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建构
2016-11-12王良梁卿
王良 梁卿
摘要: 概念体系是指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总和。本研究通过自上而下的搭建框架和自下而上的概念聚类,建构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3个模块,15个领域,80个主要概念。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概念体系;理论元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105-05
收稿日期:2016-04-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项目编号:BJA130096;主持人:周明星)。
作者简介:王良(1983-),男,山东乳山人,天津科技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梁卿,教育学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因此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应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之中,概念体系处于基础性地位。基于这一考虑,本研究尝试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
一、概念体系建构的设计
本研究的现代职业教育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职业教育。所谓概念体系就是根据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构建起来的概念集合。基于这一理解,概念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就是:获取概念——建构概念体系。
在概念获取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即从已有的职业教育研究文献中,提取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的各类研究文献可谓浩如烟海,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本研究的文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知网期刊网CSSCI库中“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文献,它代表了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二是《教育大辞典》(第3卷)中收录的职业教育术语,它汇聚了数千名教育专家学者的智慧,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权威工具书。这两类文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基本能够囊括职业教育的主要概念,从而能够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概念体系的建构上,本研究主要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概念的聚类一般有指称聚类和定义聚类两种类型。指称聚类指的是根据概念的指称,即术语来进行聚类。汉语经常采用在核心词之前增加不同修饰词的方式构词,核心词就是最高层级的概念,指称聚类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这个核心词。定义聚类指的是根据概念的定义来进行聚类。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经过定义层次的聚类,才能真正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首先搭建概念体系的框架,然后通过指称聚类和定义聚类相结合的方式,建构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采取德尔菲法对概念体系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在通过文献法和聚类分析法建构了职业教育概念体系初稿以后,采取通讯的方式,将初稿发给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10位权威专家学者。经过三轮征询专家学者的意见,专家学者的意见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家学者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得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
二、概念体系的建构过程
(一)筛选概念
建构概念体系的前提是确定作为体系要素的概念。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概念呢?可行的路径是以术语识别为基础,获取概念。其依据在于概念与术语之间的关系。概念与术语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概念先于术语,但概念必然表现为特定术语。所谓概念先于术语是指,人们总是先形成相关概念,然后再使用相应语词指称概念。所谓概念必然表现为特定术语是指,任何一个概念一定通过术语表示出来。基于这一关系,可以通过对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文献的考察与分析,从中提取相关术语,识别相关概念。
那么,术语和概念如何提取呢?从各学科的实践来看,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由体系建构者根据个人的想法,选择概念。比如,王建华在论及高等教育概念体系的建构时,就根据自己设想的原则,选择了“高深学问”、“学科”、“大学”、“课程”等10个概念[1]。二是由知名的专家学者组成专门的团队,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进行梳理,用人工的方式得到术语和概念。在我国,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柴福洪和陈年友牵头的团队,从2005年开始,历时六年,最终收集了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401条概念和术语,并对其进行了解释[2]。传统的词典一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编纂的。三是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主,辅以人工方式来完成术语和概念的抽取。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已经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文本自动分类技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概念完全可以通过应用这种技术来获取。相对于人工的方式而言,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效率很高,而且能够及时识别新产生的概念,并将其纳入概念体系,从而更准确地体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进展。
本研究采取信息技术与人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以下步骤来筛选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概念。一是建立语料库。在中国知网期刊网CSSCI库,以“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为主题,搜索职业教育领域2014年之前的研究文献,下载这些文章的题名、摘要和关键词,以文本文件形式存储,得到由3083个文本文件构成,共计60余万字的语料库。二是二次开发NLPIR分词系统。NLPIR分词系统是由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发展而来,目前该系统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被广泛认可。本研究在win32系统中,采用Java语言,对NLPIR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以实现基于信息熵技术的术语自动获取。三是术语的自动提取、选择与校对。运行术语提取程序,处理3083条题录信息,初步获得候选术语24385条。在此基础上,采取人工方式对这些术语进行选择和校对,最后获得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术语349条。术语的选择和校对遵循“四排除、一合并”原则。“四排除”是指通用词汇予以排除、高频非通用词汇予以排除、专有名词予以排除、未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术语予以排除。“一合并”是指将在不同文献中出现的同一术语加以合并。四是术语的确定。将运用信息熵技术提取的349个术语与《教育大辞典》(第3卷)中收录的413个职业教育术语进行比对,取其并集,得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术语集合,共计733个术语。五是概念的确认。在收集到的733个术语中,有些术语虽然不同,但表达的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例如,“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职业教育”和“技术和职业教育”等四个术语所指的其实是同一个概念。对于这些术语,我们将其进行归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728个概念。
(二)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体系不是一群或一组概念的简单集合,而是结构化的概念集合。因此,在概念筛选和界定的任务完成之后,还要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作为概念结构化的依据。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层级关系和联想关系。其中,层级关系分为属种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联想关系可以分为序列关系和因果关系等等[3]。那么,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概念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如何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呢?从实际来看,概念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维,而是多维的。拿“中等职业教育”这个概念来说,它与“职业教育”是一种层级关系,同时与“技工学校”又构成联想关系。在这里,“中等职业教育”这个概念就处于一个多维框架中。事实上,任何一个概念都是如此。因此,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概念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首先需要形成概念体系的框架。这一框架既体现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概念体系的外观,也是建构具体概念体系的指南。
(三)搭建概念体系的框架
一般地,人们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因此,教育学领域的概念反映的应该是各种教育现象。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根据教育现象的框架来建构教育的概念框架。在教育现象的框架上,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第一种观点是“三分法”,将教育现象分为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教育制度)和教育意识三种现象[4]。第二种观点是“四分法”,将教育现象划分为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5]。这两种观点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唯一的不同是,“四分法”将教育制度细化为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两部分。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第三种认识则将教育存在视为教育研究的对象,并认为教育存在包括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和教育研究反思型存在[6]。事实上,教育研究反思型存在虽然与教育观念型存在不是同一层面的存在,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观念型存在。这样来看,相对于前面两种观点,第三种观点只将教育现象分为两种类型。
以上几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真正具有启发意义的是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上述三种认识有着共同的理论依据,即教育实践的逻辑。职业教育现象本质上是职业教育实践,职业教育领域的概念反映的正是职业教育实践。根据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自上而下可以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概念体系的框架分为职业教育理论与理念、职业教育活动、职业教育保障三大模块。具体而言,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身是蕴含有理论的。或者说,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或者是否承认,具体的现代职业教育活动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因此将“职业教育理论与理念”作为第一模块。其次,第二模块“职业教育活动”指培养职业人的活动过程,它涵盖职业教育的机构、对象、办学模式、课程教学等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职业教育活动”指的是“培养活动”,至于职业教育投资等则不在此列。第三,作为培养职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制度、教师、投入等方面做保障,因而将“职业教育保障”作为第三模块。
(四)建构概念体系
概念体系的框架只是宏观层面的概念体系,或者说只是形式化的概念体系,只有“充实”了这一宏观框架之后,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概念体系才真正得以建立。这就要求自下而上对现有概念进行层层聚类。对于从CSSCI期刊文章中收集而来的概念,其术语表达大多采用的是“修饰词+核心词”的方式构成,因此采取指称聚类的方式。对于从《教育大辞典》(第3卷)中的概念,由于辞典中已经有了定义,因此采取定义聚类的方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前文筛选出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728个概念开展进一步分析发现,有一类是目前尚没有取得学界公认的概念,还有一类是非常用的概念,在聚类分析的过程中将这两类概念予以剔除。通过聚类分析,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分为15个领域,并列举了每个领域中的主要概念,得到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初稿。在此基础上,采取德尔菲法,反复征询职业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得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如表1所示)。
三、建构概念体系的价值
本研究建构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是体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概念体系。某些概念,比如课程教学领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案例教学”等,虽然也是职业教育的概念,但是因其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概念有所重合,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所以并没有纳入本研究的概念体系之中。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职业教育学科
伴随着学科意识的觉醒,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组织活动层面,2003年至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每年都会召开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学术研究层面,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被普遍认为是学科独立的标准,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学学者们围绕着如何构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开展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范畴论、逻辑起点论和问题论等多种看法。但是,在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如何建构这一问题上,学术界缺乏基本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更为可行的做法是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那么,如何构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呢?众所周知,概念和概念体系是理论和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只有建构出融贯的概念体系,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及其体系才有可能。当然,学科不仅指知识和理论,还意味着学者、学术组织、学术刊物等。就此而言,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显然是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学术交流的顺利进行是有条件的,即不同的学者使用共同的“语言”。这个共同的语言就是职业教育学的概念和概念体系。因此,明晰相关概念,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无疑将有助于日趋繁荣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实践
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然而,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要真正达到改进实践的目的还存在一定的难题。原因在于,理论总是抽象的。我们知道,理论的直接构成要素是命题。理论就是相关暂时能被接受的命题的集合。因此,理论是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概念的运动形成命题,然后借助推理等将相关命题组合在一起而诞生。从这一过程来看,理论的高度抽象性显现无疑。然而,实践始终是具体的。在抽象与具体之间,存在着鸿沟。相对于理论来说,概念不仅具有抽象性,也具有具体性。概念具有抽象性,是因为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是对一类事物共性的概括。概念具有具体性,是因为“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感性认识所获得的表象以潜在的形式凝聚在概念之中,一旦需要,便会被抽引出来参与思维。具体地说,就是概念所凝聚着的被反映对象的具体形态和偶有属性,在必要的时候被回忆起来,使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变得更为具体”[7]。简而言之,具有抽象性的概念能够在学习、交流和使用过程中,在学习者、交流者和使用者的思维中被具体化。对概念体系来说,相对于理论具有具体性,相对于单个概念具有综合性,这使得概念体系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作用于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的良好桥梁。或者说,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要达到改进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的目的,其中介就是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
(三)有利于培养职业教育人才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是由概念及其关系构成的。因此,概念学习是学习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然而,“单个概念只有在与其相关的概念框架体系内才能获得其准确的意义”[8]。这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概念,就需要建构其概念体系。事实上,概念体系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构成要素,因此,概念体系本来就是职业教育学学科培养人才的内容之一。从这个角度讲,职业教育学如果要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人才,就必须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虽然不是概念组成的,但是,要理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就必须以理解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为基础。英国文化史家彼得·伯克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多少有些融贯的概念体系,我们就既不能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也不能理解别的文化”[9]。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职业教育学学科要培养对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具有深刻洞见的人才,同样需要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
本研究在对职业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信息技术和人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抽取了职业教育的主要概念,建构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入手,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便对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一方面,将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主流期刊论文和职业教育著作的相关信息涵盖进来,以进一步扩大语料库的规模;另一方面,改进术语自动抽取的方法,提高术语抽取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领域、学科之争与高等教育概念体系的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9.
[2] 柴福洪,陈年友.高等职业教育名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GB/T15237-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6.
[4] 胡德海.论教育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1):1-4.
[5] 孙绵涛.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研究[J].教育研究,2014(9):4-15.
[6]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06-307.
[7] 张秀廷.逻辑概念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2.
[8] [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
[9] 庞秀成.西方文化史研究的概念体系及学科性质初探[J].史学理论研究,2009(1):114-121.
(责任编辑 陈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