西方传统和声学中三度叠置的原位或转位和弦为模板,通过在和弦中改变和弦音或加入音这两种方法来使传统和弦中包含一个二度音程,这是五声调性常见的手法,在此作品中也多次被曲作家娴熟的使用,如作品中第66小节。线性和声是西方近现代作品中常见的技法之一,第71、73两小节下声部中,左右手分解和弦快速的斜向向上进行,如斜线一般,不仅强有力推动着音乐发展,也使和弦从柱状的纵向进行有了更强的横向连接感,增强了旋律流动性,也烘托出音乐的情感。这样中西结合不仅最大程度地汲取了西方作曲技法的精髓,将民族化的技法得以更醇熟的表达,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作曲家超前的音乐理念,即借助西方作曲技法来丰富中国传统钢琴音乐创作思维,并以中国钢琴音乐为先导,使中国传统音乐的技法、理念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进化。
四、节奏节拍特点
复合拍子的大量使用是这首钢琴独奏曲的第二大特点。复合拍子也可以称作不断地变换拍子,“利用不断变换的拍子,展现了情绪的变化,这是近现代作曲家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常用的手法”[5]。在作品的第二段即B段内,共变换拍子16次,其中包含2/4、3/4、4/4、3/8、6/8、9/8这六种拍子,这样频繁的变换帕子使原本规整的音乐旋律听起来十分具有张力并不断推动着音乐向下发展,紧张而又不急躁,使音乐情绪在这一段不断地攀升到最高点。在不断变化的节拍下,三连音节奏型却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左手伴奏声部从单音开始不断加厚变为八度音程直到最后的和弦,织体变得越发厚重,加上不断变化的拍子,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饱受日寇侵略的老百姓们内心的那种万分痛苦和愤恨之情,作曲家集合了所有的这些痛恨与怒火,通过音乐传达给了听众,从而将钢琴版《松花江上》的音乐内容表现得更加饱满而深刻,并在人民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五、结语
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是我国解放初期优秀的民族钢琴音乐作品,分析其艺术上的魅力,不能仅仅从中西合璧的作曲技法、气势磅礴的钢琴音响及丰富多变的音乐织体等这些理论层面来考虑,因为在欣赏群体上这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技术理论只能是成就其艺术魅力上的一个支撑点,细细品味音乐中那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怀,不难发现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需要才是其真正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正如崔世光先生所说:“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和音乐生活里健康生存,创作上的民族文化和面向大众的态度仍然应该是两个重要方面。”[6]依着“平易近人”这一内在本质,这首改编钢琴曲才会更加深刻地留存在人们心中,成为一首传世佳作。
作曲家崔世光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成功改编了这首同名抗日救亡歌曲,在没有改变原曲音乐情感的情况下,又如号角再次响起,激励国民,给予人民希望,就是有再多的妖魔鬼怪也压不垮中华儿女。而作为改编曲本身,作曲家也力争从技术本身告诉音乐界、告诉人们,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才是本质、才是灵魂,不能因为时光的流逝而使它黯淡乃至遗弃,保护它、发扬它才是音乐学者应有的责任。作曲家崔世光正是怀着这样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投入到民族钢琴音乐的研究中,最终成为扛起这一重任的“巨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用他的音乐创作奏响起振兴民族钢琴音乐的号角,相信在这位“巨人”的领导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钢琴学派”能屹立于世界钢琴乐坛。
[1]王平俊.歌曲《松花江上》作品分析及艺术处理[J].北方音乐,2015(9):163.
[2]刘菁菁.浅析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的民族风格[J].剧作家,2013(3):155-156.
[3]马晓鸥,纪晔晔.由声乐艺术滋养的钢琴艺术之树常青——浅析钢琴改编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征[J].乐府新声,2013(4):173-178.
[4]卞萌.向盛世奉献音乐之光——为《崔世光钢琴作品选集》的出版与作曲家访谈录[J].钢琴艺术,2002(2):6.
[5]于聪.崔世光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1):220.
[6]崔世光.漫谈钢琴音乐中的民族色彩与时代精神[M]//童道锦,孙明珠.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21.
(责任编辑:刘小燕)
An Analysis on Artistic Features of Solo Piano Work on Songhua River
GUO Jie
(School of Art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The solo piano on Songhua River is recomposed by Chinese pianist and composer Cui Shiguang from the anti-Japanese song of the same name.This piano work retains the melod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ong of the same name,perfectly combines national music elements with western techniques of composition in the use of Harmony and use the variable compound meter and the rhythmic texture to endow music with more tension and contagious patriotism and national salvation.The successful re-composition of this song lays a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piano music.
national music elements;compound meter;artistic charm
G624.1
A
1674-0033(2016)03-0089-03
10.13440/j.slxy.1674-0033.2016.03.018
2016-02-18
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5SKY015)
郭杰,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