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大学生学习认知及价值实现调查研究
——基于常德地区的调查
2016-11-02唐爱国辛治杰
唐爱国,辛治杰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常德 415000)
农民大学生学习认知及价值实现调查研究
——基于常德地区的调查
唐爱国,辛治杰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常德415000)
通过对常德地区农民大学生的调查访谈,发现学员在培养过程中对于项目认知、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在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价值实现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此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项目宣传、学校教学、后期使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农民大学生;角色认知;价值实现;调查研究
教育部于2004年2月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大”),目的在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科技、善经营”的人才。[1]湖南电大于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一村一大”项目,十年来为湖南地区培养了大批的农村建设人才,社会反响良好。为了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大”培养计划,适应湖南“三农”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湖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湘组发[2014]12号),计划依托湖南电大系统用6年时间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再培养一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2]为深入了解农民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对于自身角色认知及价值实现的现状,课题组对常德地区部分农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以此来进一步推进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以下简称“农民大学生”项目)的开展,更好地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一、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一村一大”以及“农民大学生”项目学员对于项目的了解程度、学习中的角色认知情况、毕业后的价值实现情况。调查对象是常德地区部分“一村一大”学员(入学时间为2011年春季至2013年秋季)以及“农民大学生”学员(入学时间为2015年秋季)。针对“一村一大”学员(基本已毕业)主要是调查其对学习过程的整体感觉以及毕业后各方面的情况;针对“农民大学生”学员(刚刚入学)主要是调查其对项目的整体认识、学习需求及学习现状。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两种。调查共下发调查问卷400份,其中“一村一大”问卷160份,“农民大学生”问卷24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28份,其中“一村一大”问卷116份,“农民大学生”问卷212份。另外课题组还深入到部分区县,组织当地学员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三次访谈活动。本次调查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基本实现了预期的调查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课题组发现部分学员对项目认知、角色定位还存在一些误区,在学习效果、价值实现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认知程度不够
在对项目认知程度的调查中课题组发现有近一半农民大学生学员对项目只是基本了解,同时还有超过1/4的学员对于“一村一大”或“农民大学生”项目仅仅听说过但不了解。
表1 学员对项目了解程度调查统计
(二)入学目的不明确,对专业认知不够
调查显示虽然有60%左右的学员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仍有超过1/3的学员入学时学习目的并不明确,甚至还有少数学员没有学习欲望,参与学习完全是因为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
表2 学员入学动机调查统计
(三)学习被动孤立,缺乏愉悦感
课题组在对“一村一大”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查时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员对整体学习过程感觉一般,超过1/3的学员觉得缺乏交流联系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大多数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表3 “一村一大”学员有关学习过程的调查统计
(四)毕业后学习缺乏延续性
课题组对学员毕业后的情况也做了相应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学员在毕业后就相关问题咨询过老师,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只是偶尔与老师联系;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对多一些,但是很多也只是偶尔联系,工作交流讨论并不多;虽然有超过60%的学员毕业后还参与了其他类型的学习项目,但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被动要求的,主动学习的学员比较少,另外有不少学员毕业后再也没有进行过其他学习。
表4 “一村一大”学员毕业后继续学习的调查统计
(五)学习后自我价值实现困难
在对学习效果的调查中虽然绝大部分“一村一大”学员能够按时毕业,但仍然有近一半的学员有过补考的经历,还有小部分学员推迟毕业甚至还没有毕业;与此同时很多学员觉得最大的学习收获是专业知识以及理论水平的提高,工作或创业能力的提高不太明显;超过半数的学员学习前后的情况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还有12%的学员毕业后选择了离开农村发展。
表5 “一村一大”学员学习效果的调查统计
三、原因分析
(一)前期宣传引导不到位,学员角色认知存在误区
“一村一大”与“农民大学生”项目是由各地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培养对象为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党员及优秀农村青年,由村支两委推荐、各级组织部门层层审核通过,学费由各级政府分担,目的就是希望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有能力、有作为的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村实用人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乡村并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以及公开的报名选拔,只是简单通知或任务分配,甚至有些村还作为福利照顾小部分人。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员对项目的实施背景、重要性并不了解,认为报名入学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学历提升或者是完成组织上交与的任务。这些学员没有把学习与推进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也没有认识到参与学习后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这种错误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教学过多强调理论,忽视了学员整体素质的发展
通过了解“一村一大”与“农民大学生”项目的专业教学计划,我们发现计划中的课程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注重的是课程的实用性;在教学上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理论性很强;实践大多以某一项具体的技术介绍为主,仅仅是基本生产经验的分享;这些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员某一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关注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了学员的全面发展,存在很强的功利主义倾向。[3]而且学员的学习效果也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些农业实践知识,如果毕业后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那么他的学习将变得毫无意义,这就违背了项目的初衷。
(三)没有将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
在学习感受方面,很多“一村一大”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孤立状态,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前后的变化也不大。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学员缺乏协作学习的观念,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多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没有注意对学员协作学习观念的培养,导致学员在学习中交流探讨的机会不多。其次部分学员的学习行为是在学校或组织部门的要求下被动发生的,在遇到困难后也不会主动寻求解决。这些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少那种由于获得知识、得到提升而带来的愉悦感,反而有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的逼迫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最后终身学习理念并没有在学员中形成。两年多的学习经历并没有让学员与学员、教师与学员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很多人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并没有积极的咨询老师或与同学讨论解决;另外大部分学员毕业后主动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学习提高的意愿并不是很强;这些都说明很多学员仍然把“一村一大”的学习看作是一种短期的任务型的学习而不是由此获得一个长期的不断学习提高的平台。
(四)后期政策支持脱节,学员缺乏价值实现的途径
组织部门对“一村一大” 与“农民大学生”项目非常重视,批准学员工作时间参与学习活动,负担学员学费,并有专人对学员的入学、学习、考核进行监督;但这仅限于项目的培养过程,很多学员毕业后就“无人问津”。学员通过学习掌握的大多是专业理论知识,能力提高不太明显;即便是能力有所提高,很多学员得到的发挥空间也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学员由于缺乏价值实现的途径而离开农村去另寻职业发展。这些都说明“一村一大”的学习对很多学员来说带来的改变不大,并没有让他们获得“学有所成”的成就感。究其原因主要是组织部门对学员毕业后的支持与使用少之又少,不仅没有出台明确的文件优先考虑学员的任用与提升,也没有针对学员创业开展更多的交流推介活动或提供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持。这使得很多学员在毕业后变得非常茫然,不知道学习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改变,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影响到了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
四、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自身角色,改变学习观念,增强学习主动性
“一村一大”与“农民大学生”项目是政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学员都是经过组织部门层层审核批准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各级组织部门应该在学员报名入学前对此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学校在学员入学后也要对此进行强调并以此来严格要求学员,要让学员深刻了解政府实施这个项目的战略意义,认识到参与学习并不是单一的个人行为,感受到并勇于承担这种责任与压力。这样学员才会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付出应有的努力。另外学校要注重对农民学员远程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等学习理念的培养。不仅要在入学教育中向学员灌输这些理念,更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帮助学员树立这种理念,这样学员才会在学习中找到归属感,让学习成为自己毕业后的常态行为。
(二)注重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一村一大”与“农民大学生”项目虽然是成人教育,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就是目的性比较强,立足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学员群体比较单一,大多是村干部、后备干部、农村党员,都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目前两年半的培养学习确实能够为学员带来直接的知识能力提升,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更需要这些学员通过学习来提高其素质,发挥其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制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说信息技术能力、终身学习观念、市场经济意识、法律意识、个人修养等。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避免过分重视农民大学生培养的工具主义价值取向,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学以致用”,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应该回归到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本体价值上,多开设一些人文课程提高学员的修养与素质,多举办一些讲座扩大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学会学习,帮助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学员才能够得到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才能保证“农民大学生”项目真正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工程”。[4]
(三)重视学员毕业后的使用与支持
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已经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开展“一村一大”与“农民大学生”项目是其中一项基础工作,目的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而如何使用他们才是关键,否则项目也就失去其意义。因此组织部门不仅要重视学员的学习过程,更要在学员毕业后为他们提供相关支持,促使他们把最大的能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具体来说,政府首先要制定一整套关于学员毕业后如何使用、管理的计划方案,做到对他们的现状、未来的使用计划心中有数;其次,要针对参与学习的村干部及后备干部,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职位提升或村委换届中对他们优先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第三,针对有创业想法的学员政府要为主动他们提供专家咨询、风险评估、低息或无息贷款、市场宣传等各种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创业初期的难关;第四,要不定期的组织学员开展联谊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经验交流、工作探讨的平台,增强学员间的交流联系。[5]
[1]刘万永.教育部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青年报,2004-2-20.
[2]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简介[EB/OL]. http://nmdxs.hnrtu.edu.cn/.
[3][4]余杰.试论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价值与取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6).
[5]施蕾芬.教育公平视角下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诉求[J].中国成人教育,2013,(17).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Role Cognition and Value Realization of the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TANG Ai-guo, XIN Zhi-ji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of the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in Changde area,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project cognition, role positioning, learning effect, value implementation of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several project promotion, school teaching, and the talents using, hop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project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target of “the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project better.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role cognition; value realization; investigation
2016—07—05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重点专项研究课题“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特色文化构建研究”(XDK2015Z-A-6)。
唐爱国(1961—),男,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高级讲师;辛治杰(1983—),男,常德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
G725.83
A
1009-5152(2016)03-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