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薏苡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6-11-10吴庆华农定霖黄怀毅韦荣昌
林 伟 吴庆华 农定霖 黄怀毅 韦荣昌
西林薏苡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林 伟1,2吴庆华2农定霖3黄怀毅3韦荣昌2
(1.广西药园中药材种苗有限公司,广西 隆安 532700;2.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 南宁 530023;3. 广西西林县科技开发中心,广西 西林 532500)
薏苡为大宗常用中药材。西林县是广西薏苡的传统产区,常年栽培面积1100余hm2,产量约2000t。生产上存在品种单一、退化严重,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危害严重,加工技术落后,营销环节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引进力度,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动加工业发展和完善服务体系等应对措施。
西林薏苡;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ma-yuen (Roman.) Stapf]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成熟干燥种仁入药,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2015年版《中国药典》有收载[1]。在药用功效方面,除了传统用于健脾利湿,清热排脓之外,近年还发现薏仁油含有大量不饱和酸(亚油酸为31.42%),具抗癌作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制出薏苡脂康莱特抗肿瘤注射液等产品[2]。除此之外,薏苡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巨大,种植前景广阔。西林县是广西乃至全国的薏苡主产区,野生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目前薏苡种植已成为西林的特色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为了更好地发展西林县的薏苡产业,笔者对其生产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1 生产现状
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属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褶皱带。全县土地面积3020平方公里,主要是土山,占98%。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层疏松、深厚、潮湿、肥沃,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9.4℃,无霜期349d,年平均降雨量1086.2mm,年平均相对温度79%,光照充足,年总日照时数1614.6h,其地形、土壤条件以及温、光、水、湿等气象条件都非常适合薏苡生产。西林县种植薏苡的历史悠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种植,鼎盛时期种植面积曾经达到2667hm2。近年来,种植规模保持在1100hm2以上,年产量2000t左右。薏苡在西林县的八个乡镇均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平、古障和八达三个乡镇,是西林薏苡的主产区,占全县总产量的50%左右(表1)。西林薏苡一般是利用林地迹地和幼林地间套种植栽培,群众一般在头年4月把薏苡种在开荒地里,10月中旬收薏苡后在地里植树,第二年春季在林间空地间种薏苡,一般连作不超过2年,也有在伐木后的地里先种玉米或旱稻,2~3年后改种薏苡[3]。
表1 近年西林薏苡种植情况
西林薏苡的加工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没有深加工产品。薏苡成熟后,薏农收割、脱粒、晾干,就近出售给薏苡收购加工厂,加工厂用脱壳机碾去总苞和种皮,风净壳皮、粉尘及细屑,筛除碎粒等杂物,得到薏苡仁。近年来,为了促进薏苡产业发展,西林县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薏苡加工业的扶持,目前,全县有薏苡加工经营企业10余家,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最近几年,全县每年薏苡的加工总量在1500t以上,薏谷大部分从本县种植户手中收购,还有一部分是从周边的隆林、田林等县以及云南、贵州等地调进。西林薏苡经初加工得薏苡仁后,大多数企业用编织袋进行简单包装就出售,少部分用塑料袋真空包装销售,各厂家均未注册自己的品牌。西林薏苡主要销往全国各大药材市场、超市等,或通过中间商出口销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2 存在问题
2.1品种单一,退化严重
西林县种植的薏苡大部分为白壳薏苡。白壳薏苡以其适应性广、分蘖性强、杆粗、抗倒伏和产量高等优良特点长期作为产地当家品种。但由于连年在同样的区域种植同一个品种,病虫为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加之没有进行提纯复壮措施,导致种性退化严重,栽培群体混杂变劣,不仅造成产量下降,同时薏苡仁的浸出物、甘油三油酸酯等重要药用成份指标也不稳定。品种单一,退化严重的现象,致使西林薏苡发展后劲不足,已成为西林薏苡产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2.2管理粗放
目前西林薏苡种植管理仍然十分粗放,有很多还类似于刀耕火种状态,这是薏苡产量比较低的重要原因。首先是肥水管理问题,由于西林薏苡一般是利用林地迹地和幼林地间套种植栽培,种植地大多山高坡陡,受地地理条件所限制,主产地较少施肥浇水,结果植株养分缺乏,穗短粒少,籽粒不饱满。其次是人工授粉问题,薏苡为常异花授粉植物,且雄花枝太软,自然授粉率较低,如果能在盛花期用绳索拖动或用长竹竿振荡植株,使花粉飞扬,对提高结实率会有明显效果,可以达到人工授粉的目的,但目前西林种植户基本上都没有这个环节,因此,常因授粉不良,导致空瘪粒增加。有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可增加产量25%[4]。
2.3病虫危害严重
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和栽培年限不断延长,病虫危害越来越严重,其中以黑穗病最甚。黑穗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薏苡穗部,造成减产并影响经济性状。病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或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土壤温度适宜时,病菌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幼芽,以后随寄主生长而遍及全株,当薏苡抽穗时,侵染穗部,造成黑穗[5]。病区留种、种子播种前不作消毒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导致严重发病。目前西林薏苡种植户都是各家各户自行留种,没有专门的种子田,常导致种子带菌率高,造成翌年发病重;播种前虽然大多数薏农都会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但主要是采取沸水烫种杀菌,这种方法温度和时间难以掌握,常造成消毒不彻底而发病。防控做得不到位的地块,病穗率有时高达30%~50%。
2.4加工技术落后
虽然西林县是广西薏苡的传统产区,长期以来种植面积也较大,但加工技术相对还比较落后。目前西林薏苡的加工还停留在将薏谷脱壳取得薏苡仁的初加工阶段,厂家多而且分散,规模较小,绝大多数仍是家庭作坊式的简单加工,设备简陋、技术含量低、能耗偏高,而且加工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未形成自己的品牌。
2.5营销环节薄弱
西林薏苡没有自己的专业市场,其经营活动缺乏市场信息引导,盲目性较大。产品销售基本上都是小规模出售,在商品交易的双方地位来看不具备优势,定价上没有话语权。加工企业相互之间存在无序竞争,造成薏苡仁的价格波动较大,薏农收入不稳定。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西林薏苡生产的发展。
3 发展对策
3.1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和引进的力度
种子是发展薏苡生产的基础和源头,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薏苡的产量和品质。西林县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薏苡育种和薏苡良种引进力度,一方面可通过对栽培薏苡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比较评价,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优异品种。另外,现在省外的一些单位在薏苡育种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先后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薏苡良种,如建省龙岩市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选育的“龙薏1号”[6,7];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选育的“浙薏1号”[8];福建省莆田市种子管理站选育的“仙薏1号”[9]等等,西林县可以通过引进省外产区良种进行试种,如果适应,可进一步建立生产示范点并推广应用。如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西林薏苡的良种普及率。
3.2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为促进广西薏苡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药材的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广西药用植物园、西林县科技开发中心、广西华夏本草医药有限公司于2014年完成了广西科技攻关项目“中药材薏苡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制定了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中药材薏苡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040-2014)。标准对薏苡生产的品种、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规范。按此标准开展规范化生产,其产量和质量有保障。下一步,应组织相关科技人员深入产区,通过发放资料,技术讲座,现场操作示范等多种形式,对新老产区进行全面详细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薏农的种植水平,规范生产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与此同时,可以选择一些交通方便、群众基础好的地区建立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带动,调动群众种植薏苡的积极性,然后逐步推广,规划产业区域,培育产业大户,壮大产业基地。
3.3推动加工业发展
采取积极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规模、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改进传统加工工艺,提升产品档次,树立名牌意识,打造西林薏苡新品牌,切实改变当前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的现状。加快西林薏苡深加工进程,加强薏苡速食保健食品、美容化妆品、保健洗浴品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更多的薏苡高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西林薏苡应有的效益。
3.4完善服务体系
要将西林县薏苡产业做大做强,各级政府必须花大力气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基层服务站点,构建合理完善的县、乡、村三位一体的薏苡推广服务中心,围绕产、供、销等进行科技研究和推广,给薏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切实提高西林薏苡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加强薏农合作组织建设,建立薏苡专业合作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组织或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经贸交易会,提高西林薏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扶持薏苡专业市场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物流配送体系,推动西林薏苡向产业化发展。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76-377.
[2] 李大鹏.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肺癌临床报告[J].中医杂志,1996,37(7):411-414.
[3] 陈成斌.广西薏苡资源的保护、收集、整理与利用[J].广西农业科学,2003,(3):10-13.
[4] 尹平孙.薏苡人工授粉可增产25%[J].农技服务,2005,(6):22.
[5] 薛琴芬,邹罡,张峰.薏苡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植物医生,2010,23(6):29-30.
[6] 李广昌,林炎照,赖永红,等.“龙薏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08,26(2):37-38.
[7] 李广昌,林炎照,赖永红.“龙薏1号”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科学,2008,20(8):4-6.
[8] 沈宇峰,沈晓霞,俞旭平,等.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的特征及栽培技术[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738-739.
[9] 陈宏鹰,郭雪冰.薏苡新品种仙薏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31(3):81-83.
Study on production statu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in Xilin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in Xilin staple common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Xilin County is the traditional areas of Guangxi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Perennial cultivation area of more than 1100 Hm2, the yield of about 2000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roduction of a single, serious degradation, extensiv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serious pest and disease hazards, backward processing technology, weak marketing and other issue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selection of fine varieties, introduction and set up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in Xilin; produc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S567
A
1008-1151(2016)02-0120-02
2016-01-12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资助项目(桂科重1355001-5-15)。
林伟(1967-),男(瑶族),广西平南人,广西药园中药材种苗有限公司主管技师,从事中药材生产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