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语言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运用

2016-11-02张蔓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网络语言

张蔓丽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崛起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格局。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网络语言逐渐产生发展,并渐渐影响新闻信息传播。文章主要从网络语言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运用的角度出发,采用定性分析法阐述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网络语言对新闻信息传播造成的影响;最后运用功能分析法来说明规范网络语言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网络语言 信息传播 语言规范

从互联网的兴起到兴盛,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形态,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而且发展迅速,渐渐向新闻媒体渗透。网络语言不仅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对新闻传播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丰富媒体语言的同时也对媒体的语言规范性形成挑战。本文着眼于新闻传播中网络语言的运用,在解释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的同时,论述网络语言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使用和盛行原因,探究网络语言对新闻信息传播造成的影响,并据此说明怎样规范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语言与网络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源自于网络的一种非正式语言。网络语言的含义比较宽泛,从狭义上来说,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某些含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和符号形成的特殊形式的语言,同时也包括使用这些词语和符号的文学语言,还包括利用这些网络术语进行报道传播的网络媒体语言。从广义上来说,在网络时代出现的并且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或特殊用语,比如“网络病毒”、“防火墙”、“BUG”、“黑客”等等,也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便被便捷的网络交流所吸引。由于当时网络条件的限制,人们倾向于用正式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以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理解双方意愿的目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在社会交际中越来越普遍。这时,在网络对话中开始出现一些网友自创的语言。例如:3Q——Thank you的意思;B4——Before的意思等等。这些网络语言很多都是源自于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对简洁和速度的要求,而网络交流既不同于面对面的有声语言交流,也不同于传统正式的书信交流,它是一种即时的输入与回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以简洁和速度见长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建设日趋完善。个人电脑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渐渐离不开网络,而这个时期的网络语言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单纯的追求对话简洁和速度转变为增加娱乐性和展现个性,网络语言的模式也变得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谐音和数字、字母指代词。譬如:“菜鸟”指初级水平的新人;“潜水”指在论坛里沉默不发帖也不回帖的人。此时的网络语言还局限于日常的对话交流,许多网络语言还是从日常对话衍生而来。

如今的网络语言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不再只局限于沟通交流的便捷性,而是与我们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例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出处是一封被发到网上的辞职信,上面只有这10个字。在这封辞职信迅速走红之后,人们通常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来表达特别的想法,或者宣传某个东西。又如“吃土”一词出处是在一年一度的网购盛会“双11”之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钱花得太厉害,以后吃不起饭,只能吃土了。之后,人们用“吃土”来形容败家之后一无所有的困境。网络语言的不断演进,也逐渐影响到传统媒体的用语规范,并逐渐被媒体接受和使用。

二、网络语言盛行的原因

第一,互联网在我国日益普及,使得网络向社会生活的渗透明显加快。互联网服务形式和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办公、娱乐、教育等活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是网络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也为网络语言的盛行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

第二,网络语言独特的构词造句方式使其易被人们所接受。网络语言利用谐音、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新造的词语更易让人产生联想,也更加平民化、大众化、生活化。这些网络语言格式灵活,用起来简明生动,可广泛运用于媒体和新闻当中,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

第三,许多网络语言起源于社会热点事件,而这些热点事件往往备受瞩目。如果这类事件的概况或基本特征能被某个新词或短语所准确反映,并且能够表达人们对这类事件的共同认知或价值取向,那么这个新词或短语就能迅速流行于网络并逐步向其他媒体渗透。这些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是网民情感表达的一种另类方式。一些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在受到人们追捧的同时,也逐渐被主流媒体接纳。

三、网络语言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

首先,网络语言使得信息交流的载体变得更加多元化。语言是提高信息交流效果最重要的载体,它使得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它的表达风格十分独特有趣,常常在表意的同时还会含有一定的情感在其中,在交流的过程中容易被记住和传递。网络语言可以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人类说话的语气、动作等,即时传递信息交流双方的情感,也可以用一种幽默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以此加深人们的印象,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往往和一些社会热点相联系,比如:“上天台”、“有钱任性”等词语,虽然这些词是网民对这些事件的一种戏谑化的表达方式,但是其中包含了人们对事件独到的理解和认知。

其次,网络语言简化了信息传递过程,使得信息交流的效率显著提高。作为一种高度浓缩化的语言,网络语言十分符合交流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表达方式,其使用时的简洁表达以及蕴含的情感因素,大大加快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相对简短的信息和丰富的表情空间,使得网民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信息输入与传出,也使得网民在有限时间内可以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并更快地获得认知感。

再次,网络信息传播双向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使得交流主体自由化的同时,也使信息交流更加趋向个性化。在网络这个虚拟社区中,交流双方可以相互认识,也可以素未谋面,交流的内容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突出自我,张扬个性,显示与众不同,网民会更加重视表达方式的独树一帜。虽然不同的网络场合有着各自独特的网络用语,但是处于网络交流中的人所普遍具有的心理是大致相同的,那便是获得认同和彼此交流。因此,渴望获得认可和交流的网络主体便会通过增加对网络语言的熟悉度来使自己更快地融入网络社区,与此同时,人们对网络社区的情感归属越发强烈。

最后,网络语言在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其非规范性也对新闻信息传播产生了消极影响。与传统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口语化程度较大,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容易产生语法和错别字等问题,对大众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由于网络语言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网络空间,对那些不经常上网的人来说,理解这些语言就会非常困难,从而对信息交流造成阻碍。

四、网络语言的规范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不仅是人类沟通的符号或媒介,更是人类思想、生命之具体表现及历史文化之承载者,同时也是民族情感认同之表征。现如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然而,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有时会对语言理解产生障碍,降低信息传播效率,造成信息传播“失真”的局面。因此,加强网络语言的规范性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应该确定规范网络语言的目的和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必须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做到交际到位的程度。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既不能脱离语言的应用,也不能脱离语言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要遵循语言的传播性、交际性、丰富性等原则之外,还应该顺应语言的发展方向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从媒体角度来说,对不同新闻媒体中的网络用语应有不同的规范,根据网络媒体的不同受众群体来具体制定标准。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到现代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由原来单一的“视”、“听”到现在的“视听”一体,媒体应跟随时代的变迁,从多角度衡量网络语言的标准规范,承担其传播文化的责任。

从网民自身的角度来说,在不断丰富网络语言的同时,也应该自觉维护网络语言的规范性。在网络交流中,要使用健康的、积极的、雅俗共赏的网络语言,抵制病态的、消极的、粗鄙庸俗的网络用语,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王赫川.新时代媒体的语言规范——谈网络用语对新闻媒体的影响[J].视听研究,2012(8):19-20.

[2] 罗钰.网络语言的非常用法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7:2-6.

[3] 占升平.新闻媒体中的网络流行用语[J].传媒观察,2012(3):51-52.

[4] 陈岭.谈网络用语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力[J].新闻传播,2011(3).

[5] 高岚岚.网络用语浅探究[J].硅谷,2010(13).

[6] 魏玉麟.谈网络用语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力[J].通讯世界,2015(9):260-261.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浅析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的信息传播实践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