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有为对老子的身份定位

2016-11-11魏义霞

中州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康有为老子

魏义霞

摘要:康有为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将老子纳入研究视野。在对老子身份归属的认定上,康有为有时将老子说成是孔子后学,有时说老子独立创教。这使老子的学术身份和归属出现了孔子后学与独立创教两种情形,老子的形象也随之呈现出双重性。对孔子的推崇注定了康有为对老子的贬损——因为他对孔子地位的提升与对老子的贬损是相互关联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有鉴于此,考察康有为视界中的老子,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康有为对老子身份的厘定,而且有助于理解康有为的孔教观。

关键词:康有为;老子;身份定位;双重形象

中图分类号:B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8-0105-04

康有为对老子的身份定位是不固定的,有时将老子说成是孔子后学,有时说老子独立创教。这使老子的学术身份和归属出现了孔子后学与独立创教两种情形,老子也随之拥有了双重形象。就是说,在康有为的视界中,老子的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因为老子的双重形象与康有为对他的身份定位和归属息息相关。

一、作为孔子后学之老子

为了凸显孔子的至尊地位,康有为宣称“‘六经皆孔子作,百家皆孔子之学”。如此说来,既然百家、九流都属于孔子之学,老学当然也不例外。为此,他特意指出:“老氏亦出自孔子。”①进而言之,为了证明老子是孔子后学,康有为具体进行了如下三方面的论证。

第一,在生存时间上,将春秋末期的老子的生活年代后移到战国。他再三断言:

老子在孔子以后。②

虽《老子》、《管子》亦皆战国书,在孔子后,皆孔子后学。③

老子之弟子杨朱,生当孟子时,可知孔子在老子之先。④

康有为将老子生存的时间后移至战国,旨在突出孔子在时间上对于老子的优先性,为老子是孔子后学提供逻辑上的前提保障。

第二,在思想内容上,指出老子的思想出自孔子。康有为的证据是:“老子之清虚、柔退,出于孔子。”⑤《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于是,康有为写道:“‘子曰愚而好自用章,皆所以开老学也。”⑥这一传承内容注定了老学以智为主。

第三,在传承文本上,为了证明老子的思想是从孔子那里出来的,康有为从经典上找到了证据。在他看来,包括《周易》在内的六经皆是孔子所作,老子传承了孔子晚年所作的《周易》。对此,康有为指出:“老子‘为我者也,得《易经》‘卑、退、谦、陷四字。”⑦

值得注意的是,在肯定老子的思想出于孔子之时,康有为一再强调老子并没有得孔子大道。例如,

老子的思想虽然从《中庸》的“子曰愚而好自用”章而来,但是,由于没有秉持“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老子由智而走向极端,导致坏心术。再如,老子的思想虽然出于《易经》,但是,老子却同样不能得其全部。对此,康有为的表述是:“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⑧老子不可能领悟《易经》的精髓而只能断章取义,这使老子所讲的《周易》存在与生俱来的致命缺陷,其中最明显的致命伤是:《易经》讲一阴一阳之道,刚柔相济;老子却在因循《周易》时,只讲柔而不言刚。于是,康有为反复说道:

《易》与老氏同,但老言柔,而《易》言刚,则以老氏讥王氏之《易》不可也。⑨

《易》言刚柔,老只有一个柔字。⑩

至此,康有为得出结论,老子的思想尽管出于孔子,却并非孔子大义。这决定了老学充其量只是孔子大道之“一端”“一体”而已。

老子之学,得孔子之一端。

老氏之学乃孔子一体,不得谓孔子无之。

基于这种认识,在肯定老子是孔子后学时,康有为并没有给予老子以孔学正统地位和高度评价,而是一再强调老子只传孔子的六艺(六经)之一,最终沦为“一曲之士”。对此,他论述并解释说: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按庄子所称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若性与天道,则小大精粗,无乎不在。以庄子之肆恣精奇,而抑老、墨诸子为一曲之士,尊孔子为神明圣王,称为备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又悲天下不闻性与天道,不得其天地之纯,各执一端,而孔子大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善读孔子书者,当知六经不足见孔子之全,当推子赣、庄子之言而善观之也。

按照康有为的说法,孔子大道六通四辟,远近、大小、精粗无所不在,六艺属孔子文章而不是孔子大道;老子传承的六艺不仅不属于孔子大道,而且只传承了作为六艺之一的《周易》,由此注定了老学对于无所不在的孔学只能不遍不赅的命运。值得注意的是,康有为认为,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样传孔子的《周易》而来,所不同的是,庄子得孔子“择人而传”的微言大义,发挥孔子的自由、平等、大同之旨,故而与孟子一起成为孔教“高级之学”的两位传人。这表明,老子在孔学中的地位不能与子贡(子赣)、孟子等人相比,即便在庄子面前也同样相形见绌。

如果说“偷得半部《易经》”注定了老子思想的先天不足的话,那么,老学的这种先天不足则注定了老子永远都摆不脱“一曲之士”的窠臼。具体地说,由于不能对孔子的思想发挥微言大义,由于不得闻孔子的“性与天道”,老子充其量只得孔子大道之“一体”“一端”。无论是闻孔子六艺之一的传承谱系还是只得“一体”“一端”的学术缺陷都决定了老子绝非孔学嫡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有为借庄子之口将老子列为“第三等”。于是,他不止一次地说道:

通部《庄子》皆寓言,独《天下篇》乃庄语也。读之可考周秦诸子学案,直过于《荀子·非十二子篇》。其中以孔子为宗旨,故列孔子为第一等,称圣王。其余列自己为二等,称天人。列老子为三等,称神人、至人……“古之人其备乎”一句即指孔子,皆原于一知。

庄子列孔子为第一等,列自己为二等,以老子为第三等。

在这里,康有为是借庄子之口对包括老子在内的先秦诸子进行排名的,实际上反映了他本人的观点。康有为对《庄子·天下》篇与其他各篇区别对待,认定只有《庄子·天下》篇是庄子本人的思想,其他各篇皆是寓言:“通部《庄子》皆寓言,独《天下篇》乃庄语也。”基于这一认识,康有为对《庄子·天下》篇情有独钟,在断言其他各篇均非出自庄子之手——至少不是庄子思想的表达的前提下,唯独认定此篇是庄子的手笔,表达了庄子的真实思想;并且,该篇对周秦诸子的评价最为公允,超出《荀子·非十二子》篇。这样一来,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对老子的定位便具有了权威性,老子“第三等”的定位不仅使老子位居孔子之下,而且让老子在被列为“二等”的庄子面前也不得不“低人一等”。很显然,这个位次排列可以视为康有为本人的看法,“第三等”是他对老子定位的真实写照。

上述内容显示,康有为认定老子是孔子后学时,一面将老子归入孔学之中,一面强调老学不得孔子大道。与既肯定老子出于孔子,又强化老子不是孔学正宗的意图相一致,他对老学与孔学关系的定位是:“老学游戏于孔学之中。”

二、独立创教之老子

除了作为孔子后学、隶属于孔学之外,康有为视界中的老子还有另外一种身份,那就是独立创教,是老子之教的教主。老子之教简称为老教,亦称老学或老子之学。康有为并没有对教与学加以区分,而是教学相混。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教、老子之教、老子之学、老学异名而同实。具体地说,老子所创之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这用康有为本人的话说便是:“老子之学分两派:教学、治学也。”与这个认定一脉相承,康有为对老子的思想和《道德经》的理解流露出“一分为二”的情结,总是有意无意地将之划分为两个部分。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子独立创教便意味着老子的思想具有不同于孔子思想的独创性或特殊性。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的学术身份是独立于孔学的,甚至与孔子分庭抗礼。对此,康有为称之为与孔子争教。在老子独立创教的意义上,他反复断言:

诸子之教,以老、墨为最老辈。

儒教,孔子特立。传道立教,皆谓之儒。老之教曰道,墨之教曰侠。

这就是说,在独立创教的前提下,康有为肯定老子和墨子在诸子之中资格最老,并且指出道是老教的教旨。不仅如此,独立创教便意味着老学不仅与孔子争教,而且拥有自身的传承谱系和学术源流。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他进一步探究了老学的传承谱系和流派分野。

总的说来,康有为对老子学术归属和身份的认定相对于墨子、庄子等人三种或五种以上的身份而言是较为简单的,不外乎两种情况——或者属于孔子后学,或者独立创教。如果说康有为对属于孔子后学的老子即使承认其出自孔子也认定其只得孔学之“一体”“一端”,故而对之表示不满的话,那么,康有为对独立创教的老子则更是充满了敌意和拒斥——这一点在康有为对老子的评价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三、老子其人

与其他先秦诸子不同,中国历史上的老子并非一人,而是先后出现了三位“老子”。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老子是谁就扑朔迷离。康有为对老子的身份归属和定位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老子是谁?与认定老子的思想出于孔子便强调老子在时间上出现在孔子之后一样,为了厘清老子的学术身份和归属,康有为对历史上扑朔迷离的老子究竟是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经过深入探究和辨析,他特别指出,老聃、老莱子与老儋是三个人而不是同一人,并援引史料证明说:“老聃、老莱子、老儋,太史公亦分为三人。”既然老聃、老莱子与老儋是三个不同的人,那么,他们便不可能都是老子而都被称为“老子”。接下来,康有为进一步对老聃、老莱子与老儋予以区分,期望从中找出真正的“老子”。于是,他说道:“著书之老子与问礼之老子,及庄子所称老莱子,分三人。”在这里,康有为将著书立说的老子、孔子问礼的老子与庄子所称的老子(老莱子)分别看待,直接否定了孔子向作《道德经》的老子问礼的可能性。这一点对于康有为来说非常重要,不仅解决了作为教主的孔子向老子求教的尴尬,而且为将老子生存时间后移提供了前提。因此,他特意指出:“作《道德经》之老子,非孔子问礼之老子。”基于这一认识,康有为对各种不同的说法展开批判。例如,他批评说:“《南华》最谬者,以周柱下史之老聃,为著《道德经》之老聃。太史公之《史记》亦不能定著《道德经》之老子为何人,故并老莱子而平列,使后世学者惑焉。独《天下篇》所引老子,大旨已备,知《道德经》外,老子别无他书矣。《道德经》云:抱一为天下式。庄子称老子主之以太一,其意全同。”康有为之所以如此说,证据在于:“孔子时老子乃太史儋,非老聃。”

对老聃、老莱子与老儋的区分对于康有为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对老子身份和归属的认定;更为重要的是,关乎他对老子与孔子关系的厘定。正因为如此,康有为本人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从各个角度收集证据来证明三位“老子”并非一人。通过反复论证,他得出了如下结论:

老子,孔子之后学,当为儋,非聃。

老子姓李,名耳。老聃与孔子同时。老莱子亦与孔子同时。战国亦有一老子。

通过上述追溯和厘清,康有为旨在说明,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位“老子”,由于此老子非彼“老子”,必须对这三位“老子”加以区别,以免由于三人相互混淆,导致错误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老聃和老莱子均与孔子同时,这两人并不是真正的“老子”。好在“战国亦有一老子”,此位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子,并且著有《道德经》一书。这是康有为对老子的确切说明,也是他对老子的身份厘定。有了这一认识,回过头来看康有为对其他人的批评可知,如果说一并列出三位老子的司马迁的表述尚属含糊不清的话,那么,《庄子》(《南华真经》)则误将身为周柱下史的老聃说成是战国时著《道德经》的老子——如果说前者尚包括部分真理的话,那么,后者则大错特错。相比之下,唯有出自庄子本人手笔的《庄子·天下》篇对老子思想的介绍八九不离十,才能与老子本人对上号。

通过正面区分与驳斥谬误说法相互印证,康有为得出的结论是:老子是著《道德经》的老子,是战国人。对此,他的表述是:“老子《道德经》是战国时老子所纂。”这个结论对于康有为来说非常重要,具体意义有三:第一,将老子与《道德经》联系在一起,为老学的内容认定和流派传承奠定了基础。第二,在对老子其人的追溯中,着力推导出老子是战国人的说法。战国人这一说法与老子是孔子后学相呼应,为“老子在孔子以后”的观点提供了证明。第三,在时间上也即从根本上排除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可能性,为孔子“绌于礼”而向老子请教的尴尬解了围。一言以蔽之,康有为关于老子是战国时著《道德经》的老子的说法受制于论证老子与孔子关系的需要,围绕着“百家皆孔子之学”展开。

综上所述,康有为视界中的老子具有孔子后学与独立创教两种身份,身份的双重性预示乃至决定了老子形象和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这既为康有为对孔子思想的界定提供了自由,又为他对老学内容的发挥预留了广阔空间。对于前者,康有为一会儿说老子讲天道,出于孔子;一会儿说老子以不仁为宗旨,与孔教对立;对于后者,康有为一会儿对老学的养生表现出浓厚兴趣乃至梦寐以求,一会儿对其中的治术深恶痛绝,大加鞭挞。

注释

①《康南海先生讲学记·古今学术源流》,《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2、105、108、109页。以下仅注集数和页码。②《万木草堂讲义·七月初三夜讲源流》,《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283、283页。③《桂学答问》,《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21页。④⑤⑧《万木草堂口说·学术源流》,《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142、145、144、138、144、144、143页。⑥《万木草堂讲义·中庸》,《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293页。⑦《万木草堂口说·诸子》,《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176页。⑨⑩《万木草堂口说·易》,《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155、156页。《万木草堂口说·宋元学派》,《康有为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60页。以下仅注页码。《论语注》,《康有为全集》第六集,第411—412页。《南海师承记·读庄子天下篇》,《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234页。《诸子一》,《南海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6页。对于《老子》,康有为更习惯于称之为《道德经》。因为他认为历史上的老子并非一人,只有战国时作《道德经》的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子”。《老子》又称《老子五千文》《道德经》。《老子》存有春秋末期的老子的思想,编定于战国中期。《道德经》的提法则出现较晚,西汉河上公注《老子》,将《老子》八十一章一分为二,前三十七章称《道经》,后四十四章称《德经》,《老子》才有《道德经》之名。康有为称《老子》为《道德经》,更有利于将老子的生存时间拖后,证明老子是孔子后学。《万木草堂口说·学术源流(七)》,《康有为学术文化随笔》,第13页。《万木草堂口说·诸子(三)》,《康有为学术文化随笔》,第28页。《康南海先生讲学记·儒家》,《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116页。《康南海先生讲学记·道家》,《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116页。

责任编辑:涵含

猜你喜欢

康有为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康有为“复辟密札”中隐语之探考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八分说”论略
康有为书学评价及相关问题
普陀山书法琅琊榜·康有为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