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采购缘何成“高危行业”

2016-11-03张玉胜

党政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猫腻前任天价

○张玉胜

政府采购缘何成“高危行业”

○张玉胜

从 2004年担任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书记、副主任开始,席传亮已经在采购中心度过了近12个年头。这让他成为中国担任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时间最长的人。用席传亮自己的话说,他这11年多,都在专心替政府花钱。在这个高危的行业里,席传亮说,他三分之一的工作都用来应对各种各样的调查。

继有人称政府官员是“高危职业”之后,政府采购也被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席传亮纳入了“高危行业”的行列。也难怪,基于人们对“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常识性认知,大凡涉及掌管人财物支配大权的部门主官,当不乏被疑“近水楼台”的便利和“瓜田李下”的担忧。不过,纵观席传亮在政府采购领域里摸爬滚打12载的不凡阅历,守住清白和规避高危并非难以成就的自律传奇。

替政府花钱竟成“高危行业”并非空穴来风和杞人忧天,君不见“两千元优盘”、“中石化天价吊灯”、“中石化百万元买酒”等天价采购事件的屡屡曝光。这无疑会为政府采购蒙上某种藏有猫腻的神秘色彩,打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潜规则烙印,让人生遐想。席传亮称“三分之一的工作都用来应对各种各样的调查”的感叹,或不失为佐证其“高危”之说的亲身体验。值得赞叹的是,席传亮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自觉、敏感与警醒,直让政府采购的“高危行业”转危为安。解读其临“危”不惧的抗风险经验谈,或对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权力运作,不无可资镜鉴的裨益效应。

如何抵御政府采购的“高危”风险,席传亮从“于公”、“于私”的两个层面概括了他的所作所为。即懂得分权、放权,确保公权力不被亵渎;避免自己面临巨大诱惑,有效保护好自己。其实,政府采购的所谓“高危”,并非是在履职实践中可能遭遇的职业伤害,而是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金钱俘获的“沦陷”风险。这就需要采购官具有摒弃功利邪念和拒腐蚀永不沾的如磐定力。用席传亮的话说,就是“政府采购,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没道理再从其中赚钱”。耳闻目睹其前任领导上任两年便因受贿罪落马获刑11年的案例,更成为其慎用采购权的前车之鉴。

既然是猫腻,自然惧见阳光。席传亮从前任落马案件中窥测到了大权独揽的一言堂弊端。废除一个人操作采购项目全程的模式,实施分段式管理操作法,既可让采购行为的各环节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也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让自己和同事没有权力寻租的机会。

政府采购成“高危行业”,是实情正告,更是廉洁警示。只有充分认知风险,并施以强大的自律境界和周延的机制操作,政府采购才能处危不惊和化险为夷。正如国家机关采购中心采购二处处长张立慧所言,“政府采购科学发展离不开风险防控,只有阻止可能发生的问题或避免问题重复出现,并且不断修正,才能持续健康前行。”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委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 张 敏)

猜你喜欢

猫腻前任天价
天价海运为哪般?
Y7000P的i5/1060款7099元已成“常态价”
The “Ex” Factor
说散就散
体 面
光头神探
小女贼的猫腻
声速表中的猫腻
天价足浴盆
Facebook 为何天价收购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