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言九鼎

2016-11-02吕月琴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少儿美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泥板青铜纹饰

■图、文/吕月琴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一言九鼎

■图、文/吕月琴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司母戊方鼎

大克鼎

课程分析:

鼎是贵族家庭的传家宝,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一般在奴隶主阶级举行盛大典礼或祭祀时使用,是古代青铜礼器。鼎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其上的纹饰富丽精致,有兽面纹、窃曲纹、团鸟纹等,并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本课让学生触摸祖国的经典文化,感受国粹,并用黏土捏塑鼎形象,感受鼎的凝重和纹样中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青铜礼器——鼎的作用和象征意义,在感受鼎所涵盖的文化意义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2.观察、欣赏、分析古代几件青铜鼎的造型特征与纹饰特点,感受鼎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3.学习用黏土捏塑的方法制作立体的方鼎或圆鼎。从而培养学生的平面与立体设计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鼎、教师范作、陶泥、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成语填空,引入鼎的世界

教师课件出示如下成语:

问( )中原、拔山举( )、大名( )( )、人声( )沸、列( )而食、钟鸣( )食、三足( )立、一言九( ),让学生为这些成语填空。

教师巧妙地引出课题:远古时候,大禹治理了水患,人民为了感激他,献给他各地的土特产,其中有不少青铜之类的金属。大禹用这些金属铸造了九个极大的宝鼎。后来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就将这九个鼎作为国家的象征,放在庙堂里,一直传到周朝,并发生了许多有关鼎的成语传说故事,如:“问鼎中原”“钟鸣鼎食”等。现在的成语“一言九鼎”表示说话很有分量,很有诚信。今天我们就走进鼎的世界,去感觉鼎中的文化与艺术。

二、录像观赏,了解文化内涵

1.教师播放一组鼎的录像。

2.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回答相关鼎的知识。

①鼎的作用。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青铜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炖煮和盛放鱼肉,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逐渐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被视为立国重器、礼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②鼎由哪几部分组成?

鼎通常由腹、足、耳这几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

③鼎的外形是怎样的?

鼎的种类有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也可分为有盖鼎与无盖鼎。

三、名鼎列举,分析艺术特色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件古代名鼎,看看它们的相关资料及艺术特色各是怎样的。

1.青铜之冠——司母戊方鼎

①简介铸造背景。

这是被誉为“中国之最”的鼎,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铜器,是商王为了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鼎的腹内壁铸铭文“司(或释‘后’)母戊”三字。

②说说相关故事。

说到这个鼎,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悄悄地把其埋了起来。不知怎么地,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此鼎时,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保存下来的这个鼎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新掘出,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后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再后来,国民党政府想将此鼎运往台湾,但终因此鼎过于巨大与沉重,没有成功。现在司母戊鼎成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③分析纹饰特点。

教师引导:被称为中国青铜之冠的司母戊鼎,除了形体巨大外,其上还布满了精美的纹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纹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这么大的青铜器在三千多年前能够铸造成功且这么精美,真是个奇迹。

以上师生在分析纹饰时,教师出示相关的纹饰范作。

2.西周奇宝——大克鼎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件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教师出示图片。

资料介绍: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大克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此鼎造型宏伟古朴,纹饰华美,是西周奇宝,现无愧为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泥板法制作方鼎

挖空法制作圆鼎

3.金文重宝——毛公鼎

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一方一圆两大名鼎,知道了鼎在古代是立国重器,鼎也是古代旌功记绩的礼器。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组一方一圆的鼎,看看它们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这是毛公鼎的侧面图与正面俯视图。大家发现没,它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铸在鼎中的铭文追述周代国君的丰功伟绩,委任毛公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并教导毛王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铭文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是金文重宝。

毛公鼎腹呈半球状,腹上部有一圈窃曲纹,足呈兽蹄形,浑厚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素朴典雅,洋溢着一股清新庄重的气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4.大禾人面方鼎

大禾人面方鼎是出土于南方的鼎,在它的四面有浮雕的人面纹装饰,弯眉圆眼、鼻梁尖削,高颧骨、阔嘴巴,双唇紧闭,神情严肃。

在鼎的内壁上铸有“大禾”两个字,其中“禾”字是象形字,就如同谷子抽穗时的样子。所以,有人推断这件鼎是为了纪念谷子获得丰收而专门制作的。

四、真鼎触摸,品味凝重精美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欣赏了四件名鼎,谁来说说它们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造型——浑厚凝重,纹饰——华丽精美。

为了让大家有更真实的感受,教师出示几件鼎的复制品实物,让学生零距离地感受其沉甸甸的分量以及精美的纹饰。

五、范作演示,探究制作方法

1.泥板法制作方鼎:

①拍一泥板,分成4等份,每块泥的两边贴成45度角。

②搓泥条,给每块泥板贴上纹饰,并将两板泥板拼接好。

③将四块泥板都拼接牢,接缝处用软泥条与泥浆封好。

④拍一泥板做鼎的底,将多余部分切掉。

⑤做一方形的立耳贴于鼎身。

⑥在鼎身上粘上四只空心的脚。

2.挖空法制作圆鼎:

①将泥搓成一个圆球。

②将泥球开孔,慢慢捏成碗形鼎身。

③在半球形的鼎身上装上立耳和纹饰。

④做三只方形足,并贴上一些纹饰。

⑤组装各部分,并修整。

六、剪贴捏塑,设计宝鼎形象

1.情景设置:鼎在古代是一种礼器,代表着权力,其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很多鼎都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古老艺术,我们市博物馆正在征集中国鼎的设计图稿,让我们来设计一些鼎的图稿,好吗?

2.请学生说说自己设计的鼎是什么形的?其上有什么图案?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为家乡博物馆设计中国鼎。形式可以单独做,也可以合作。

七、展示鼎图,享受成功快乐

学生作业展示:进行中国鼎平面形象设计评选。

1.说说自己设计的鼎。

2.选选自己喜欢的鼎。

3.教师点评有特色的鼎。

八、宝鼎链接,提升鼎之品质

1.通过以上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鼎在青铜时代的作用不再单纯是一种饮食器,而被赋予神圣和宝贵的色彩,被视为统治权力的象征。

2.拓展。

青铜器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艺术珍品,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种类繁多,造型别致。课后让我们再去探索“三星堆青铜器人像”“遥远的韵律——编钟”“光明的使者——青铜灯器”……

秦梓田 11岁

学生课堂作业

邵珂 十岁

查天明 十一岁

冯轶辰 十一岁

龚柔嘉 十二岁

廖宥安 十二岁

冯秩辰 十二岁

邵微 九岁

陈添豪 九岁

张鸿皓 十一岁

庄梓 十一岁

王秋远 十一岁

王瀚阳 十一岁

猜你喜欢

泥板青铜纹饰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青铜之光
阿马尔那泥板的涅槃重生之旅
拍块泥板做浮雕
泥板的叠加、拼合、包裹与刻线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雕漆纹饰的修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浅谈泥板成型工艺在陶艺创作实践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