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11-02王继波
【摘 要】针对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教育的意义,提出促进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理工科院校 通识音乐课程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70-02
目前,为了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许多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都设置了通识音乐教育课程。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使得许多学校的课程建设并不合理。本文试以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音乐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提出教学对策。
一、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
目前,通过对一些理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或多或少都开设了音乐类课程,但具体开设的形式风格不一,或以课堂面授的形式开展,或以新兴多媒体慕课的教学方式选修。就教学内容而言,各院校也是层次不等,有专门以音乐鉴赏类为主的中西方音乐作品赏析,有以实践参与为主的合唱艺术。不论形式与内容如何,这无疑对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其中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管理不规范,认识不到位。目前,各高校在硬件上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大,比如专业实验室的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但是对于具有塑造学校人文氛围的通识教育的重视却明显缺失严重。以通识音乐课程为例,很多理工科院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教研室和管理机构,而是将它挂靠在人文学院或者校学工处、团委名下。因此,音乐通识课程建设得到专项科研、管理经费、人事安排的自主权就逐渐丧失。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通过对桂林某理工类高校2015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的查阅可以发现:在其供本科生选修的108项通识教育课程中,与艺术相关的课程共有7门,占总选修课程数量比例的0.06%;具体到音乐类科目,只有音乐欣赏与西方艺术史两门,约占总选修课程数量比例的0.02%。
(三)师资队伍不健全,学生音乐素养良莠不齐。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贯彻文理分科的制度,这源于高中教育的文理科分班制教学。对于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而言,从分科伊始就逐渐丧失了学习文、史、哲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从学生理解的角度设置通识音乐课程成为了一个挑战。再者,如上所述,通识音乐教研室的缺失,导致很多承担此门课程的老师并没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备课、试讲等程序便临时上阵承担课程的授课工作。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教育的意义
2006年3月,为了促进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有序开展,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方案分别介绍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措施。这无疑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专业分化程度的加深,看似音乐与理工科类的物理、化学、机械专业毫无瓜葛,实则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音乐学的发展研究亦表明,音乐虽然是以音响的形式存在,但是其意义远非如此简单。音响结构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产物,是人类主观意念的反映。正如美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艾伦·帕·梅里亚姆在其《音乐人类学》中所述,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述,沿着音声更可以试图了解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行为及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
音乐中体现着文化,文化中也包容着音乐。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从远古时代与数理科学便关系密切。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便通过弦长比的实验推断出音乐中音响协和与数的关系,将音乐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进入20世纪,受理工科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音乐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不再仅仅囿于巴洛克、古典、浪漫派时期作曲家所追求的对象。以20世纪20年代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为例,该体系利用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为均等十二分的理论,将十二个半音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创作,打破了调式调性的对称性,强调了不对称性的美学意义。这与李政道先生在其《艺术和科学》中阐述的事物不对称性理论不正相互映衬么?因此,在应用型理工科院校科学设置通识音乐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政策的导向,更是为了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绪、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促进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交织这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而出发的。
三、对策分析
理工科高校学生与艺术院校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差别,在接受通识音乐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专业音乐教育的原则和路径去培养,而是应结合其理工类专业的学理结构进行设置。
(一)从顶层设计上力争为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做好规划。学校领导层应从顶层设计上力争为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做好规划,不论是组织方面还是制度层面,都要尽力为通识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与其他专业必修或者专业选修课一样,通识音乐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同样应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实践教学部门类似,各理工类高等学校应设置通识教学部,然后根据人文、社科、自然不同学科系列划分专业教研室,教研室的课时安排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分管校领导亲自监督指导。为了充分调动各教研室的积极性,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应一并纳入全校教学考核体系,并且通过科研量的计算提高任课老师的的研究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二)课程设置原则上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根本。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各学科专业的人文缺失,音乐课程是最具审美内涵培养作用的通识科目之一。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左脑负责理性思维,具有概念、分析、推理、语言的功能;而右脑又称为“音乐脑”,主要具有形象思维、想象力和艺术思维。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的学习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理工科学生的左右脑协调发展。
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原则应兼具科学性与系统性。音乐是文化母体的表征之一,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学习音乐不应仅仅停留在音响层面的聆听,而是应该结合人类信仰、宗教、民俗事项、政治经济体系等多项文化要素进行学习,除做到了解音乐“是什么”外,更要探究该音乐事项具体“为什么”。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整体教学规划应该包括音乐基础知识、中外音乐史理论、中外传统音乐名曲赏析、音乐表演实践训练。
(三)应依据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处应将通识(音乐)课程任课教师的招录纳入年度用人计划中。正如《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在保障方面所提,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任课教师的人数应达到在校生的0.15%-0.2%。目前,随着教育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各高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扩招,万人规模的高校几乎是正常现状。以一万在校学生为例,按照方案要求其通识艺术课程教师应达到15-20人的规模。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理工科院校并未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因此,应加强通识(音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人才,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有助于促进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学校团委部门应将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列为组织相关活动的原则之一,应加强组织团学活动、校园文艺大赛。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其实在工科院校并不缺乏热爱音乐的学生,甚至很多学生自费外出参加吉他、葫芦丝、笛子等培训课程。因此,学校团委及各分团委可通过指导学生组织各级艺术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
总之,通识音乐课程不仅可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学生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构建理工院校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应用型理工科院校应合理设置通识音乐课程,将对通识音乐课的认识提高到与其他专业课层面同样的高度上,循序渐进增加音乐课程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政道.艺术和科学[J].文艺研究,1998(2)
[2]赵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语境下的音乐素养[J].艺术百家,2015(4)
[3]王婷婷.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6(2)
[4]舒甜.提高理工院校学生音乐鉴赏兴趣的策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C类自筹经费一般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研究”(2015C452)
【作者简介】王继波(1989— ),男,山东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