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若干技术指标分析

2016-11-10龙吴平颜海波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篮板球中国男篮犯规

龙吴平 颜海波

2015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若干技术指标分析

龙吴平 颜海波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第28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队与对手的比赛进行技术统计数据分析和对比,找出我国男篮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现状及具有的优势和面临问题,并对中国男篮现状与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促进中国男篮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男篮;亚锦赛;技术指标分析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01

1.引言

2015第28届长沙男篮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以78-67战胜菲律宾队,4年之后再次夺得亚洲冠军,并直接获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通过这9场比赛,能够看到中国男篮在攻防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应该针对比赛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做出思考。本文以中国队与主要对手在第28届亚锦赛上的比赛统计数据和表现为依据进行分析,总结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表现出的长处与不足,进而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明年里约奥运会再创佳绩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第28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韩国、约旦、新加坡、黎巴嫩、卡塔尔、哈萨克斯坦、印度、伊朗、菲律宾)之间9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指标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篮球比赛的学术研究论文及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相关网站提供的信息,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2.2录像观察法

通过网络视频反复观察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上述9场比赛并统计其比赛数据资料。

2.2.3数理统计法

所得数据资料用Excel、SPPS软件进行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进攻能力分析

篮球进攻能力主要包括得分能力、助攻能力、抢进攻篮板能力和失误,下面逐步分析研究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进攻能力。

3.1.1得分能力分析

篮球运动是以双方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机体对抗性项目,得分是直接反映球队竞技水平高低的主要参数。比赛中进攻的整体效果是进攻方各种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综合反映,而这种整体效果最终又是以得分客观数据体现出来[1]。

3.1.2研究方法

3.1.3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篮球比赛的学术研究论文及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相关网站提供的信息,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1.4录像观察法

通过网络视频反复观察第28届亚锦赛上述9场比赛,并统计其比赛数据资料。

3.1.5数理统计法

所得数据资料用Excel、SPPS软件进行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3.2结果与分析

3.2.1进攻能力分析

篮球进攻能力主要包括得分能力、助攻能力、抢进攻篮板球能力和失误。下面分析、研究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进攻能力。

表1中国男篮与对手得分技术统计表

3.2.2得分能力分析

篮球运动是以双方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得分是直接反映球队竞技水平高低的主要参数。比赛中进攻的整体效果是进攻方各种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综合反映,而这种整体效果最终又是以得分——客观数据体现出来的[2]。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国队和与赛队伍在2分球、三分球以及罚球的场均命中率上的比较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说明中国队具有不错的得分能力。而根据9场比赛的情况进行逐一对比后发现,在2分球命中率上,中国队比韩国队低了2.6个百分点,在决赛中比菲律宾队低了5.1个百分点。对战韩国,中国队两分球出手56次,投进24次,韩国两分球出手44次,投进20次。对战菲律宾(决赛),中国队两分球出手41次,投进15次,菲律宾队两分球出手41次,投进17次。这两场球赛中国队的两分球出手次数和对手相同或高于对手,但是命中率却比对手低,这说明中国队两分球的命中率并不稳定。同样的,在3分球命中率上,中国队比韩国队低了15.8个百分点,比卡塔尔低了2.1个百分点。这两场球,中国队的3分球出手次数比韩国队低5次,比卡塔尔三分球出手次数多1次。由此可见,中国队两分球与三分球的命中率总的来看虽然高于与赛队伍,但联系实际情况而言,中国队两分球、三分球的发挥并不稳定。从罚球这项指标来看,中国队有5场球罚球命中率达到70%以上,其余也均在60%以上。根据统计,中国队和与赛队伍的场均罚球次数均为24.0次和16.4次,而中国队的罚球命中率和与赛队伍相比高了6.0个百分点,说明中国队在罚球这方面做得比较理想。从录像中可以看出,中国队在与对手交战中,罚球机会大多集中于中锋和大前锋等内线队员,所以罚球应该是内线队员的“必修课”。与韩国、哈萨克斯坦、伊朗对战时,罚球命中率都低于对手,与韩国交战时郭艾伦2罚0中,与哈萨克斯坦交战时李慕豪2罚0中,郭艾伦1罚0中,与伊朗对战时,整场比赛的罚球20次,中国队队员周鹏2罚0中,周琦、王哲林、李根等人出场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却没有得到一次罚球,甚至于翟晓川在场上30分钟没有得到一次罚球机会。由此可见,内线队员的罚球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全队的罚球命中率。此外,场上队员进攻要更坚决,尤其是内线队员,只有在场上给对手造成威胁,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罚球机会。

3.2.3助攻能力分析

助攻技术指标能够反映球队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和传球的技巧以及运动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也能反映运动员能否在场上机动灵活的战术打法,进而节省体力,较为合理地投篮得分[3]

表2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统计表

由表2可知:场均助攻能力中国队的助攻能力高于与已赛队,但是,根据9场比赛的情况进行逐一对比后发现,中国队只有3场比赛的助攻能力高于平均水平14.7次,而其余6场的助攻能力均低于场均助攻能力14.7次。这项数据表明中国男篮的后卫线配备与国际相比相对薄弱,与其他队员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在关键时刻不能给对手致命一击。

3.2.4进攻篮板球分析

抢进攻篮板球是二次进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当代篮球运动前场篮板球争夺的十分激烈,这不仅需要高大中锋队员的拼抢,而且需要更多的外围队员积极冲抢,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4];同时,拼抢篮板球也能鼓舞场上队员士气,它是衡量一支球队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篮球专家雷·乔治在中国讲学时说:抢篮板球30%取决于能力,70%取决于意识和主观欲望[5]。这也就是说身体只是抢篮板球的基础,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球员的意识。

本届亚锦赛中国队队员平均身高是202.5cm,位列参赛队之首。但从表2的技术统计数据可见,中国队和已赛队伍场均进攻篮板球数量的比较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这充分说明中国男篮队员场上拼抢前场篮板球的积极性高。但是,中国男篮在与西亚强队交手时,特别是与约旦、印度、伊朗(半决赛)的对战中,获得篮板球次数约旦比中国多4次,印度比中国多1次,伊朗比中国多5次。从身高上看,中国队的平均身高较高,其它三队身高并不及中国队。这正说明各球队的整体拼抢能力较强,体现出亚洲球队的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的特点。同时也说明中国男篮队员抢篮板球的意识差,抢位技术和经验较差对球的落点判断不准,协防篮板球意识和能力差,连续起跳抢篮板球的能力较低,已不再是亚洲的一流水平。

3.2.5失误分析

失误是由进攻球员运球技术和传接球技术不够娴熟以及保护球的意识、能力不强造成的。比赛中球队的失误次数增加,进攻次数就会减少[6];失误次数是衡量一支球队整体进攻质量的重要标志[7]。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队场均12.9次失误比与赛队场均高1.1次,在与约旦、黎巴嫩、伊朗对战中,中国队失误次数都高于这三支球队。可见队员之间的配合明显不够默契,传接球技术不够娴熟,这就无法保证球队的整体进攻质量。

3.3防守能力分析

在篮球比赛中,主要从抢断能力、抢防守篮板球能力、盖帽能力和犯规等四项指标分析防守能力,下面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中国男篮与对手的防守能力。

表3中国男篮与前四强对手防守技术统计表

3.3.1抢断球能力分析

抢断球是具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能反映球队防守的积极程度,也是变被动为主动,重新获得球权、力争快攻机会的重要手段[8]。成功地抢断球不仅可以破坏对方的进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本队士气,为由守转攻创造有利战机。由表3可见中国队场均抢断球次数少于与赛队1.0次,与约旦、菲律宾两支球队相差甚远。这项数据表明,中国队员的场上防守积极性不高,常常陷入被动,由此也造成中国队在本届亚锦赛上没有得到较多的快攻得分机会。

3.3.2防守篮板球能力

后场篮板球是防守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阻止对手发动二次进攻的主要方法,也是获取控球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为球队由守转攻、发动快攻创造了良好的时机[2]。中国队是本届亚锦赛平均身高最高球队,由表3可知,中国男篮队员在防守篮板球场均防守篮板球高于与赛球队6.4个,有效地遏制了对手的二次进攻次数。但在与韩国对战时,中国男篮队员防守篮板球却少1个,与对新加坡对战时,中国男篮防守篮板球与新加坡相比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中国队在抢防守篮板时,完全没有发挥身高的优势,不能有效制止对手的二次进攻机会。

3.3.3盖帽能力分析

盖帽是防守进攻球员投篮出手后的破坏篮球运动方向的技术,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主要手段。成功的盖帽会给对手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它是衡量一支球队空中防守能力的重要指标[9]。由表3可知,中国队的场均盖帽成绩为4.8个,高于与赛球队2.8个。在与韩国对战时,按理说,以中国队的身高高度应占据绝对的高空优势,但中国队不仅没有把优势转化成胜势,而且在盖帽成绩上劣于韩国。这说明中国队空中防守能力不高,不能很好的影响与赛队的投篮命中率和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

3.3.4犯规分析

过多的犯规会削弱球队的战斗力,但犯规次数的多少和犯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防守的攻击性和凶悍性[10]。由表3可知,中国队的场均犯规次数低于与赛球队2.2次,但中国队在与新加坡、哈萨克斯坦、伊朗(半决赛)、菲律宾(决赛)等对战中,中国队犯规次数都高于平均水平20.2次,其中,有三场比赛的犯规次数均高于对手。这说明中国队是一支防守强硬的球队,同时也说明过多的犯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队的气势,直接造成对手得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中国队进攻能力在得分能力上,两分球与三分球的命中率总的来看虽然高于与赛队伍,但联系实际情况而言,中国队两分球、三分球和罚球稳定性不够,尤其是内线的罚球命中率等能力都需要加强。在助攻能力上,中国队的助攻能力高于与已赛队,中国队的后卫线配备与国际相比相对薄弱,与其他队员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在关键时刻不能给对手致命一击。在进攻篮板球上,中国队和已赛队伍场均进攻篮板球数量的比较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是,与国际相比中国男篮没有绝对优势。主要是中国队队员冲抢篮板球的意识不够积极,抢位技术和经验较差对球的落点判断不准,协防抢篮板球意识和能力不足,连续起跳抢篮板球的能力较差。在失误上,中国男篮失误较多,主要是队员之间的配合明显不够默契,传接球技术不够娴熟,移动中的快速传接球能力不够,传球意图明显等造成传接球的失误。

中国队防守能力在抢断上,场均抢断球次数少于与赛队,场上防守积极性不高,常常陷入被动,没有得到较多的快攻得分机会。在抢防守篮板球上,场均防守篮板球高于与赛球队,但与个别球队相比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中国队抢防守篮板时,完全没有发挥身高的优势,不能有效制止对手的二次进攻机会。在盖帽上,中国队的场均盖帽成绩上高于与赛球队,但在比赛中,中国队没有很好的发挥其身高优势空中防守能力强,不能很好的影响与赛队的投篮命中率和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在犯规上,中国队的场均犯规次数高于平均水平,由此说明中国队是一支防守强硬的球队,同时也说明过多的犯规给对手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

4.2建议

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在得分能力上,平时训练应在完成高强度的练习之后,进行投篮和罚球练习,这样有助于在机体疲劳时通过自我调整寻找投篮和罚球的手感,从而提高提篮和罚球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增加与世界强队和欧洲传统强队之间的交流,以赛代练来提高中国男篮2分球的稳定性、外围3分命中率和罚球的稳定性。在比赛中,根据比赛节奏通过队友间跑动配合寻找较好的出手机会进行相关的投篮练习,保质保量,从而提高中、远距离投篮的命中率。在助攻能力上,平时训练应加强后卫队员的培养,提高内、外线之间的配合,多模拟比赛时内线遭到夹击时的情境,提高外线突破能力、快速传球能力与内线在遭遇夹击时处理球的能力形成默契的配合。同时,内线也应当提高掩护的质量,帮助队友创造机会。在进攻篮板球上,平时训练中应当加强抢位技术、对球落点的判断、协防抢篮板球意识的能力和连续起跳抢篮板球能力的训练来提高中国男篮全队冲抢和挡抢篮板球的积极性和意识。同时,在比赛中,篮板球的争夺不应该只依赖于中锋球员,每个场上队员都应当参与其中,应尽自己的职责,限制住对手。在失误能力上,平时训练应加强队员之间的配合和对抗中的快速传接球练习,通过长期磨合,形成默契的配合,提高传球的技术。在比赛中传球要胆大、心细,减少传球的随意性。队友出现好的机会应当果断传球,传到位,尽可能减少失误。

中国男篮防守能力在抢断球上,平时训练要不断培养综合攻防能力,提高防守质量;要利用凶狠的防守给队友创造抢断球机会,发动更多快攻的得分机会。在抢防守篮板球上,平时训练要激发队员防守积极性、发挥身高的优势,强化拼抢防守篮板球的意识。在盖帽上,平时训练要提高个人防守能力,贴近干扰对手,对有球队员投篮和传球要积极封盖。遇到三分比较精准的队员,防守区域应适当扩大,进行封盖干扰。在犯规上,平时训练应不断增强整体区域防守,提高主动犯规的意识,减少被动犯规的次数。比赛中应提高队员抢断球的能力,避免多余的手部动作造成无谓犯规。

[1]王郓,成耀.从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看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和中国男子篮球队差距[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77-81.

[1]王郓,成耀.从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看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和中国男子篮球队差距[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77-81.

[2]王武年,杨鹏飞,郭永波.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6):30-33.

[3]郭永波.雅典奥运会男篮的技、战术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54-255.

[4]刘玉林,张勇.论现代篮球防守的观念和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51—1552.

[5]张向阳,荀笋.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队与竞争对手攻防能力对比研究[J].中国体科技,2011(1):29-33.

[6]王卫星,彭延春.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289-293.

[7]陈金英.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技术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76.

[8]何斌.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20-23.

[9]柴建设,张朋刚.中国男子篮球队参加四届国际大赛防守体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4):52-55.

[10]安迪.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前四强对手攻防能力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4,31(2):67

[11]缪淼.第26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20(7):42-53.

龙吴平,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颜海波,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篮板球中国男篮犯规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篮板球技术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嘟你犯规啦!
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夺冠成因分析
篮球比赛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对世界女子高水平单排轮滑球比赛犯规的研究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中学生抢篮板球训练应培养几种意识
浅谈篮球比赛中学生抢篮板球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