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连接管在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脱管率的对比研究

2016-11-11曹玉芝常丽周翠平候文丽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徐州003徐州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徐州003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钟点管率胰岛素泵

曹玉芝,常丽,周翠平,候文丽.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徐州 003;.徐州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徐州 003

胰岛素泵连接管在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脱管率的对比研究

曹玉芝1,常丽2,周翠平1,候文丽1
1.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徐州 221003;2.徐州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徐州 221003

目的对比在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脱管率的情况,分析脱管原因。方法 选取需要胰岛素泵治疗的26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66例,四组分别在3点、6点、9点、12点四个不同钟点位置予以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对比四组脱管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四组置泵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四组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的脱管率对比,3点组脱管率为0,低于9点组的1.52%(P﹥0.05)、明显低于6点组的9.09%(P<0.05)和12点组的10.61%(P<0.05)。置泵后四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3点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97%,高于9点组95.45% (P﹥0.05)、明显高于6点组的74.24%(P<0.05)和12点组的66.67%(P<0.05)。结论 3点或者9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的脱管率比较低,且置泵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有重要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糖尿病;胰岛素泵;连接管固定;脱管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胰岛素泵是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24 h持续动态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治疗方法[1]。胰岛素泵的应用为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了转机,但临床工作中发现胰岛素泵连接管在不同钟点位置固定存在脱管率不同的现象。因此,该院对比研究在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的脱管率,以更有利于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需要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 (T2DM)264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45例,女119例,年龄17~89岁,平均(61.28± 3.35)。随机分成四组各66例,分别在12点、3点、6点、9点四个不同钟点位置予以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平均胰岛素泵治疗7 d,平均住院日10.5 d。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天数、平均住院日数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T2DM诊断标准[2]:①伴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葡萄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11.1 mmol/L,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中的相关标准;④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5%。

1.3 护理方法

1.3.1 胰岛素泵选择 四组患者均采用美敦力Medtronic公司的MMT—712型胰岛素泵、MMT-318型输注管路及MMT-332A型储药器,胰岛素为礼来公司生产的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和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速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责任护士按胰岛素泵置入操作流程埋置胰岛素输注针,并置于腹部,分别予以3点、6点、9点、12点四个不同钟点位置方向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通过预先设置基础率和三餐前大剂量进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观察记录在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脱管率情况。

1.3.2 置管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在置泵前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向患者针对性讲解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优越性。(2)告知护理:让患者签置胰岛泵使用告知书,详细说明使用胰岛素泵相关注意事项。①胰岛素泵在使用期间,请患者不要带泵进行医疗放射检查及治疗(如:X光照射、CT扫描、核磁共振、伽马刀治疗、微波治疗等);如需检查、治疗前请让护理人员将泵取下;不得擅自调节胰岛素泵;保持管道通畅、不得折叠、扭曲。②请患者注意在进餐前,一定要让护理人员追加餐前大剂量,追加后5 min内进餐,进餐要符合糖尿病饮食要求。③置泵期间,如遇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头晕、出汗或强烈的饥饿感等),注射部位疼痛、出血、红肿、胶布过敏,针头脱出,胰岛素泵震动、有“滴、滴”的报警声时,请及时告知护士以便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④请患者不要离开医院,并按医嘱严密监测血糖。⑤评估患者体重、体型、皮肤状况,是否有过敏史。⑥置泵前至少24 h停止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改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作用仅持续6~8 h,胰岛素泵应用应在体内无胰岛素蓄积的情况下进行。

1.3.3 置泵方法及护理 ①嘱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选择合适的输注部位,避开瘢痕、硬结、感染、腰带位置,用0.2%碘伏消毒局部皮肤2次,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头的两翼,将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固定贴膜。分别在3点、6点、9点、12点四个不同钟点位置予以妥善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根据医嘱调试胰岛素基础率,将泵挂于腰带上或装在裤袋内。②在置泵过程认真检查储药器和输注软管内有无气体,确保储药器和输注软管内无气体。③调整胰岛素泵各项参数,观察测试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熟练掌握及时处理胰岛素泵常见报警。按医嘱输注餐前大剂量。④采用指血监测指导,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置泵后3~5 d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按时监测血糖情况。⑤注意观察置泵部位有无皮肤感染,如有感染,应立即更换输注部位和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新输注部位与原输注部位应相隔2~3 cm以上。长期用泵者均应3~5 d(冬季可适当延长5~7 d)更换一次输注部位。⑥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健康教育学堂专题讲座,个体教育指导,阅读糖尿病知识手册,电话随访与咨询指导,病友联谊会等。

1.4 观察指标

①四组患者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的脱管率。②置泵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1.5 疗效评估

①脱管率:对比四组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的脱管率情况,每组脱管率%=每组置泵期间脱管数/每组置泵总数×100%。②对比置泵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问卷为该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设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答案,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技术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舒适满意度、环境满意度、人文环境满意度等等5大项目25个具体条目,每个具体条目中显示评分等级:满意计4分,基本满意计2分,不满意计0分,总分满分为100分。总分80≥者为满意,60≤总分<80者为基本满意,总分<60者为不满意。患者的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置泵后2周由调查者(经过专业培训的责任护士)发放和收回问卷,问卷均由被调查者(患者)自行填写。

1.5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脱管率比较

见表1。

表1 四组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脱管率[n(%)]

2.2 置泵后四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置泵后四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5 讨论

胰岛素泵于上世纪 70年代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能减少或免除由于每日需多次进行皮下注射所带来的痛苦与不便,且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和降低严重低血糖发生率[4-5]。胰岛素泵的应用原理是模拟人体胰腺正常生理功能分泌胰岛素的特点,按程序化设置后经皮下持续24 h输注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并可在餐前输注负荷剂量胰岛素控制餐后高血糖,使患者获得良好的24 h血糖水平控制效果。T2DM患者发病初期是可逆的,其分泌功能可能是受到慢性高血糖的抑制而处于暂时休眠状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控制血糖水平,是阻止或延缓DM及其并发症进展的关键[6]。

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这一全新的糖尿病强化治疗过程中,护士是直接重要参与者,必须熟练掌握标准的操作流程,及时发现并排除报警,正确处理故障,避免连接管脱管,降低脱管率,保证仪器正常运转。注意加强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时评价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这样才能保证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顺利完成,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多方信息资料数据。该院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工作中,探讨对比胰岛素泵连接管在3点、6点、9点、12点四个不同钟点位置固定的脱管率,分析脱管原因。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比置泵后四个不同钟点位置固定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3点组脱管率为0,低于9点组的1.52%(P﹥0.05)、明显低于6点组的9.09%(P<0.05)和12点组的10.61%(P<0.05)。3点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97%,高于 9点组 95.45%(P﹥0.05)、明显高于 6点组的74.24%(P<0.05)和12点组的66.67%(P<0.05)。分析原因:①在6点或者12点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时,由于接近于垂直方向固定连接管,6点位置患者穿裤子时容易往上带出连接管,12点位置患者脱裤子时容易往下带出连接管,致使连接管容易脱管。因此,在6点和12点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脱管率高,且置泵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低。②在3点或者9点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时,由于接近于水平方向固定连接管,基本不会影响患者穿脱裤子。因此,在3点和9点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脱管率低,且置泵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③从收集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中的护理技术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舒适满意度、环境满意度、人文环境满意度等5大项目的调查结果来看,四组比较主要是舒适满意度项目的分值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在6点和12点钟点位置固定胰岛素泵连接管时,患者穿脱裤子不方便,脱管率高有关,其余4大项目的分值差别不大。因此,置入胰岛素泵固定连接管方向应该尽量避免6点和12点钟点位置,最好选择3点或者9点位置固定,以减少脱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1]陈锋.浅谈胰岛素泵临床应用新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5,11(2):60-61.

[2]陈兰.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5):268-269.

[3]杜丽成,黄秀琴,陈良苗,等.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1 (6):509-511.

[4]张.霞..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3):56-58.

[5]汪江波,俞冬梅,孙海燕.胰岛素泵短期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 (34):68-70.

[6]张先祥,阳皓,罗涌,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J].重庆医学,2013,42(27):3214-3216.

R587.1

A

1672-4062(2016)10(a)-0111-03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11

2016-07-16)

曹玉芝(1961.7-),女,江苏徐州人,本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分泌科护理。

常丽(1962.10-),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大内科护士长,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科护理,E-mail:15150010 233@139.com。

猜你喜欢

钟点管率胰岛素泵
自流充填管道局部变径满管输送的环管试验①
无症状成人颈椎管狭窄年龄相关性参数的研究
remember记得
关于低压锅炉对流管胀接技术规范的探讨
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年
Time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