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2016-11-02李东波孙晓茜高淑兰
李东波,孙晓茜,高淑兰
(西安航天总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100)
1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李东波*,孙晓茜#,高淑兰
(西安航天总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710100)
目的:了解西安航天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5年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网的123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与年龄、涉及药品种类及具体药品、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60岁和<10岁患者数最多,均为27例(占21.95%)。抗菌药物引发的ADR病例数居首位(77例,占62.60%),其次为中药制剂(25例,占20.33%);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0例次,占合计143例次的48.95%)。结论:临床应根据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ADR;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等正常用法与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或意料之外的反应。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管理、减少ADR的发生,设置药物警戒线,确保患者用药安全,2001年我国开通了ADR监测网。现对西安航天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2—2015年上报国家ADR监测网的123例ADR报告,采用Excel软件对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及性别、药物种类及具体药品、累及器官和(或)系统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药物分类参照《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2版)。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段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分布
12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70例(占56.91%),男性53例(占43.09%),男女之比为1∶1.32,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年龄6个月~87岁,≥60岁和<10岁患者数最多,均为27例(占21.9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age of patients with ADR
2.2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分布
123例ADR共涉及12类药物,其中主要为抗菌药物,其次为中药制剂,见表2。
表2 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分布Tab 2 Distribution of categories of ADR-inducing drugs
2.3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布及具体药品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主要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见表3。
2.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123例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呼吸系统和胃肠道系统,见表4。由于有些患者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因此合计的例次数比实际发生ADR的病例数多。
3 讨论
3.1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本调查结果显示,发生ADR的123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32,女性略多于男性,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和身体强度有异于男性、女性对药物较为敏感以及对药物反应的耐受性差有关[2]。年龄分布方面,≥60岁和<10岁患者数最多。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和器官发育尚不成熟,生理功能与调节机能不健全,更易发生ADR。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医学伦理学要求,2003年前我国即规定,药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儿童不作为受试对象。现有药品大多以成年人进行临床研究,新生儿及儿童的用法与用量以成人为标准进行换算。但儿童及新生儿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药品对成人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动学参数不适合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3]。老年患者ADR发生率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1)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增高。研究结果显示,同时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ADR发生率为4%;联合应用6~10种药物时,ADR发生率增至10%;联合应用11~15种药物时,ADR发生率迅速升至28%;若联用药物增加至16~20种,则ADR发生率可高达54%[4]。(2)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退化影响了药物的代谢和疗效[5]。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容易发生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药物在老年患者血液和组织内的浓度发生改变,导致药物作用增强或减弱,在药效欠佳时,医师常加大剂量,也可能使老年患者ADR发生率增高。此外,老年人维持体液平衡功能减退,在使用利尿剂或补液时,如不注意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不良反应[6]。(3)滥用非处方药及保健品。有些老年人常因缺乏医药知识,擅自购买服用滋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类药物等,用药次数和剂量不当,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生理机能、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选用药品,减少ADR的发生。
表3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布及具体药品Tab 3 Distribution of categories of ADR-inducing drugs and specific drugs
表4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Tab 4 ADR involved organs and(or)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注:因同一ADR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故总例次数>123
Note:the ADR induced by the same drug might involve multiple organs and(or) systems, therefore, the number of ADR cases>123
3.2ADR与药物种类的关系
由表2可见,抗菌药物引起的ADR病例数最多,其次为中药制剂,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7]。抗菌药物中,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病例数最多。左氧氟沙星是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生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感染。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也日益突出[8]。我国ADR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较为突出,其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和肾损害[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道损害为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10]也明确指出,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合理用药,避免因无指征用药、禁忌证下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用药疗程过长等造成严重ADR的发生。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因其具有高吸收、高利用度以及杀菌效果强、毒副作用相对较少等优势,目前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使用。随着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尤其是部分不合理应用,其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另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生产、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可能生成高分子聚合物,在人体内与蛋白、多肽及多糖等大分子载体发生不可逆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引起机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继而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11]。除过敏反应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还包括胃肠道反应、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等。因此,应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前需进行药物过敏皮试,并根据患者的年龄、个体差异、肝肾功能、生理特点等因素,制订合适的给药方案和用药疗程。另外,还应了解患者是否饮酒,并告知用药期间及用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或使用酒精制剂或食物,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各成分的药理机制尚不明确,其代谢产物及某些中间代谢产物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有些中药制剂工艺不够合理、企业标准低,质量难以控制,这些都是引起ADR的危险因素[12]。因此,在使用中药制剂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且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注射器内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应用其他药品,则应谨慎考虑其他药品与中药注射剂的时间间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3.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123例ADR中,皮肤及附件损害70例次,占合计143例次的48.95%,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痤疮、荨麻疹等。这主要是由于皮肤类反应较容易被患者及医护人员发现,且患者多有明显的刺激感,具有直视和可感觉的特性[13],与文献报道一致[14]。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多与患者敏感性增高或过敏体质有关。其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害。值得注意的是,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ADR中未见肝、肾损害报告,可能与肝、肾损害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不易被患者发现有关。即使后期患者出现肝、肾损害,也较难确定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提醒医务人员,对不易发现的ADR,应密切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积极控制,减少ADR对患者的损害。
综上所述,临床用药时,应加强抗菌药物、中成药等重点药物的ADR监测工作;根据患者的生理机能、药效学、药动学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订老年、婴幼儿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的用药方案。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督促临床科室发现ADR时及时上报,同时,监督和干预临床科室存在的不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赵先慧.我院2003年1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4):551-553.
[2]马玉德.脑积水脑室-富强分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5):10-12.
[3]董懿珍,张胜安,刘欣宁,等.26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评价[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1):687-689.
[4]高允生.临床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13-114.
[5]陈耀.老年人的临床用药[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27-128.
[6]范邦雄.老年人的合理用药[J].北方药学,2013,10(12):149.
[7]林小文,阮连军.上海市金山区35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4):1311-1314.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5期)关注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EB/OL].[2011-01-20].http://www.sda.gov.cn/WS01/CL0078/57994.html.
[9]吕素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23):2-3.
[1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03-23.
[11]鄂祥.139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100-102.
[12]解淑琴,柯摇园,贾丹春.陕西省商洛市2009年至2011年14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归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2):350-351.
[1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897.
[14]梁秀群,韦世明,唐云侠,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0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134-135.
Analysis on 123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LI Dongbo, SUN Xiaoqian,GAO Shulan
(Dept.of Pharmacy,Xi’an Aerospace General Hospital,Shaanxi Xi’an 7101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ies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 in Xi’an Aerospace General Hospital(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so as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 123 cases of ADR reports reported to the National ADR Monitoring Center by our hospital during 2012-2015 were colle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gender and age, involved categories of drugs and specific drugs, involved organs and(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tc.. RESULTS: Of the 123 cases, ADR occurred more often in patients aged ≥60 years old and <10 years old, both of which were 27 cases(21.95%). The number of ADR cases induced by antibiotics took the lead(77 cases, 62.6%), follow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preparation(25 cases, 20.33%).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skin and its accessories damage(70 cases, accounting for 48.95% of the total 143 cases). CONCLU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ADR and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R and ensure medication safety in patient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ational drug use
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599269860@qq.com
R969.3
A
1672-2124(2016)09-1273-03
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9.044
2016-02-23)
*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6277088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