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新品种在荣县推广应用试验

2016-11-09王淑娟荣县种子管理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荣县成穗率基本苗

□王淑娟/荣县种子管理站

水稻新品种在荣县推广应用试验

□王淑娟/荣县种子管理站

荣县是国家级产粮大县,属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2.46万hm2,蓄留再生稻1.27万hm2,总产稻谷22.88万t,占全年粮食总产41.26万t的55.5%。水稻生产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水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以期找出适宜荣县推广的水稻高产新品种,最大幅度地提高水稻产量。

荣县常年种植水稻2.46万hm2,总产22.88万t,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0%以上。要抓好水稻生产,首先得选择良种。2015年,笔者通过水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探索了荣县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下水稻的最适推广品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稻产量,巩固了荣县产粮大县地位。

1 试验品种及来源

本次对比试验品种及来源见表1。

表1 试验品处及来源

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顺序排列,不设重复,以D优527为对照(CK)。小区长20.00 m、宽2.33 m,小区计产面积:46.60 m2。品种间不设走道,试验区周围留走道0.5 m,走道以外种植对应相同品种。试验采用规格:33 cm× 16 cm(行距×窝距),每个品种栽7行,每行栽120窝,每个小区栽插840窝,每公顷植18万窝,每窝植带蘖苗2株。各参试品种的保护行栽相同品种,以便观察。

3 试验概况

3.1试验点设置

本试验点设在荣县过水镇夜合村4组代金孟的承包田内(上大田)。该试验田属浅丘,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粘壤土,排灌方便,四周无荫蔽物,光照条件好。

3.2秧田管理

秧田前作水稻,土质肥沃,肥力中等偏上。2月20日人工翻挖;3月11日每公顷秧田施农家肥9 000 kg、碳酸氢铵300 kg、过磷酸钙300 kg作底肥,同时平整秧田;3月11日浸种;3月13日播种并盖膜;4月5日揭膜;4月9、10、11、15日每公顷施水稻专用肥1 500 kg、尿素45 kg。

3.3本田管理

本田前作水稻,土质粘壤,肥力中等偏上。4月10日人工翻挖;4月18日耙平,清除杂草,同时每公顷用过磷酸钙1 200 kg、碳酸氢铵750 kg作底肥;4月24日本田移栽,秧龄41 d;5月8日使用杀虫双喷施,防治第一代螟虫;移栽返青后,5月15日撒施“五丰一号”生物肥30 kg/hm2防治坐蔸;6月2日用激活、爱可、吡虫啉、雪马混合喷施防治第二代螟虫及纹枯病;试验田于8月6日至18日先后成熟,8月8日后根据成熟情况分别收获,试验产量全产全收。

4 水稻生育期间气候及其影响

播种育秧以来持续干旱,秧苗素质一般,秧田分蘖较好,本田分蘖好,坐蔸程度轻微,参试品种(组合)最高苗、有效穗较正常,无倒伏,产量较常年有所提高。

5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区平均产量在 6 985.5~9 706.5 kg/hm2之间,其中对照D优527产量7 950 kg/hm2,居试验第6位。川谷优399产量9 706.5 kg/hm2,较对照增产1 756.5 kg/hm2,增22.1%,排试验第1位。573A×R530产量6 985.5 kg/hm2,较对照减产964.5 kg/hm2,减12.1%,排试验第13位。

6 品种评述

6.1川谷优399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9 d,较D优527(CK)长4 d,其基本苗2.64万,最高苗18.51万、有效穗13.68万,成穗率73.9%,株高112.0 cm,穗长25.7 cm,穗着粒数181.3粒,空壳数17.2粒,实粒数164.1粒,结实率90.5%,着粒密度7.05粒/cm2,千粒重30.5 g。该品种田间表现无倒伏,无叶、颈、粒瘟,纹枯病发生1级。在2015年荣县水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中(以下简称“对比试验”),平均产量9 706.5 kg/hm2,较对照增产1 756.5 kg/hm2,增产22.1%,排试验第1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穗大、粒多,抗逆性强,丰产性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2华鸿稻2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55 d左右,与D优527(CK)相当,其基本苗2.16万,最高苗10.97万、有效穗9.12万,成穗率83.1%,株高125.0 cm,穗长27.4 cm,穗着粒数361.8粒,空壳数70.1粒,实粒数291.7粒,结实率80.6%,着粒密度13.20粒/cm2,千粒重25.4 g。该品种田间表现无倒伏,无叶、颈、粒瘟,纹枯病发生1级。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 600 kg/hm2,较对照增产1 650 kg/hm2,增产20.8%,排试验第2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不强,成穗率较高,穗长、粒多,抗病、丰产性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3陵优2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50 d左右,较D优527(CK)短5 d,其基本苗3.60万,最高苗20.65万、有效穗15.60万,成穗率75.5%,株高110.0 cm,穗长25.1 cm,穗着粒数178.4粒,空壳数18.2粒,实粒数160.2粒,结实率89.8%,着粒密度7.11粒/cm2,千粒重27.0 g。该品种田间表现无叶、颈、粒瘟,纹枯病发生1级,无倒伏。对比试验中,平均产9 535.5 kg/hm2,较对照增产1 585.5 kg/hm2,增产19.9%,排试验第3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结实率高,穗大、粒多,抗病,丰产性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4冈优140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5 d,与D优527(CK)相当,其基本苗1.92万,最高苗15.43万,有效穗12.96万,成穗率84.0%,株高118.0 cm,穗长26.0 cm,穗着粒数208.3粒,空壳数48.2粒,实粒数160.1粒,结实率76.9%,着粒密度8.01粒/cm2,千粒重29.5 g,该品种无叶、颈、粒瘟发生,纹枯病发生1级,无倒伏发生。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8 914.5 kg/hm2,较对照增产964.5 kg/hm2,增12.1%,排试验第4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抗病、抗倒,株型适中,结实率较高,抗逆性强,丰产性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5Y两优1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57 d左右,较D优527(CK)长2 d,其基本苗3.36万,最高苗19.54万、有效穗14.64万,成穗率74.9%,株高90.0 cm,穗长24.8 cm,穗着粒数148.1粒,空壳数29.9粒,实粒数118.2粒,结实率79.8%,着粒密度5.97粒/cm2,千粒重25.9 g。该品种田间表现为无倒伏,无叶、颈、粒瘟,纹枯病发生3级。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81571 kg/hm2,较对照增产621 kg/hm2,增产7.8%,排试验第5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结实率较高,抗病、抗倒,适宜荣县平丘地区推广种植。

6.6D优527(CK)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为155 d,基本苗2.76万,最高苗 17.66万,成穗率72.0%,有效穗12.72万,穗长25.5 cm,株高105.0 cm,穗着粒数207.5粒,空壳数32.7粒,实粒数174.8粒,结实率84.2%,着粒密度8.14粒/cm2,千粒重25.7 g。该品种无叶、颈、粒瘟发生,纹枯病1级,无倒伏。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7 950 kg/hm2,居试验第6位。该品种苗期长势中等、分蘖力中,生长整齐,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高,抗逆性强,丰产性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7内5优5399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53 d左右,较D优527(CK)短2 d,其基本苗2.52万,最高苗19.20万、有效穗12.72万,成穗率66.3%,株高108.0 cm,穗长24.3 cm,穗着粒数175.6粒,空壳19.3粒,实粒数156.3粒,结实率89.0%,着粒密度7.23粒/cm2,千粒重28.6 g。该品种田间表现无倒伏,无叶、颈、粒瘟发生,纹枯病发生1级。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7 929 kg/hm2,较对照减产21 kg/hm2,减产0.3%,排试验第7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成穗率不高,抗病,丰产性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8特优63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8 d,较D优527(CK)长3 d,其基本苗1.92万,最高苗17.66万、有效穗11.52万,成穗率65.2%,株高108.0 cm,穗长25.6 cm,穗着粒数173.0粒,空壳数30.2粒,实粒数142.8粒,结实率82.5%,着粒密度6.76粒/cm2,千粒重34.1 g。该品种田间无叶、颈、粒瘟发生,纹枯病发生1级,无倒伏。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7 885.5 kg/hm2,较对照减产64.5 kg/hm2,减产0.8%,排试验第8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结实率高,穗大、粒多,抗病,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9湘优109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4 d,较D优527(CK)短1 d,其基本苗2.40万,最高苗16.29万、有效穗10.08万,成穗率61.9%,株高114.0 cm,穗长27.1 cm,穗着粒数247.8粒,空壳数42.5粒,实粒数205.3粒,结实率82.8%,着粒密度9.14粒/cm2,千粒重26.9 g。该品种田间无颈、粒瘟,叶瘟病发生1级,纹枯病发生3级,无倒伏。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7 821 kg/hm2,较对照减产129 kg/hm2,减产1.6%,排试验第9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成穗穗不高,结实率较高,丰产性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10花香优1618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8 d,较D优527(CK)长3 d,其基本苗3.12万,最高苗15.09万,有效穗12.24万,成穗率81.1%,株高110.0 cm,穗长26.3 cm,穗着粒数160.2粒,空壳数30.2粒,实粒数130.0粒,结实率81.1%,着粒密度6.09粒/cm2,千粒重33.1 g,该品种无叶、颈、粒瘟发生,纹枯病发生1级,无倒伏发生。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7 756.5 kg/hm2,较对照减产193.5 kg/hm2,减2.4%,排试验第10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抗病、抗倒,株型适中,结实率较高,抗逆性强,丰产性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11准两优608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0 d,较D优527(CK)短约5 d,其基本苗3.00万,最高苗16.80万、有效穗12.96万,成穗率77.1%,株高95.0 cm,穗长26.1 cm,穗着粒数161.1粒,空壳数38.2粒,实粒数122.9粒,结实率76.3%,着粒密度6.17粒/cm2,千粒重32.5 g。该品种田间表现无倒伏,无叶、颈、粒瘟发生,纹枯病发生1级。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7 221 kg/hm2,较对照减产729 kg/hm2,减产9.2%,排试验第11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结实率较高,千粒重高,抗病,穗大,丰产性不强,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6.12Y两优973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3 d,较D优527(CK)短2 d,其基本苗3.84万,最高苗12.72万、有效穗9.94万,成穗率 78.1%, 株 高 103.0 cm, 穗 长25.5 cm,穗着粒数180.2粒,空壳数25.9粒,实粒数154.3粒,结实率85.6%,着粒密度7.07粒/cm2,千粒重26.3 g。该品种田间无叶、颈、粒瘟,纹枯病发生3级,无倒伏。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7 029 kg/hm2,较对照减产921 kg/hm2,减产11.6%,排试验第12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抗病性较强,适宜荣县平丘地区推广种植。

6.13573A×R530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49 d,较D优527(CK)短约6 d,其基本苗2.28万,最高苗15.69万、有效穗12.00万,成穗率76.5%,株高100.0 cm,穗长22.7 cm,穗着粒数191.0粒,空壳数70.8粒,实粒数120.2粒,结实率62.9%,着粒密度8.41粒/cm2,千粒重30.0 g。该品种田间表现无叶、颈、粒瘟发生,纹枯病发生1级,无倒伏。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6 985.5 kg/hm2,较对照减产964.5 kg/hm2,减产12.1%,排试验第13位。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抗病,适宜荣县地区推广种植。

7 结论

通过水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13个水稻新品种都适宜荣县地区种植,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根据荣县地区差异和气候特点,应选择抗病、抗倒伏等抗逆性强的品种种植,由于生育期均较长,应适期早播。

再生稻区宜选择生育期相对短的品种种植,并在3月5日前下种,以期夺取两季高产。

猜你喜欢

荣县成穗率基本苗
荣县:严惩欠薪违法行为 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
荣县:“五重五到位”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民国荣县商会档案(上)
民国荣县诉讼档案选录(一)
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分蘖期控制灌溉对土温及水稻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