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6-11-09郑丽卿柯秀丽

中外医疗 2016年28期
关键词:痤疮有效率中药

郑丽卿,柯秀丽

福建省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建泉州362000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郑丽卿,柯秀丽

福建省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建泉州362000

目的探讨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与成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18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中药内治组(中医辨证疗法)、中药外治组(面膜法、洗剂、软膏、凝胶和霜剂治疗)和综合治疗组(中药内服外用)各60例,以治愈、显效和无效来观察治疗成效。结果中药内治组、中药外治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5%(57/60)、86.66%(52/60)、90%(54/6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必须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痤疮;内治法;外治法;综合治疗

在皮肤科疾病中,痤疮具有常见性,在发病年龄跨度上较大,可以是青年或老年,对患者的容貌有严重影响,进而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发病机制上与心理因素、遗传、毛囊微生物、皮脂腺毛囊口角化、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部分患者伴有增生性瘢痕与萎缩、色素沉着[1]。为了将患者的面貌尽可能的改善,下面将分析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180例痤疮患者的情况,进而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两年间收治的18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中药内治组(包括了35例男性和25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中药外治组(包括了28例男性和32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42~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和综合治疗组(包括了40例男性和20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以上3个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中药内治组的60例患者主要实施的是中医辨证疗法,具体方法如下,对15例冲任失调、肝郁肾虚、肝经郁热型患者主要以清肝养阴为主,涉及的药物包括了15 g生地黄、10 g鱼腥草、10 g郁金、10 g柴胡、10 g丹参、15 g旱莲草及其15 g女贞子,另根据相应症状加减。对于15例浊气上熏、肺胃湿热、肺胃郁热型患者则以凉血化毒丸进行治疗,成分包括了15 g玄参、10 g连翘、20 g金银花和5 g羚羊角等。对于15例热入血分、邪毒炽盛、热毒夹瘀型患者则采用的五味消毒饮化裁和三黄石膏汤进行治疗,涉及的药物包括了20 g红花、10 g桃仁、5 g当归、20 g紫花地丁、20 g蒲公英、20 g金银花、15 g野菊花、5 g石膏、10 g栀子、5 g黄连、5 g黄柏和10 g黄芩。对痰瘀互结、内蕴湿热和风热袭肺型患者则以中药煎服,药物包括了20 g甘草、10 g党参、5 g浮海石、10 g夏枯草、10 g柴胡、15 g薏苡仁、5 g泽泻、10 g茯苓、20 g菊花、5 g黄芩、5 g连翘和20 g蒲公英,1剂/d。

②中药外治组的60例患者则主要实施的是面膜法(15例)、洗剂(12例)、软膏(8例)、凝胶(20例)和霜剂治疗(5例)。其中面膜法如下:具体是将10 g三七、10 g土茯苓、5 g硫磺、10 g浙贝母、15 g马齿笕、15 g赤芍、20 g白芍和10 g大黄研制成末,之后进行面膜敷面,3次/周左右。而洗剂选择的药物包括了20 g薄荷、15 g金银花、5 g大叶桉、5 g毛麝香和15 g如意草,将其煎煮,并将浴液状外洗剂制成,之后瓶装。使用时将适量取用并与温水掺兑,之后清洗局部,并对胸部、背部和脸部进行充分摩擦,持续1 min左右,在气泡后将污垢和局部泡沫以温水冲洗,之后再以冷水再次冲洗,擦干后将密10 g陀僧、20 g冰片、5 g薄荷、5 g炉甘石和10 g黄连制成的糊状药物涂抹于面部,早晚一次。软膏涉及了10 g茯苓、5 g桃仁、10 g白芨、5 g僵蚕、10 g白芷、10 g黄连、5 g苦参和5 g大黄,将其制备成软膏进行涂抹。霜剂为自制天然抗粉霜,提取液包括了10 g白僵蚕、20 g多糖、20 g牡丹皮酚、10 g紫草素和10 g丹参酮,在患部早晚涂抹一次,持续1个月。

③综合治疗组的60例患者则采用是中药内服外用,30例采用自拟粉刺汤进行治疗,组方包括了10 g独活、6 g黄芩、20 g白鲜皮、20 g茜草、15 g桑白皮、15 g丹参、12 g牡丹、12 g赤芍、10 g香附和10 g柴胡,1剂/d,早晚两次服用。在此基础上还研磨了15 g桃仁、15 g大黄和15 g硫磺外敷,即将适量粉末以清水调匀并涂抹于患处。30例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即将20 g冰片、10 g大黄、10 g黄柏、10 g黄芩、5 g黄连、10 g丹参、5 g白芨和10 g白芷研磨成末,之后对破损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将脓疮和丘疹与粉刺针挑破,将脓液和角栓挤出,之后按摩面部颊车、承浆、地仓、迎香、太阳和印堂等面部穴位,并将药粉涂抹。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皮肤色素沉着消退;显效:治疗后痤疮显著减少,色素沉着部分消退;无效:治疗后痤疮依旧存在且色素沉着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改组总人数[2]。

1.4统计方法

对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中药内治组患者在治愈、显效、无效人数上分别为20例、37例和3例,而中药外治组分别为26例、26例和8例,综合治疗组分别为22例、34例和6例,在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5%(57/60)、86.66%(52/ 60)、90%(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疗效对比

3 讨论

目前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痤疮患者人数较多,痤疮具有常见性,因此将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求具有关键的意义。在以上的治疗研究中,我们对患者分别实施了中药内治、中药外治和综合治疗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上3组分别达到了95%(57/60)、86.66%(52/60)、90%(54/6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学者郑永刚[4]以200例中重度浊气上熏、肺胃湿热、肺胃郁热型痤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中药内治疗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7.0%;学者沈冬等[5]对89例热入血分、邪毒炽盛、热毒夹瘀型的经久不愈患者同样采用了中药内治疗法,其治疗效果较好,达到了90%以上;学者周琳[6]以80例痰瘀互结、内蕴湿热和风热袭肺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中药煎服,其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治愈率达到了95%,并且48例完全治愈;学者王红岩等[7]以120例痤疮样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外用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进行了治疗,其治疗有效率达到71.25%;学者曾世华等[8]以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治疗后在治疗有效率上达到了82.14%;张晓莉等[9]对46例痤疮患者采用了红蓝光配合中药治疗,其中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而治愈率达到了88.23%;熊丽辉等[10]对56例患者实施了中药倒模法、面部按摩法和痤疮挤压法联合治疗,其结果显示有效、显效和痊愈人数分别为2例、8例和46例,治疗有效率为100%。

综上所述,该研究的治疗成效与诸多学者的研究具有相似性,可见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出诊断和治疗。

[1]陈伶俐,丁丰,易少凌,等.痤疮发病机制与中医药内外治疗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4,41(22):105-106.

[2]李冰.针刺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5,12(10):85-86.

[3]贾淑琳,范瑞强,禤国维,等.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滋阴清热法治疗痤疮理论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207-209.

[4]郑永刚.重用金银花治疗轻中度痤疮[J].吉林中医药,2013,33(8):798-799.

[5]沈冬.湿疹的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2):20-21.

[6]周琳.消痤汤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4):2852.

[7]王红岩,邹超,崔慧娟,等.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皮疹120例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36(4):14-17.

[8]曾世华,袁霞,刘兰,等.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21):2977-2979.

[9]张晓莉,孙艳萍.红蓝光配合中药治疗痤疮4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210.

[10]熊丽辉,张德政,王忠,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中医医案研究方法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24):2094-2096.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ZHENG Li-qing,KE Xiu-li
Quanzhou in Fujian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Quanzhou,Fujian Province,362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acne medicine and effectiveness.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treated 180 cases of acne patients for the study,based on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methods will be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group(TCM therap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group(mask method,lotions,ointments,gels and creams therapy)and combined therapy group(oral topical medicine),60 cases were observed treatment effect(given each treatment),to cure,markedly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utside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mbined therapy group rates were 95%(57/60),86.66%(52/60),90%(54/60),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plan must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Acne;Internal treatment;External treatment;Comprehensive treatment

R275.9

A

1674-0742(2016)10(a)-0183-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8.183

郑丽卿(1973.7-),女,福建三明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皮肤科护士。

(2016-07-08)

猜你喜欢

痤疮有效率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