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实施危机预警的可行性

2016-11-07王新民聂晗明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民检索注意力

王新民,聂晗明(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探析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实施危机预警的可行性

王新民,聂晗明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通过关键词检索与公众注意力转移间正向关系的确认,以及我国网民分布的结构特点,认为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确定公众注意力转移状况,快速实施危机预警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关键词检索;公众注意力转移;危机预警

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管理是指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他将危机管理划分为缩减力、预备力 、反应力和恢复力四个阶段,即“4R”模式。[1]93-94危机预警是危机管理4R”模式的“预备力”阶段,是危机事件爆发前控制事态的组织和技术体系,可提前发现潜在的危机风险,为有效防治或处理危机筑起第一道防线,是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尽量使危机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最经济和最成功的危机管理方法。社会危机是指因某项自然或社会的危险性问题突然爆发,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受到或即将受到较为严重威胁,使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安全运行和正常发展难以为继,需要政府紧急采取非常规管理措施应对的事件。[2]17引发社会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三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灾害。这三类危机诱因中,除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外,事故灾害与公共卫生灾害两类诱因都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危机管理者可以利用网民在互联网所发信息中包含的特定关键词或网民检索信息时使用过的特定关键词情况,对潜在危机进行识别。本文所论及的危机预警,也仅仅指由后两类诱因所导致的社会危机。

一、社会危机预警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信息指数级增长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普及,它不仅成为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社会舆论集中地,而且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也使危机发生的原因日趋复杂,发生频率日渐增加。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互联网以后,便迅速覆盖了中国的广大地区,并以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快速识别和预警危机,则成为政府必须履行的一个重要职责。网络时代,信息数据化为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为信息的泛滥提供了条件。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说,网络化时代既为政府的危机识别和预警提供了可能,也使其发展遇到了挑战和机遇。

公共危机预警,指的是发现可能引发危机的某些征兆,在危机尚未爆发前进行的一切有效预防、警示工作,其目的是识警防患,超前预控,防患于未然。[3]危机预警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特别是在机构精简的趋势下,提高危机的识别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网络不仅成为公众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而且“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4]。在信息渠道多元,信息数据量猛增、信息传布快速、危机频发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网络这一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加快危机预测的步伐,准确判断潜在危机,适时发出预警,显然已成为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重考验。

从信息质量的角度看,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准入门滥低、参与人数多、信息数量大、传播速度快和交互实时性强等特点,多样化的转载和连接方式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来源变得更加复杂化和草根化,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虚假信息不仅会淹没真实信息,引起社会恐慌,更重要的是削减了政府的公信力,导致社会危机管理的失灵。因此,如何提高信息辨伪的能力,防治虚假信息对危机预警的干扰,这是对政府危机预警工作提出的第二重考验。

网络环境下,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随时都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文本格式实施信息发布和交流。故此,针对不同文本,选择不同的、有效的关键词检索工具,这本身就是一个技术难题。此外,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特点,使检索者很难对网络信息的总量、传播规律等进行定量刻画。而全面、定量又是危机发生与否的两项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克服网络技术上的难题,找到科学的检索、分解、计量和分析的方法,在海量信息中高效、准确地挖掘和计量有效信息,确立真正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政府危机预警面临的第三重考验。

以上三个问题在给危机管理者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政府的危机管理提供了机遇。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之大、阶层之多,可为危机管理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取样工具和多样化的样本,以及了解舆情、民情的视窗。在减少信息搜集工作量,节约公共资源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遏制了因低效而导致的机构膨胀。网络信息的复杂化和草根化,在加大信息辨别难度的同时,也给管理者提供了全面搜集舆情动态,掌握社会各阶层不同诉求的机会。公共危机管理对网络信息质量的要求,在推动信息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也为政府介入网络信息质量的监管提供了切入点。而信息搜集的技术难题,客观上也对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政府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施加了强劲的动力。

二、利用关键词检索识别危机的可能性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舆情成为现实社会的“晴雨表”,它通过聚合民意而形成强大的合力,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怎样快速、准确地探测民意及其发展趋势?目前可用的方法除了新闻主题追踪法以外,利用关键词追踪、搜索舆情也不失为一个重要手段。关键词源于英文“key words”,是指单个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所用到的词汇。这里所言的 “关键词”,指的则是网民发布的信息中包含的,或检索信息时在搜索工具中输入的某些特定词汇,这些敏感词汇客观上为危机预警者提供了关键词搜索的现成资源。搜索引擎作为网络检索工具,自1990年Archie检索引擎被开发出来以后,以Google为代表的全文索引,以Yahoo为代表的目录索引,以及中文图像搜索引擎eefind,百度、搜狗、Haosou等中文搜索引擎也随之先后诞生。这些搜索引擎不仅成为网民快速获取信息的工具,也为危机管理者提供了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监测和识别潜在危机,实施危机预警成为可能。

(一)从公众注意力转移看利用关键词检索识别危机的可能性

1.公众注意力转移与危机的形成

危机管理的实质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过程,根据传播学的理论,危机是人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特殊形式。当接受危机信息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危机才达到可被触发的条件。社会危机与其他类型危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形成往往是社会矛盾长期累积的结果,是由量变积累到质变发生的过程,而公众注意力的转移则是这一积累、转变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美国学者布赖恩·琼斯关于决策的间断、平衡理论,把决策分为两个阶段:平衡阶段和间断阶段。他认为这两个阶段同时兼具量变与质变的特性,而连接“平衡阶段”和“间断阶段”的纽带,则是公众注意力的转移。公众注意力的转移意味着新政策图景的产生,而新、旧政策图景的强弱变化则决定了未来政策的趋向。换言之,公众注意力转移量的积累决定了政策的修改。[5]22-23这一理论也可引入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公众注意力的转移体现的是公众对社会问题持续关注程度的强弱变化,而公众注意力转移的持续增长,则表明公众因关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产生不满情绪的累积程度,即公众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民众情绪的波动情况。因此,将其作为社会危机预警的风向标,在理论上具有适用性。

左小龙的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挑战者号”。但他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好像被谁用过,思前想后,出来的都是一些不能让自己满意的名字,诸如“大西洋”,不行,这个就像一个国产摩托的牌子,“所向披靡“也不好,这个“靡”字他不知道怎么写,“暗夜之星”也不好,感觉它是锦江之星的兄弟。

依据监测数据信息指标构成的要求,公众注意力转移作为社会危机预警的风向标,在操作层面上说,还需要满足具体性、指示性、可度量性和可比性这四个规定性的要求。[6]12公众注意力所关注的对象是特定的,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特点,网民针对特定对象可以畅所欲言,较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公众注意力转移显然可以满足 “具体性”“指示性”这两个规定性的要求。而通过测查公众对某一事件关注的时间热度、环境热度和关注人数的统计,①时间热度,指通过统计某一搜索引擎的指数,用一定的天数来表示网络舆情事件持续的情况,持续时间越长,其时间热度越高。环境热度,在这里仅指通过网络发布的关于某一事件的新闻条数、网民发帖数。即可轻易实现公众注意力转移“可度量性”这一条件。以上三项指标是危机预测可以实现的基本条件,而“可比性”则是预测危机形成可能性的另一重要指标。公众注意力转移的“可比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公众对某一事物与对其他事物相比,其关注热度的横向比较;二是公众对同一事物关注热度的纵向比较。依据这两项比较的结果和危机形成的规律,便可以刻画出公众注意力转移的程度,由此判断危机的状态。可见,将公众注意力转移作为危机预警的参考指标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2.关键词检索与公众注意力转移的度量

公众注意力反映的是公众的诉求,公众注意力转移程度则反映公众对自身诉求的渴望程度,即公众注意力转移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某一问题所吸引的公众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公众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越强烈。当某一特定关键词的使用者为“公民”时,其指涉某一事物的关键词使用量的变化便可代表公众注意力转移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公众对该事物的注意力转移程度和分布情况。

危机管理者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度量公众注意力转移程度和分布情况的本质,是统计学的抽样调查原理。网民检索信息时所用的特定关键词,或所发信息中包含的特定关键词,就是统计学意义上所抽取的调查样本。由危机管理者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所得到的公众关注度的样本,理应符合统计学调查样本的基本要求,即量大、多元、真实,且能体现民众的关注热度。②关注热度,是指通过搜索指数中的搜索峰值来刻画网民的关注热度。搜索指数是某一种以搜索引擎进行网页搜索为基础的海量数据分析的服务,用以反映不同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被关注度”。关键词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网民使用检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时,对该类信息所下的间断定义或简要概括,网民所用关键词及其量的变化,反映的就是公众关注焦点的转移及其转移程度的变化。我国网民数量之大、结构之复杂,以及网民在隐匿环境下具有自由表达真实想法的强烈愿望,使危机管理者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所获得的样本可满足量大、多元、真实这三个条件。当集合的符合条件的样本数量越接近公民数量时,相同或相似的关键词被使用或被包含的频率越高,表明该关键词所指涉的事物吸引的公众注意力转移程度也就越高。因此,危机管理者运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刻画公众注意力转移程度,进而预测社会矛盾的累积状况,可以达到危机预警之目的。

(二)从网民结构看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预警危机的可行性

为进一步证明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实施危机预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下面将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所发布的2015年6月统计报告的数据信息,③《第 36次 CNNIC报告》,http://news.youth.cn/kj/201507/ t20150723_6915148.htm对其做进一步的说明。

合理的网民结构是实现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实施危机预警的又一个重要条件。网民的城乡差别,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经济状况这些因素,往往是引发网民关注某一事物,或对所关注的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看法的重要因素。故此,从这些因素入手,考察网民的结构特点及其合理性,则成为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预警危机可行性验证的关键。

从我国网民的城乡结构看,农村人口利用手机上网人数达1.86亿,占全体手机网民的27.9%,相比2014年底增加了800万人。考虑到现阶段国家对农村移动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和智能手机价格日益降低的因素,农村人口中手机上网的人数还会逐渐增加。这就使危机管理者对特定关键词检索量变化的统计分析,能够反映农村地区公民的诉求。从网民性别比例看,男女比例为55.1:44.9,趋向自然人口的性别比例。因此,利用网络关键词检索的方法所得统计结果不会因男性或女性网民数量过多,而忽视另一性别公众的诉求。

表1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表

由表1可见,我国网民年龄为10-39岁的公民占网民总数的78.4%。其中,20-29岁的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其次占比较大的分别是10-19、30-49和40-59岁三个年龄段的网民。如将10岁以下的网民不计在内的话,60岁以上的网民人数占比最少。考虑到20-49岁的人群是当下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我国于2008年开始出现老龄化趋势这两个因素,①凤凰网财经版块专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危与机》,http:// finance.ifeng.com/topic/news/laolinghua/实际上,20-49岁年龄段人口本来就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大体上说,我国网民的年龄趋于成熟,年龄层次多样、结构完整,各年龄段占比较为合理,基本符合我国自然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因此,网民所发布或接收的信息,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不同年龄层的公众意见和态度。

从学历看,网民中初中及以下者占48.9%,高中生(包括中专和技校)占比30.5%,大专及以上网民占比20.6%。这组数据与此前我们认为高学历者应占网民大多数的认识恰恰相反,中、低学历者才是网民中的大多数,说明我国网民的学历高、中、低层次涵盖完整。

表2 2015年6月中国网民职业结构表

从表2归纳的十三类职业中,学生网民的人数最多,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次之,企业或公司的一般职员位居第三。无业、下岗、失业者这一群体和专业技术人员位分别列第四、第五。此外,农林牧副渔业、商业服务业、机关、事业单位的一般职员和制造生产型企业中的工人占比从5.2%降至3.7%。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企业或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和退休者的占比相差不大,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的比例最小。可以说,这十三类职业的集合已经涵盖了从第一到第三产业的人员和下岗、失业、无业这一弱势群体。仅从数据看,学生虽占总网民数的四分之一,但从学生网民的网络使用情况和深入学生群体调查的结果发现,学生网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是随学历的提高而逐渐增加的,只有高学历的学生网民才有可能影响样本占比。这也就是说,尽管学生网民比例很高,但其对样本结果能够施加影响的人群远不像数据所显示地那么多。故此,我国各类职业的网民占比虽然有较大差别,但网民的职业结构多元,大体说来,还是比较合理的。

表3 2015年网民月收入表

由于表3可见,月收入在2001-5000元区间的人数占比高,无收入和高收入群体的网民所占比例极少。这就是说,我国网民覆盖了低、中、高收入的人群,而且呈现橄榄型分布,即收入在2001-5000元区间的网民是大多数,这是橄榄型的中间部分。低、高收入的网民是少数,居于橄榄形的两端。

综上,从城乡网民所占比例,以及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收入这些因素分析,我国的网民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网民的城乡占比虽然相差悬殊,但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和智能手机价格的大幅跌落,农村人口的网民会越来越多。男、女性别比趋于合理,各年龄段人群覆盖全面。从职业、学历和收入三方面考量,网民的构成呈现出鲜明的“橄榄形”结构,即中间阶层的网民比例大,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的网民比例小。根据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关于群体极化的理论,不同层次的群体之间由于背景条件和利益诉求的一致或趋同,“群体成员一开始具有某些偏好,在商议后,成员朝偏好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则会形成极端的观点。”[7]47由以上六个条件排列组合而成的不同网民群体,实际上也就是具有某种偏好的群体,他们由于各自所在的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因而其聚焦的问题、对某一事物的关注度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有所差异。因此,这些群体所关注的问题或言论,可以作为衡量公众关注度的参考指标,即网民所发布信息中包含的某些特定关键词,或网民利用某些特定关键词检索的信息,能够真实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和公众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这也就决定了危机管理者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预测危机的可行性。

三、结论

我国庞大的网民规模,趋于合理的网民结构,以及网民所用关键词与公众注意力转移和危机形成之间的正相关性,为危机管理者通过网络言论中所包含的特定关键词和网民检索特定关键词的数量变化,度量公众注意力转移程度,预测和预警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样本和实施危机预警的可行性。因此,在各类文本关键词提取技术已经成熟,中、英文敏感词汇表、情感词表已经构建,关键词与时间热度、环境热度相关性统计方法等技术要件已经具备的今天,运用网络这一便捷工具,利用关键词提取度量公众注意力转移的程度,监测社会危机的警源和实施危机预警,可以成为政府危机管理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

[1](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申艳红.社会危机防治行政法律规则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3]张小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6(7):14-19.

[4]胡锦涛.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0.

[5](美)布赖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马亚龙,邵秋峰.评估理论和方法及军事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徐星华)

WANG Xin-ming,NIE Han-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0,China)

The popula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y for the 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Internet users,as well a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keyword search and public attention diversion,we believe that the method by using keyword search to determine the diversion status of public attention in crisis warning,which is not only possible,but also feasible.

keyword search;public attention diversion;crisis warning

C915

A

1008—7974(2016)03—0120—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5.023

2015-11-05

2015年科技计划新上福建省级第四批 (自然基金)“福建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可持续性研究”2015J01285)

王新民,福建福清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聂晗明,吉林四平人,管理学硕士。

猜你喜欢

网民检索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