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夷鼻炎丸质量分析概述

2016-11-10唐秀玲黄莉莉龙慧端黄卓谦谷立勍黄清泉

大众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辛夷本品薄荷

罗 轶 唐秀玲 黄莉莉 龙慧端 黄卓谦 谷立勍 黄清泉

(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南宁 530021)

辛夷鼻炎丸质量分析概述

罗轶唐秀玲黄莉莉龙慧端黄卓谦谷立勍黄清泉

(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通过对3家生产企业52批次辛夷鼻炎丸的抽验,评价辛夷鼻炎丸的质量状况和现行质量标准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辛夷鼻炎丸的现行法定标准检验和探索性研究检验综合评价其质量状况。结果:52批次辛夷鼻炎丸按现行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探索性研究检验合格率为26.9%。结论:现行标准基本可行,但各生产企业辛夷鼻炎丸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在原料、辅料及生产工艺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探索性研究增加了标准的专属性、可控性及安全性,为进一步修订药品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参考。

辛夷鼻炎丸;国家评价抽验;质量分析

辛夷鼻炎丸由苍耳子、山白芷、菊花、三叉苦、薄荷、板蓝根、广藿香、鹅不食草、防风、鱼腥草、辛夷、甘草、紫苏叶等十三味中药组成,具有祛风宣窍,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上攻、热毒蕴肺所致的鼻塞、鼻流清涕或浊涕、发热、头痛;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神经性头痛见上述证候者。其方剂是在研究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由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开发而成,目前我国共有辛夷鼻炎丸生产企业5家,涉及5个批准文号。

2015年全国抽取52批次样品,3家正在生产的企业均涉及,执行标准共3个,分别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一、第二、第三增补本[1-3]。为深入评价药品质量,在对全部样品按法定标准检验的基础上,本实验围绕药品的真实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辛夷鼻炎丸质量状况一般。

1 法定标准检验情况分析

全部52批次样品按法定质量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直观分析显示各企业间样品在性状、薄层鉴别色谱斑点大小和颜色深浅等方面存在差异。经采用SPSS软件对水分、溶散时限、含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不同企业间、同一企业批间数据均存在一定差异,提示企业内、企业间在生产原辅料、工艺参数等质量控制方面存在差异。

2 探索性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2.1有效性研究

2.1.1薄层色谱鉴别

(1)辛夷的薄层色谱鉴别。经研究建立了本品君药辛夷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现行标准甘草薄层鉴别项下。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木兰脂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辛夷对照药材0.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即得。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药材,按处方制得缺辛夷的阴性样品,照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测定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实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鉴别辛夷。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图1),填补了辛夷鼻炎丸质控项目的缺失。结果52批样品均检出辛夷。

图1 辛夷鼻炎丸中辛夷的鉴别

(2)广藿香的薄层色谱鉴别

经研究建立了广藿香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3g,加石油醚(60~90℃)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药材,按处方制得缺广藿香的阴性样品,照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测定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实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环己烷-甲酸(10:1:1: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鉴别广藿香。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图2),填补了辛夷鼻炎丸质控项目的缺失。结果40批样品检出广藿香,有12批未检出。

图2 辛夷鼻炎丸中广藿香的鉴别

(3)甘草和防风的薄层鉴别。针对辛夷鼻炎丸标准防风鉴别项下供试品薄层色谱斑点弱,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避免检验方法重复操作的现状,以现行标准中甘草薄层鉴别项的供试液点样,能得到清晰明显的斑点,达到同时鉴别甘草和防风的目的。该方法一测多评,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图3),提高了检验效率。结果52批样品均检出甘草和防风。

图3 辛夷鼻炎丸中甘草和防风的鉴别

2.1.2气相特征图谱检查

本制剂中辛夷、广藿香、紫苏叶和薄荷含有挥发性成分,为保证药效,制法规定以上四味药材先提取挥发性成分后残渣再加水煎煮,因此研究中运用GC技术建立了以上四味药材的特征图谱,以同时控制辛夷、广藿香、紫苏叶和薄荷的质量,达到“一测多评”的目的。

色谱条件 DB-5毛细管柱(柱长60m,内径0.25mm,膜厚度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以1.5℃/min的速率升至130℃,保持5min,再以1.5℃/min的速率升至150℃,保持5min,再以1.5℃/min的速率升至24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分流进样,分流比10:1。载气:氦气;流速:1.2mL·min-1。

分别取薄荷脑、薄荷酮、广藿香酮、百秋李醇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1mg·ml-1的参照物溶液。另分别按处方折算、取薄荷、辛夷、广藿香和紫苏叶对照药材适量,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乙酸乙酯2ml,照挥发油测定法提取3小时,分取乙酸乙酯层,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10g,精密称定,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乙酸乙酯2ml,照挥发油测定法提取3小时,分取乙酸乙酯层,作为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呈现19个与对照特征图谱相对应的色谱峰,其中4个峰应分别与相应的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同,见图4。

图4 气相对照特征图谱

对52批辛夷鼻炎丸样品进行气相特征图谱检查,其中B企业和C企业14批样品不符合规定,占26.9%,薄荷、辛夷、紫苏叶和广藿香的特征峰缺失严重,提示以上四味药材存在少投料、偷工减料或者生产工艺失控的严重现象。

2.1.3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检查

为对辛夷鼻炎丸质量进行整体、综合性控制,根据研究情况建立了苍耳子、鹅不食草、防风、鱼腥草、甘草、板蓝根等7味药材的特征图谱检查。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5-C100(250*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检测波长为220nm;甘草酸检测波长为250nm。

取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绿原酸、木犀草苷适量,分别加50%甲醇配制成50μg·ml-1的参照物溶液。另分别按处方折算、取甘草、苍耳子、菊花、板蓝根对照药材适量,加水150ml,煎煮约3小时(菊花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精密加50%甲醇20ml使残渣溶解并转移至三角瓶中,超声处理(功率320W,频率40kHz)30分钟,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鹅不食草、鱼腥草、防风对照药材适量,分别精密加入5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功率320W,频率40kHz),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呈现19个与对照特征图谱相对应的色谱峰,其中6个峰应分别与相应的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同,见图5。

图5 高效液相对照特征图谱

对52批辛夷鼻炎丸样品进行气相特征图谱检查,其中B企业和C企业14批样品不符合规定,占26.9%,不合格项目为未检出木犀草苷且其他药味特征峰较小,表明以上2家生产企业未按处方规定投入菊花药材,反映投料药材的质量差。

2.1.4HPLC测定甘草和防风含量

在进行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检查的同时,以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为指标,采用波长切换方式,建立了制剂中防风和甘草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52批样品,结果现行标准中设置的含量指标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总量均符合规定,而新增的甘草苷含量范围为0.04~0.45mg·g、甘草酸含量范围为0.48~1.28mg·g,以本品原研单位A企业的38批次样品平均值的80%为限度,合格率仅为59.6%,B企业的12批次甘草苷含量均不合格,表明不同企业所用甘草药材差异较大,同时不排除部分企业存在劣质药材投料或少投料行为。

2.2安全性研究

2.2.1留兰香的检查

本品处方中含有薄荷,据文献报道[4],薄荷有留兰香代用或混用的问题,两者虽为同科同属植物,但其主要成分、功能主治等存在差异。而薄荷、留兰香的性状、显微相近,易发生掺伪、掺杂问题,为控制本品中薄荷的投料质量,结合气相特征图谱检查方法,根据留兰香含香芹酮、薄荷含薄荷脑不含香芹酮的特性,对本品是否使用掺伪薄荷进行了考察。结果C企业的2批样品在检出薄荷脑的同时,还检出香芹酮,表明该企业薄荷药材掺有伪品留兰香投料。

图6 留兰香的检查GC图

2.2.2苍耳子毒性成分的检查

苍术苷和羧基苍术苷是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5],为考察这2种成分是否会带入制剂,带来安全隐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苍术苷和羧基苍术苷进行了测定。结果52批样品均未检出。

2.2.3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

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不容忽视,本品为鼻炎患者的常用药,故对其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中采用高灵敏度的ICP-MS法测定样品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并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分药材品种项下限度进行评价,结果镉、铅、砷等三种元素超标,超标率为57.7%,A、B、C三家生产企业均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提示生产企业应密切关注包衣辅料-黑氧化铁和滑石粉的质量。

2.2.4功能性化学药品的非法添加

针对本品祛风宣窍,清热解毒的功效并结合适应症,对可能添加的抗组胺、抗炎、抗鼻塞、抗生素、抗病毒、糖皮质激素类等84种药物,经过充分研究及验证,建立了高通量、高灵敏性的筛查检验平台,对全部52批样品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生产时未非法加入上述功能性化学药品。

3 讨论

3.1对该品种现行检验标准的评价

现行质量标准包括了防风、鹅不食草的显微鉴别项,甘草、防风、苍耳子、鱼腥草、鹅不食草和菊花的薄层鉴别项,防风的含量测定项。从标准检验结果分析,该标准虽然对本品起到一定的质量控制作用,但项目设置不够完善,如未对提取挥发油的辛夷、广藿香、紫苏叶和薄荷等四味药材予以控制,难以发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部分药味检测方法不合理,如鱼腥草薄层鉴别的重现性较差,菊花的薄层鉴别阴性有干扰、专属性差;防风含量测定的限度偏低,不能控制产品的质量。故现行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因此,总体评价为“基本可行”。

3.2该品种的质量评价

本次辛夷鼻炎丸评价抽验共收到全国23个省(区)、市抽取的52批样品,涵盖了本品在生产的全部3家企业,在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抽样比例为3:43:6,抽样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样品情况基本反映了辛夷鼻炎丸的总体水平。样品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依探索性研究试验方法检验合格率为26.9%,表明现行标准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尚存在检验项目的缺失,难以全面控制药品的质量。

4 建议

针对辛夷鼻炎丸在探索性研究中发现部分生产企业存在偷工减料、不投或少投料和药材掺伪投料,重金属残留量较高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加强生产监管

建议生产企业严格按标准检验原药材及辅料,控制原辅料的质量,关注重金属残留,采取措施保证挥发性成分的有效提取,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和降低安全风险。

4.2加强质量监督

建议尽快完善辛夷鼻炎丸的质量标准,同时针对本品重金属超标较严重的问题,建议对包衣辅料——黑氧化铁和滑石粉开展研究,以确认是否为辅料带入及为进一步制定限度提供合理的依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第一增补本.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9-3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第二增补本.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28-129.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第三增补本.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79-80.

[4] 崔宇宏,高天爱,安志强.薄荷及其伪品留兰香的鉴别[J].光明医药,2011,26(8):1712.

[5] 汪洋.中药苍耳子的毒性物质基础及中毒机制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

Quality analysis for the Xinyibiyan Wa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Xinyibiyan Wan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urrent legal quality standards through 52 batches of samples from three factories.Method: Through the test with current standards and the exploratory research to evaluate its quality.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52 batches of samples of Xinyibiyan Wan was 100%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egal quality standards; The qualified rate by exploratory examination was 26.9%. Conclusion: The current standards of Xinyibiyan Wan are feasible,bu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this drug in each enterprise is uneven. For some enterprises, 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problems in raw materials, auxiliary material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indicate that exploratory research could increase the specificity, controll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standard. It w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vising the drug standard and monitoring the drug quality.

Xinyibiyan Wan; 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quality analysis

R285

A

1008-1151(2016)04-0081-04

2016-03-12

罗轶(1972-),女,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副主任药师,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及安全性研究。

猜你喜欢

辛夷本品薄荷
你好,我叫乌鸫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那盆猫薄荷 终
那盆猫薄荷 4
鼻炎防治良药——辛夷
那盆猫薄荷(2)
那盆猫薄荷 1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