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如何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

2016-11-03黄安良

党政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维权依法理性

○黄安良

领导干部如何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

○黄安良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越级集访、赴京上访居高不下,信访不信法依然如故。究其原因,就在于群众“不懂依法维护权益,不会理性表达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从源头上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

一、领导干部要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根本在于牢记为群众用权和服务

可以这么说,没有各级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为民用权和服务,就没有群众的“依法理性”维权。从当前情况看,要强化为民用权和服务,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领导者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法”,坚持一切依法办事,一切都必须在法的框架内进行,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领导者手中握有多么大的权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这个底线都必须坚守,不得逾越或变通。二是有权者当守规矩。所谓规矩,就是要受制度规章的管理和约束,懂得哪些权力能用,哪些权力不能用,要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把所有掌权者手中握有的权力,全部关进制度的笼子,并让其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地压缩和减少寻租空间,促使有权者将精力和心思用在为民服务上。三是执法者不可任性。既是执法者,手中就会握有一定的权力,执法者一旦任性用权,自然就会顾及不到群众的要求和利益,这样长期以往,必然会与群众产生对立,发生过激行为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依法用权,时刻牢记党的宗旨,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根本之所在。

二、领导干部要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突出在于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当他的应有利益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应有维护时,他一定会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地去奋力抗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这过程中,他可能会置法律于不顾,言行也显得非常不理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他们应有的利益和权益维护好,这是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的基本要求。要重视维护好群众的“小”利益。因为一些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比较“小”,往往不被领导们所重视,相关要求也容易被忽略。而这种在领导者眼中的“小”,在群众的心中却非常“大”。由“小”的利益不被重视,渐渐引发小的抱怨,进而形成大的不满,真的到了那时,你再要求他“依法理性”维权,怕是很难做到了。要处理好与政府相关联的利益。政府利益与群众利益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因为政府代表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具体到某个时段或某个具体项目上,有时会不一致,甚至会有较大冲突。当政府利益与群众利益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考虑的就是让利于民,而不与民争利,如果强势政府一旦与弱小民众争起利来,群众自然很难会去“依法理性”维权。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好。客观地讲,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群众来说,他们往往看重的大多是眼前的、现实的利益,而对政府而言,则更加看重的是长远的、潜在的利益,两者之间只有视角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领导者就是要在充分保障、维护群众眼前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创造条件让群众加深感受,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既看到眼前利益的现实,又看到长远利益的美景,切不可长官意志,操之过急,把好事办坏。

三、领导干部要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重点在于听得进群众的呼声和意见

领导干部要保障群众做到“依法理性”维权,就必须广开言路,听取民声,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首先,要畅通表达渠道。通过各级干部接访、下访,民众意愿收集,定期约谈等形式,直接听取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并努力把他们正当的、有理的、合法的利益诉求维护好、解决好。其次,要做实风险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正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但在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中仍有较大认识差距。有的认为,好不容易引进一个项目,稳评一做就可能会落空。有的觉得,发展才是硬道理,项目先上马再说,主张先上车后买票。还有的提出,稳评工作是要做,但不必那么较真,程序上走一走,别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社会稳定风险“应评尽评、真评实评”上下功夫,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及重大事项出台和实施前的可行性研究和决策的必经程序,评估预测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早研究制定防范风险的应对之策,切忌将风险很大的项目强行盲目上马。第三,要注重问计于民。问计于民首先在于相信群众,甘拜群众为师,通过组建市民观察团、政务评议团,开辟政风行风热线,设立书记、市长信箱,征集人民建议,收集社情民意等形式,广泛听取、收集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并切实加以改进自身的工作,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决定取舍。

四、领导干部要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关键在于及时回应群众的质疑和担忧

一些已经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教训告诉我们,及时回应群众质疑和担忧,是领导干部保障群众“依法理性”维权的关键所在。对群众的质疑和担忧,如不及时回应,为群众所不知,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他就会很难信任政府,以致以讹传讹,引发恐慌,若再被别有用心人利用,发生极端群体性事件概率很大,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积极回应,主动应对。紧紧抓住“及时、准确、全面”而展开相关工作。及时,就是群众一经提出相关质疑和担忧,有权部门或第三方就应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回应,并通过多种形式,让群众知道实情真相。准确,就是所有回应内容,都应有权威、科学、法律的依据作支撑,经得起民众的拷问和历史的检验。全面而不是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即凡与此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毫无保留地告诉群众。以科学为依据,用事实来说话。回应群众的质疑和担忧,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以科学为依据,用事实来说话,而不是不着边际,泛泛而谈,自说自话,不触要害,更不是谁的官大,他的话就权威、就真实,群众就必须听得进去,并且坚信不疑。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结论一定能消除群众的顾虑,实话实说自然会化解群众的担忧。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平时就应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官员与民众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加深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与信任,这样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官员的话才能让群众听得进、能理解、愿相信,遇有较大矛盾和分歧时,才能心平气和、冷静理智地坐下来面对面地对话沟通,相互间的矛盾和误会才会消除,彼此间的理解与支持才会增进。做到了这些,要求群众“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肯定不难做到,让我们共同期待着。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委政法委员会)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维权依法理性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维权去哪里?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