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要点分析与研究
2016-11-11张微徐培章欣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焦作454001
张微,徐培,章欣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焦作 454001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要点分析与研究
张微,徐培,章欣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焦作 45400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常规组给予普通护理方式;个体化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①护理总有效率。②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③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 结果①个体化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②个体化组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③干预前两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个体化组较之常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给予个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遵医用药、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行为,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要点
糖尿病为常见代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多发。低血糖为糖尿病患者常见急性并发症,若症状持续时间久,可导致患者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甚至可出现昏迷和死亡。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低血糖反馈及调节作用减弱,因而用药过程低血糖发生率高。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可出现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视力障碍、昏迷、抽搐等临床症状,低血糖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可影响患者血糖控制,对微血管和大血管等产生不利影响[1-2]。该研究就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个体化组。患者临床以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视力障碍、昏迷、抽搐等为主要表现。其中常规组共100例,男性的患者66例,女性的患者34例,年龄63~81岁,年龄均数(69.73±5.12)岁。病程4~29年,平均(8.17±1.16)年。合并高血压有34例,合并冠心病13例,合并糖尿病肾病10例,合并糖尿病眼病5例,合并脑梗塞5例。其中,联合用药治疗78例,单用胰岛素治疗22例(包括单用双胍类药物12例,单用磺脲类药物8例,单用中药降糖2例)。个体化组共100例,男性的患者65例,女性的患者35例,年龄61~81岁,年龄均数(69.19±5.45)岁。病程4~29年,平均(8.23±1.31)年。合并高血压有35例,合并冠心病13例,合并糖尿病肾病11例,合并糖尿病眼病5例,合并脑梗塞4例。其中,联合用药治疗76例,单用胰岛素治疗24例(包括单用双胍类药物12例,单用磺脲类药物9例,单用中药降糖3例)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普通护理方式;个体化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方式。①药物护理。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性低,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需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说明药物剂量、用法、副作用等,强调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避免过量导致低血糖。用药后应及时进食,并避免进食前和用药后剧烈运动。采用胰岛素治疗者,应说明药物保存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等,并确保定时定量。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体重、饮食爱好等给予个体化食谱制定,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素和适量蛋白质饮食,可分为4~5餐,夜间低血糖患者可在睡前加餐[3]。③监测血糖。每天给予血糖监测4次,空腹、早晚餐后2 h和睡前监测,胰岛素治疗者应增加血糖监测次数。指导患者和家属自行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给予预防性干预,以避免低血糖发生。④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且伴随多种并发症,加上低血糖影响,可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需主动跟患者沟通,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疏导,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其遵医行为[4]。⑤病情监测。对长期应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患者应加强对其活动和意识的监测,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嗜睡等现象,并警惕夜间低血糖,加强夜间巡视,重视患者主诉,及时控制不良现象的发生。⑥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情况制定规律运动方案,在餐后1 h运动,确保运动量合适,避免剧烈运动[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比较()
注:与干预前对比,#表示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对比,*表示P<0.05。
组别 时期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 总分个体化组 干预前45.37±5.7256.95±4.9261.97±10.7260.91±7.71干预后 (84.15±13.11)#*(86.90±14.56)#*(93.18±18.22)#*(88.34±10.82)#*常规组 干预前45.95±5.1656.75±4.9161.85±10.1660.13±10.42干预后 (63.22±9.65)#(72.1±10.98)#(80.47±13.11)#(74.10±9.98)#
1.3 观察指标和相关标准
①护理总有效率。②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每一项遵医行为总分100分,分数越高,遵医行为越高)。③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显效:经干预,低血糖症状消失,血糖控制良好;有效:经干预,低血糖症状改善,血糖控制较好;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每组患者总例数×100%[6]。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采取χ2检验(%表示),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采取t检验()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个体化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见表1。
2.2 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比较
个体化组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见表2。
表2 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比较()
表2 患者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比较()
组别 遵医用药 遵医饮食 遵医运动 遵医血糖监测个体化组常规组t值 P值99.23±5.34 81.72±5.95 8.274 0.000 98.53±7.44 85.46±6.25 9.024 0.000 92.73±8.13 80.67±7.82 10.235 0.000 95.44±8.55 83.23±7.66 9.262 0.000
2.3 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个体化组较之常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发病率高,加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性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低血糖发生后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者可出现死亡[7-8]。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观察,加强巡视,并做好患者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和血糖监测等个体化护理工作,以预防和及时处理低血糖现象,改善患者预后[9-10]。
该研究中,常规组给予普通护理方式;个体化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方式。结果显示,个体化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遵医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干预后个体化组较之常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改善更显著,说明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给予个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遵医用药、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行为,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1]马红利.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74-75.
[2]姚田芳.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4上旬版):241.
[3]王建英.系统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27-128,131.
[4]姚美芳,仇红霞.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24(10):1087-1088.
[5]秦鑫.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345-346.
[6]于伟,于兵.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10中旬刊):151-152.
[7]蓝艳,刘灵芝.系统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4):293-294.
[8]朱仙君.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7):197-198.
[9]李敏.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7):124.
[10]吴敏.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63-264.
R59
A
1672-4062(2016)10(a)-014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47
2016-07-05)
张微(198.10-),女,河南沁阳人,本科,护师,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