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2016-11-07王勤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东盟一带一路

王勤

【摘要】2015年底,东盟正式宣布建成东盟共同体,这标志着东盟经济跨入共同体时代。2015年11月,东盟出台了《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为未来十年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制定了远景规划,并提出了东盟经济共同体十年建设的五大支柱。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规划看,它与“一带一路”倡议有许多契合点,因而两者可以逐步实现战略对接。作为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成将对全球的地缘经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东盟 经济共同体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 F11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9.003

2015年12月31日,东盟宣布东盟共同体正式建成,东盟共同体包括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其中经济共同体是东盟共同体的基石,它标志着东盟经济跨入了共同体时代。作为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成将对全球的地缘经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东盟经济共同体如期建成

2007年11月,在第13次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通过了《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Blueprint),它确定了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时间表和具体措施。该蓝图提出了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四大支柱、17个领域和176项优先行动。四大支柱是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single market and production base)、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competitive economic region)、区域经济均衡发展(Equi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和融入全球经济(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economy)。①自2007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进程正式启动后,该共同体的建设已历时8年。截至2015年10月,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相关项目完成率为92.7%。其中,东盟经济共同体四大支柱项目的完成率分别为92.4%、90.5%、100%和100%。②

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是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和技能劳动力相对自由流动的关键。近年来,东盟积极实施关税和非关税减让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扩大服务贸易的开放,放宽投资部门的限制,并加快专业人才资质互相认可,由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和投资效应逐步显现。目前,东盟区内平均已有95.99%的货物取消了关税,其中东盟六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为99.2%,其他四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为90.86%。③过去十年间,东盟内部贸易成本下降约15%。④由此,东盟区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且快于东盟总体贸易和区外贸易的增长。2014年,东盟区内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为24.1%。另一方面,东盟逐步取消服务贸易的限制,促进了区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自1996年起,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已进行了9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东盟至少有80个服务部门行业向外资开放,放宽了对外资股权的限制。同时,在原有《东盟投资框架协议》的基础上,2008年12月,东盟成员国签署了《东盟全面投资协议》,2014年签署了《东盟全面投资协定的修正议定书》,逐步放宽或取消了投资限制,主要涉及制造业、农业、渔业、林业、采矿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据统计,2000~2014年,东盟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从209.55亿美元增至1328.67亿美元,增长5.3倍;吸收的区外FDI总额从201.02亿美元增至1118.04亿美元,增长4.6倍;吸收的区内FDI总额从8.53亿美元增至243.77亿美元,增长27.5倍。与此同期,东盟吸收的区内FDI占总额的比重从4.1%升至17.9%。

不过,由于东盟各成员国的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法律体系均不相同,决定了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一个有限的共同市场。东盟经济共同体主要依据具体的区情和国情,制定和规划其共同市场的发展蓝图,实施共同市场发展的步骤和措施。从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实行的共同市场相关规划和实际运作看,一些成员国关税减让中仍存在例外清单的产品,敏感产品取消关税滞后,非关税壁垒削减受阻,对外统一关税尚未形成;各国的服务贸易部门仍为有选择和有限地开放,服务提供方式自由化仍保留限制措施,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自由化也有局限;尽管各国放宽了对外商投资部门的限制,但一些国家敏感部门仍有诸多约束,金融服务业开放相对较慢,区内资本市场尚未完善;东盟区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仅限于专业人员和技能工人,专业人才资质的互相认证进展缓慢。

走向2025年的东盟经济共同体

从2014年开始,东盟着手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建成后的十年制定和规划发展蓝图。2015年11月,第27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迈向2025年吉隆坡宣言:携手前行》《东盟共同体2025年愿景》,并出台了《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在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中,提出了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五大支柱,即高度一体化和凝聚力的经济(A Highly Integrated and Cohesive Economy)、竞争、创新和活力的东盟(A Competitive,Innovative and Dynamic ASEAN)、促进互联互通和部门合作(Enhanced Connectivity and Sectoral Cooperation)、有弹性、包容和以人为本的东盟(A Resilient, Inclusive, People-Oriented and People-Centred ASEAN)、全球性的东盟(A Global ASEAN),其主要措施包括:⑤

高度一体化和凝聚力的经济。构建区域单一市场,促进区域内商品、服务、投资、资本和技能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商品与服务贸易方面,继续实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进一步削减剩余的关税壁垒,简化和实施原产地原则(ROO),减少非关税措施,加快和深化贸易便利化,所有成员国实施“单一窗口”制。继续展开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扩大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覆盖面,最终达成《东盟服务贸易协议》(ATISA);在投资环境方面,以现有《东盟全面投资协议》ACIA)为框架,建立开放、自由和透明的投资体制,减少和取消制造业、农业、渔业、林业和采矿业及其附属产业的限制;在区域金融一体化方面,东盟区域金融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是金融一体化、金融包容性和金融稳定性,涵盖资本账户自由化、支付与结算系统和能力建设三大领域;在技能劳动力和商务人士流动方面,扩大和深化东盟自然人的流动,改进现有的专业人才资质互相认可(MRA)安排,探讨增加新的专业人才资质互相认可的可行性;在参与全球价值链方面,促进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GVCs),其措施包括创立区域品牌、联合营销、贸易便利化、减少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和实行国内规制的改革等。

竞争、创新和活力的东盟。各成员国必须制定和实施基于国际法规和东盟准则的国内竞争法,逐步达到东盟及其对话伙伴、各种自由贸易协定对象国竞争政策的趋同;制定和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加强消费者保护法的执法和管控;加强区域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的保护,健全区域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网络;东盟将共同完善避免双重课税协定,调整税收结构,加强税收的监管监测等;加强综合治理,提高公共部门的透明度和私营部门的积极性;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清洁能源使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森林资源;保持良好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对话,协调政府、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

促进互联互通和部门合作。根据《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MPAC),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产业部门的整合和合作,其主要措施包括交通运输、信息和通信技术、电子商务、能源、食品、农业和林业、旅游、医疗保健、矿产资源、科学技术。东盟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重点领域,是陆路运输、航空运输、海上运输和交通运输便利化。加快区域陆路交通和海上互联互通,建立起区域内一体化、高效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和多模式交通运输系统;进一步缩小数字区域鸿沟,提高区域互联网的普及率,推广智能城市和大数据分析;加快电子商务的区域合作,在e—东盟的框架下,促进电子商务的跨境交易;加快东盟电网、东盟跨境天然气管道(TAGP)的建设,推广煤炭清洁技术,提高利用核能源和民用核能的能力;扩大农作物、畜牧和渔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发展清真食品,将东盟建成一个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积极推销东盟作为一个单一旅游目的地,实施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标准化,促进旅游便利化等;继续开放私人医疗市场,统一区域医疗产品与服务的标准,促进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区域流动;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矿产资源规划,鼓励私营部门和公私部门参与矿产合作项目等;促进区域合作的科技研究与开发、技术转让和商业化,建立企业参与科技和创新活动的支持系统。

具有弹性、包容和以人为本的东盟。继续以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制定微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计划,通过改善融资渠道、技术和创新、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制度环境,构建产业集群,参与全球供应链,运用电子商务,提升这些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现有的东盟工商咨询委员会,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团体和私营企业的有效协商机制与渠道,鼓励私人部门参与贸易便利化、服务、投资、互联互通、食品和中小微企业的探讨;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评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法律框架,制定PPP项目的法律制度,创造有利于PPP项目操作的支持环境;在东盟一体化倡议(IAI)的框架下,促进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的国内建设,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增长三角、大湄公河领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全球性的东盟。东盟通过“10+1”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加快东盟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提升东盟的国际地位,其主要措施包括以区域共同立场和全球经济视野,实施具有战略性和一致性的对外经济关系;进一步完善东盟现有的自由贸易协定,使之成为现代、全面和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与非自由贸易对话伙伴的经济关系,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项目;推动东盟与区域和全球的整合,促进与新兴经济体或区域集团的经济合作;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机构的活动。

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

东盟是中国最重要的周边地区之一,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方向。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规划看,它与“一带一路”倡议有许多契合点。伴随着东盟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东盟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地位与作用将进一步提升,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可逐步实现战略对接,东盟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的重要性将逐渐显现,东盟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东盟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地位与作用将进一步提升。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盟国家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亚洲金融危机中断了这一进程,此后经济出现了急剧波动。2002年以后,东盟国家经济逐渐复苏,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境。近年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东盟总体经济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东盟已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一带一路”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2014年,东盟拥有443.56万平方公里国土,6.22亿人口,2.57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进出口贸易为2.53万亿美元,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的国家和地区(仅次于中国、印度),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第四大进出口贸易地区(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也是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地区之一。据东盟的预测,到2020年,东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4.7万亿美元;到2030年,东盟将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⑥因此,东盟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

其次,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可逐渐实现战略对接。从《东盟共同体2025年愿景》的规划看,它与“一带一路”倡议有许多契合点。东盟共同体包括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涵盖政治安全互信、区域经济融合、社会文化交流,而“一带一路”倡导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构建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东盟的互联互通规划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互联互通和民间互联互通,而“一带一路”合作重点涉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东盟优先推进的区域十大产业合作部门,与我国实施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部门行业相关性较大。

从《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的规划看,构建区域内商品、服务、投资、资本和技能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单一市场仍是其首要任务。在未来十年的建设中,东盟经济共同体突出了区域金融一体化,包括区内银行、证劵和保险市场的一体化,涵盖资本账户自由化、支付与结算系统和能力建设三大领域;强调东盟必须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以实现区域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效率驱动型增长,实现互联互通,重视经济的包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东盟关注的重点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信息和通信技术、电子商务、能源、食品、农业和林业、旅游、医疗保健、矿产资源和科学技术。参照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将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农业合作、信息和通信技术、电子商务、金融合作、中小企业、科技合作等作为优先的合作领域。

第三,东盟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的重要性将逐渐显现。当今世界,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生产网络迅速形成与发展,东盟已成为全球和区域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当前,亚太地区正面临着生产网络重新布局和价值链的重新分配。东盟国家开始借助亚太地区供应链调整和重组的时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消除货物和服务流通障碍,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实现基础设施和机制互联互通,强化与亚太地区供应链的对接,调整在区域供应链中的位置,依托区域供应链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一些后起国家利用比较成本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在当地投资设厂,承接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序的转移,成为跨国公司的区域零部件供应商和组装厂。

在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生产网络调整与重组的关键时机,必须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大多数东盟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阶段,仍积极吸引资金技术和承接优势产能。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成熟期,拥有大量优势产业,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企业已在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尼等东盟国家设立了23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双方可以推动实施铁路、公路、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作,加强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的产能合作,加大在清洁能源、现代化通信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能合作的对接。同时,各国政府要积极为区域产能合作提供政策倾斜和实际支持。

第四,东盟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将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10月,作为实施东盟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步骤,东盟推出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率先提出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physical connectivity)规划,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网络、能源安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其主要的项目涉及东盟公路网、泛亚铁路、内陆河道运输网、航海、航空运输网络、综合运输走廊,以及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拓展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合作,推广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⑦根据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高达600亿美元。目前,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15个项目中的公路、铁路和海运项目已全面铺开。根据东盟的规划,2015年前将东盟公路网延伸至中国和印度,将原定的新加坡—昆明铁路建设计划(SKRL)延伸至印尼的泗水,东盟8个跨国天然气管道联网项目已经动工,并完成了区内局部的电力联网运行。

早在2010年,中国政府就提出,愿与东盟共同努力,推进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成,并成立了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⑧同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它将为亚太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条件。目前,多数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海陆空交通设施、电力供应、配套产业明显不足,这为我国企业到当地投资和工程承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参照东盟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规划,我国应有选择地参与东盟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规划中国—东盟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同时,把握各国具体国情和营商环境,做好和做足可行性研究,规避和管控系统性风险。

注释

ASEAN Secretariat (2007):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Blueprint 2015,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ASEAN Secretariat (2015):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2015: Progress and Key Achievements,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P9.

ASEAN Secretariat (2015):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2015: Progress and Key Achievements,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P10.

ASEAN Secretariat and World Bank: ASEAN Integration Monitoring Report, http://www.worldbank.org/en/region/eap/publication/asean-integration-monitoring-report.

ASEAN Secretariat (2015):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Blueprint 2025,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亚细安共同体文件正式签署》,新加坡《联合早报》,2015年11月23日。

ASEAN Secretariat (2011): Master Plan on ASEAN Connectivity,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APEC Connectivity Blueprint for 2015-2025, http://www.apec.org/Meeting-Papers/Leaders-Declarations/2014/2014_aelm/2014_aelm_annexd.aspx.

责 编∕杨昀贇

猜你喜欢

东盟一带一路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对东盟旅游业带来的机遇探讨
印尼与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