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心中有数,无限美好
2016-11-03吴秀娟
本刊记者 吴秀娟
华应龙:心中有数,无限美好
本刊记者吴秀娟
华应龙: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苏派名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西城区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从教以来,致力于探索“化错教学”,荣获西城区委区政府“突出贡献人才”奖、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首届“明远教育奖”。出版专著《我就是数学》《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和化错教学》。
数学是什么?是工具?是科学?是文化?……在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的理解中,数学是玩具,和自己想象力玩耍的玩具。老师就是带着孩子们一起“玩”数学,别把它看得太高深,将孩子们给吓住了。只要心中有数,便能成就无限美好。
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回首来时路,华应龙讲述着自己对数学、对生活的热爱,讲述着他的教育人生。
从教学中醒来
华应龙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初登讲台时的情景。那是1984年8月,从如皋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中心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兼教体育和数学两门学科。
那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从不奢谈高远的教育理想,只是近乎本能地觉得,既然走上了讲台,就要担起作为教师的职责,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刚开始时不会讲课,连上课都不太会讲话。”初出茅庐,华应龙对课堂语言的把握有些生涩。师范实习时,同组的一位女同学教给他一个方法,在说话“打结”时就用“好”字来缓冲,这样既不会被学生看出来,又能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没想到,这一招还真是灵验,屡试不爽,便成了华应龙课堂应对的锦囊妙计。直到有一天,班上的两位学生争论了起来。“原来,他们偷偷统计我一节课上说了多少个‘好’字,结果统计数据有了出入,一个说是42个,一个说是38个。”
这件事给了华应龙很大的触动,他也很想知道自己究竟说了多少个“好”字,为什么课堂语言会如此之不连贯?于是,他找来录音机,录下自己的课,下了班就躺在床上反复听,扬长避短,并与名家的课作对比。慢慢地,他尝到了反思教学所带来的甜头,录音机、录像机成为华应龙形影不离的“伙伴”。就这样,他从“日常教学”中醒来,听自己的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成为保留至今的习惯。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华应龙愈加感觉到自身理论知识的贫乏。于是,在批改完作业、备完课后,他又捧起了大专、本科的自学课本,参加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函授,捧起了“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捧起了《课程与教学哲学》《中国数学史大系》……
在他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5~6个小时的睡眠。夜深时,他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跑跑步,暖暖身子,又接着看书。热闹的正月里,人们打牌消遣,山珍海味,他却钻进宿舍,捧着书本,啃着馒头,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里。
那时,买书还不是件容易的事,邮寄购书成了他汲取知识养分的主要方式。办公室窗边挂着的那厚厚一沓汇款单,微风过处,发出呼啦啦的声响,华应龙现在想来,内心里依然觉得温暖而明亮,那些声响见证了最初那段沉潜的岁月。
这么多年下来,华应龙的工资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买书上。出差在外,他不逛公园,但新华书店却是必去的地方。举家从江苏搬迁到北京时,近8000本书被搬下车来,以至于邻居家的小孩跑过来好奇地问:“叔叔,你家是卖书的吗?”
生活从不曾亏欠每一位认真对待它的人。慢慢地,华应龙的努力开始有了回报。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远远超出其他班级;身处偏远村小,却连续多次参加县里的教学比赛,每一次都载誉而归;随着名声渐起,他参加公开课的足迹也从县市扩大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在1996年的全国数学年会上,一堂《年、月、日》的公开课赢得满堂彩……1998年,32岁的华应龙被破格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是所有参评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数学眼,数学心
佛家有言,当你心中有一个命题,眼睛就会去寻找证据。在华应龙的课堂上,哪怕是一段故事、几个啤酒瓶盖、一副扑克牌、一顶帽子、一条领带……许多看似与数学无关的物件都化身为奇妙的教具,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生涩的学科,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作为数学教师,你必须借助教学这个通道,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的好玩,数学的有趣,也就在这里。”在华应龙的理解中,数学是玩具,好玩的数学就在身边。
“同学们都乘坐过出租车吧?坐出租车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出租车上有哪些数学问题呢?”课堂上,孩子们掏出自己搜集到的出租车发票,琢磨起来。
“我坐的出租车是1.6元的,但为什么发票单价一栏打出来的却是2.4元呢?”“发票上的单价原来不止一种的啊!”“3张发票显示的公里数都是9千米,可为什么票价却都不同?”面对一张张出租车发票上所提供的信息,孩子们争相变成“小侦探”,猜测、分析、研究,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数学知识,探讨起步价、单价、计价方式等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
华应龙为此还特意跑到交管部门、物价局进行调查访问,通过访谈录的形式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一堂课下来,谈及课堂里的收获,孩子们争先恐后——“以后坐出租车,我也可以自己来计算车费了”,“数学不光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生活中的数学也无处不在”。
每一次课堂里的精彩呈现都离不开华应龙课前的反复思考与斟酌。深入挖掘教材,学习它,研究它,甚至剃须、吃饭、走路时都念念不忘,有时深夜里想出好的点子,他便打开灯,把它记下来。记完了,关灯再睡。又想到了,再开灯……这一明一灭的床头灯,宛若萤火虫一般见证了华应龙课堂思维火花的闪光。
执教小学数学多年,每次备课时,他总喜欢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教?”“真应该这么教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教法?”备完课后,华应龙常常有一种冲动,就像是制作了一件特别神奇的礼物,忍不住要与孩子们分享,畅想课堂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始终对课堂保持着满满的好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没办法抵抗课堂的无穷魅力,学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就像一个谜,我总会饶有兴致地使出浑身解数来解谜”。
于是,和孩子们一道“玩”数学,用数学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生命,成了华应龙一生的修行。让学生心中有“数”是华应龙数学教学的最大目标。因为只有心中有数,才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世界。
“周国平曾说,我不想知道你有什么,只想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你就是你所寻找的东西。我在寻找数学,因此,我就是数学了。”华应龙既用数学修身,也用数学育人,更用数学立命。如果说一生只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便是数学。数学于他,亦是一种心灵的安顿。
享受教育的幸福
“我喜欢小孩,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数学!”在乡镇担任教育助理时,华应龙还坚持到村小教数学。那时,班上有13名学生,被人戏称为“十三太保”。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便层层叠叠地堵在教室门口,不让他走。“那情景,就像儿时家里来了我喜欢的远房亲戚,亲戚要走了,我就堵着门,不让他走。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我很幸福。”每每想起孩子们对课堂的眷恋,华应龙便十分沉醉。
行走在校园里,多数学生叫他“华校长”,偶尔会有学生直呼名讳,叫他“华应龙”,也有些调皮的孩子叫他“华罗庚”。学生叫他“华罗庚”,华应龙最是喜欢。
与学生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时,华应龙自有他的“绝招”——
在黑板上板书:“华佗”,问学生:“认识吗?”学生说:“认识”,也有学生说:“是一个名医。”我说:“没错,华佗是三国时的名医。”
接着,我又板书“华罗庚,认识吗?”学生说:“认识,大数学家。”我肯定道:“对,世界上著名的大数学家!”我再板书“华应龙”,问学生:“认识吗?”学生们纷纷摇头,“不认识”。我装出无奈的表情,摇摇头,再指着自己说:“他就是我!”学生们都笑了……
公开课上,面对并不熟悉的学生,华应龙常常要求每人将名字写在练习册上,提问或是点评时,他会留心记住并大声地喊出孩子们的名字。“人在听到的声音里,最动听的就是自己名字的声音。”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那份亲切与自豪是课堂里最生动的表情。
正如他酷爱的篮球所教给他的那样,篮球场上,无论对手强弱,华应龙都打得非常投入。认真打好每一场球,是对对方的尊重。作为教师,就更要“目中有人”,首当其冲要尊重的便是学生。
一堂“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复习课上,华应龙要求学生将0.2等小数化为百分数。一位后进生答道:“20%,因为0.2等于十分之二……”这“十分之二”刚出口,同学们已是嘘声一片,大多是一副等着看笑话的神情。华应龙示意大家别打断,耐着性子听她继续说。“0.2等于十分之二,等于五分之一。分子分母同乘以20,等于20%……”“哎呀,真了不起!”华应龙竖起了大拇指,同学们也跟着鼓起掌来。“大家看,她先运用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接着又将分数巧妙地化成了百分数。这一系列知识她掌握得多清晰,并且能运用自如,太棒了!华老师要向她学习!”随着掌声再次响起,孩子的眼眶里噙满了泪花。
“刚才我是这么错的……”在华应龙的课堂上,时常能听到学生这样剖析自己所犯的错误。作业本上,学生画统计图时画歪了,他会在一旁批注:“比萨斜塔?”画得太矮了,他写道:“个个都是武大郎!”对于学生的“出错”,华应龙总是抱着欣赏和接纳的心态。从事化错教育研究20多年来,每次新接一个班,第一节课时他都会在黑板上板书:“错得好!”在他看来,差错即觉悟,这些差错恰好是学生思维真实呈现的过程,重要的不是眼前的对与错,而是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
旁听数学课时,华应龙喜欢当堂评价学生——“我最欣赏某甲同学,她的发言最有数学味道。她说得好是由于她肯动脑筋,能有条理地去想。”“这节课,我最欣赏某乙同学,他提的那个问题是个很好的数学问题。”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为学生树立一个数学学习的榜样,数学思维的引导自在其中。学生们都很欢迎华应龙去他们班听课,时常争着把椅子拉到他们的座位旁。
为人师者的幸福还弥散在教育的日常之中。口干了,孩子们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嗓子哑了,孩子们在讲台悄悄放上一袋润喉片;笔没墨了,孩子们争相递上自己最喜爱的笔……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于他而言却弥足珍贵,禁不住让人一遍又一遍地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