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宣花牛”引领宣汉县畜牧产业“牛”起来
2016-11-09向俊锋廖志敏宣汉县农业局
□向俊锋 廖志敏/宣汉县农业局
“蜀宣花牛”引领宣汉县畜牧产业“牛”起来
□向俊锋廖志敏/宣汉县农业局
“蜀宣花牛”是以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原产于瑞士的西门塔尔牛和荷兰的荷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通过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提高,经30余年培育的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此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佳、乳用性能好、适应性能强、经济性能高的特点。
宣汉县以“蜀宣花牛”品牌打造为引领,以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导,突出品种资源优势,优化发展布局,有效助推了以牛产业为骨干的畜牧经济健康、持续、突破发展。2015年,宣汉县牛存栏19.4万头,其中,蜀宣花牛存栏7万头;年出栏牛9.6万头,占全省3.2%;牛肉产量1 1784 t,占全省3.3%。实现牛业产值7.5亿元,养牛农户户均收入3万元。宣汉县已成为四川省农区养牛第一大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被农业部列入“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县”。
1)实现养殖基地的规模发展。宣汉县已建成养殖示范基地10个,其中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分别以不同理念、不同模式、不同经营策略,起到了培育及推广、利用及开发、培训及交流的示范作用。如宣汉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种牛场延续保种、育种、扩繁、饲养、贸易职能,现饲养蜀宣花牛1 200头,其中用于培育种牛的母牛700头;宣汉七里牧场以“先进、标准、生态、环保”为理念,饲养奶牛1 500头,日产奶25 t,成为西部顶尖的现代化生态牧场。
2)实现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宣汉县有天友西塔、佳肴、康奕达等省级、市级乳肉加工龙头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达5.8亿元。其中,四川省天友西塔乳业有限公司是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能,牛奶加工能力达5万t/年;康奕达牧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屠宰分割肉牛5万头规模的冷鲜牛肉加工厂,极大地带动了农户发展牛业养殖。
3)实现品牌建设的引领发展。围绕做优做强“蜀宣花牛”品牌,宣汉县农业局多次组织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加北京、海南、宁夏、上海、成都、重庆等地的推介活动,将宣汉“蜀宣花牛”品牌向外推介和宣传,实现每年向全国推广蜀宣花牛冻精50万支以上,推广蜀宣花牛1万头以上。成功注册了“蜀宣花牛”工商地理标志和“宣汉肉牛”工商标志,增强了宣汉牛业品牌化开发优势,提升了蜀宣花牛的影响力。
4)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宣汉县始终坚持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由传统的耗粮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了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2015年,全县种植优质牧草8 200 hm2;修建青贮池4 038口,容量达42.2万m3。积极探索裹包青贮玉米秸秆,全面推广玉米秸秆青贮利用,全县年利用秸秆达到25.6万t,其中裹包青贮1.2万t,通过利用秸秆年增加产奶3 500 t,新增出栏肉牛1.2万头。
今后5年中,宣汉县将着力构建蜀宣花牛保种繁育、蜀宣花牛肉用发展及乳用发展“三大产业区”,全力推进蜀宣花牛产业发展,使宣汉县成为全国蜀宣花牛种源基地县和蜀宣花牛产业化强县。计划到2020年,宣汉县牛饲养量将达45万头,肉牛规模养殖比重将达75%,将发展建卡贫困户5 000户养牛10 000头,实现牛业产值12亿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500元以上。需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提质保种,扩大母牛数量。大力实施良种繁育工程,确保基础母牛占牛存栏量的比例达到62%以上,确保产业发展后劲。一是加强种牛场建设。扶持建设存栏500头蜀宣花牛种牛场1个,在保种繁育规划区域建成存栏蜀宣花牛50头以上的扩繁场30个,年培育蜀宣花牛种牛5 000头以上。二是扩大基础母牛群。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母牛,对现有蜀宣花母牛进行筛选、登记造册,确保饲养10头以上母牛的养殖户达到300户以上。三是扶持散户养牛。大力推行“千家万户养母牛、专业大户养肉牛”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通过统一供种、标准示范、垫资养殖、保价收购等形式将母牛散养户组织起来,建成母牛繁殖基地。
种养结合,推进粮经饲统筹。加快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建设,扩大饲用玉米种植面积,开展高效轮作“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积极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示范推广种植构树,扶持饲草加工生产,规模场开展青贮池青贮玉米秸秆,着力推广裹包青贮技术,实施秸秆商业化开发。同时,积极发挥家庭农场、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向贫困户签订牧草种植、小牛回收协议等,实施“托管养牛”“借牛还本分成”“借钱买牛”等模式,实现养牛增收。
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龙头。按照“深加工、拓市场、带产业、促养殖”的思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肉牛产加销一体化,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熟食牛肉制品、副产品深加工三大类主导产品。鲜牛肉制品向预冷肉、小包装、便携带方向发展,熟食牛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易储存方向发展,副产品加工向餐桌预制食品方向发展,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同步进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依托“智慧农业·杂交构树与蜀宣花牛种养结合”项目,建立蜀宣花牛屠宰分割加工厂和杂交构树养殖示范小区,鼓励工商资本和国内外投资者参与蜀宣花牛产业发展。
完善市场,推进产销衔接。大力推进“互联网+牛产业”战略,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成规范有序的肉牛活体交易市场。鼓励佳肴、康奕达等公司加强屠宰加工、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设立蜀宣花牛肉专卖平台,提高产品竞争力。鼓励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电商服务,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引进知名销售企业参与牛肉产品营销,力求在开发、占领终端市场上取得新突破。
院县合作,强化科技支撑。继续开展院县、院企、校企合作,依托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蜀宣花牛扩群繁育、选育提高、高档牛肉生产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蜀宣花牛生产性能,加快无角牛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加强蜀宣花牛研究所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扩繁推广网络,完善乡镇牛人工授精站点建设,进一步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建立本土科技队伍人才支撑。
政策保障,促进产业大发展。确立了“产业发展到哪里,重点项目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坚持做到发展产业优先规划;创办领办项目优先立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先投入;项目内基础设施优先配套,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集聚合力”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科研项目资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资金等进行整合,助力蜀宣花牛产业发展。研究出台了《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项目支持、财政支持、用地用电用水保障、工商税收、金融信贷保险、品牌创建6个方面给予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