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院失火”,火种在前院(外一篇)

2016-11-07李业成

杂文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火红色训诫后院

李业成

每每听到以上级或组织身份训诫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下级”,就不免产生疑问,这番训诫,首先设定领导干部自身是清白的,不干净的是领导干部的亲属和下级,出了事多是领导干部没有管好亲属和下级(当然也没有管好自己)。故而常有人把领导干部出事归因于“后院失火”。可为什么平民百姓一家之主不用管好自己的亲属?因为没有权力。一个人手里没有权,或者有权也没有谋私的可能,权力的约束力使领导干部从自身到亲属再到下级无一点缝隙可钻,那么就无须强调“管好自己的亲属和下级”了。这样看来,所谓的“后院失火”,实际上火种在前院。“管好亲属和下级”的训诫,恰恰说明了权力腐败的蔓延,只要是“领导身边的人”,都有借助权力谋私和违法乱纪的可能。

从表面上看,因为没有管好亲属和下级而栽倒的“领导干部”还真不少,或许还会有人蒙蔽于这种表面现象对这些领导干部表示同情和惋惜,实际却是他自身先腐败了,只是没想到他的亲属和下级更疯狂。比如某地书记夫人,一个科级干部,居然能背着当市委书记的男人召集常委会,哪还有党、有组织?如此恶劣放肆的行径,如果没有男人背后的权力,哪里会有这等天方夜谭?该领导干部有一个儿子,当时就读市内一所高中,这儿子不在家住,在宾馆里吃住,随便签个字就可以在宾馆请同学开桌,一个中学生成了“无冕一支笔”!

值得一提的是,领导干部的亲属和下级居然连在一起相提并论!领导干部的亲属、下级之间本不是同一伦理关系,怎会如此亲密地胶着在了一起?盖因他们都一同参与了权力分赃,“下级”几乎成了领导干部的第二亲属。

成熟到烂果子

瓜果成熟飘香诱人,而人的成熟有时却像烂果子一样变质。

一个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常听人说他不成熟,“生瓜蛋子”一个。如果一直不成熟,那就要让领导失望了。什么样才叫成熟,怎样才能成熟?需要慢慢地熬,熬成烂瓜一颗才好。具体说来,把一个诚实的人熬得不诚实了,叫成熟;把一个单纯的人熬得不单纯了,叫成熟;让一个不会说慌的人会说慌了,叫成熟;让一个人高昴的头低下以至弓腰曲背,叫成熟……现在社会上有这样那样的培训班,都是让人掌握某一专门技能的,而大大小小的机关,庶几都是免费的“成熟培训班”。比如领导的秘书或办公室主任,那都要熟透才能胜任。不但学会看领导脸色,还会看领导动向,话说到哪,事做到哪,步迈到哪,什么时间可以敲领导办公室的门,在领导办公室门前静默几分钟再敲门,怎么进,怎么退,分毫不差。一件事或一句话,让领导不高兴了,就是不成熟,不成熟领导是看不上眼的。领导说马你说鹿,是最要命的不成熟,而且是政治上不成熟。一个人政治上不成熟等于残废。如果赵高是你领导,政治上不成熟铁定会掉脑袋。

人际关系一旦与官场政治交杂在一起,那就变得分外复杂。在这里,你不只要成熟,更要成熟到腐烂变味,成熟到睁着眼说瞎话,成熟到不辨鹿马。这样才叫真正成熟。

农村老人迷信黄鼠狼子能成精,有口诀:“千年白,万年黑,万万年上火红色。”说黄鼠狼子一千年的道艺全身修炼成白色,一万年的道艺全身修炼成黑色,到了万万年全身就修炼成火红色。野语村言,据说还真有人见过。可李斯、赵高都修炼成“火红色”了,结果还是在政治上栽了跟头。万万年的道艺都栽了,你敢保证不栽?

也有些人始终难以成熟,或不甘于被成熟,就先是“难得糊涂”硬撑,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辞官回家。因为自己不想烂,硬要保持成熟的那种芳香味,就只能以“吃亏是福”的精神胜利法退却了。

官场也是一个社会。简单的人际关系,透明的官场政治,难道真不可企及吗?

【佚 名/图】

猜你喜欢

火红色训诫后院
行政行为的处罚性判断*
——对训诫法律属性的探讨
“前院”与“后院”
李文亮等来道歉如何规范“训诫”
火星为什么呈火红色
后院建个过山车
南阳宛城:二次训诫促涉罪未成年人反思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