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生服务中心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
2016-11-02唐翠英安华平
唐翠英 安华平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学生服务中心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优势,并从流程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运用学生服务中心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生服务中心 推进 高职院校 辅导员 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05-02
近年来,为了强化服务育人意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育人水平,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了学生服务中心。随着学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学生办理许多事务已经不再需要找辅导员,而是直接到学生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这有效地帮助辅导员从烦琐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工作中心重新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上,有利于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的形成。本文试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学生服务中心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优势,并从流程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运用学生服务中心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
(一)辅导员工作事务烦琐
高职辅导员工作的烦琐性体现在辅导员要负责处理与学生相关的学习、生活、就业的方方面面事务,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是属于辅导员管理的范畴。据统计,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整个工作时间的70%左右,如教务处要求辅导员指导学生选课、处理学生课程免修免考、英语B级报名、毕业证发放等;财务处要辅导员指导学生使用网上缴费、催学生缴纳学费、发放新生校园卡等;保卫处要求辅导员协助办理暂住证明、户口迁移;同时还要开具各种证明、组织学生购买保险、传达并布置学院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等等。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的不明大大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尽管很多高校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如是实行辅导员助理、助理班主任等,但是这些措施仍然不能使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二)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相对滞后
辅导员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培育者。大学生正处价值观定向、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加之“90后”大学生承受压力、对抗挫折的能力相对薄弱,面对学习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就业困惑等问题,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对此,辅导员可通过展开主题班会、学生谈心谈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不良情绪,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然而,由于辅导员经常陷入事务性工作中,很难有精力对学生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引导。一般情况下,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通常是学生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才做个别辅导,这样难以进行事先预防辅导,从而难以将心理问题从源头上进行扼杀。
(三)辅导员专业素养不高,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各高校的辅导员趋于年轻化,一般都是由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加之大多数辅导员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学管理专业的,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辅导员陷入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无法静下心来做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这种情况下展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虽然不少高校都会定期开展短期的辅导员培训会和辅导员交流会,也提高了辅导员解决了日常事务和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和科技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高职学生在生源、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思想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样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运用学生服务中心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优势
学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以教育服务理论、服务育人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全体学生为工作主体,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在对学校各部门职能有效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规范的服务管理、优秀的服务团队和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向全体学生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各项优质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和发展对实现辅导员专家化、专业化以及工作精细化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辅导员队伍专家化、专业化
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管理学生和组织学生的能力,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极其重要。为了方便学生办理各种事务,许多的高职院校把越来越多与学生相关的日常事务集中到服务中心办理,学生办理许多的日常事务,不需要再通过辅导员,直接到服务中心就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如各种证明的开具、学生教务事务的处理、投诉和保修报警等,这使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一方面辅导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可以参加一些长期的、系统的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心理咨询培训、就业指导培训。这样,辅导员逐渐向思想政治教育师、 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靠近。
(二)用定量分析方法帮助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健康引导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辅导员不仅仅是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调节,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平时通过开展定期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第二课堂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自己,塑造人格完整。学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对学生的心理测试、学生迟到旷课、学业成绩、就业情况、未毕业情况进行分析和信息挖掘,并把分析的结果发给辅导员,让辅导员更加了解学生近期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就业困惑,从而指导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主题班会和进行有效的谈心谈话活动,时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三)有利于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管理中充分尊重人、理解人、注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积极性,它提倡我们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学生服务中心根据辅导员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丰富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从而简化并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改变了辅导员经常陷入事务性工作的现状,这样,辅导员能够更深入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辅导员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对主题班会进行设计,无论是主题班会题目的选取还是内容的整体设计,从而实现主题班会从“促管理”向“强教育”转变、从“随机化”向“系列化”转变、从“经验事务层”向“科学规范层”提升,让主题班会更深入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辅导员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对每名学生进行一次深入辅导。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谈心谈话过程中,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及存在的心理困惑,主动掌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从而及时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三、运用学生服务中心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运用学生服务中心,简化辅导员日常事务流程
简化学生事务流程,实现学生事务简单化、信息化,将越来越多学生事务的处理与辅导员剥离,为辅导员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辅导员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位,实现辅导员由事务型、被动型向发展型、主动型转换。如补办学生证,学生不需要再找辅导员提出申请,只要登录学生事务网上申请平台提出申请,然后到学生服务中心就可以直接办理,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事务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让辅导员从学生证补办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运用学生服务中心建立与辅导员数据共享的机制
全面、系统和及时的学生信息数据分析,才能实现辅导员学生引导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实效性。一方面,学生服务中心与辅导员建立透明、高效的数据资源共享网络,实现数据同步对接,确保辅导员对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动态等方面的全方位了解,如学生服务中心每个月实行业务数据报告制度,辅导员只要登录学生事务数据分析平台,就可以查看到学生最近一个月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学生服务中心及时将各部门的学生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辅导员提供全方位的学生动态信息,确保辅导员对学生信息了解的及时性。
(三)运用学生服务中心与辅导员建立反馈机制
一个新的平台执行是否顺畅,离不开辅导员对学生的广泛宣传以及对学生服务中心工作的不断反馈。一方面,学生服务中心与辅导员建立反馈机制。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对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也最为了解,因而辅导员应定期通过学生事务互动平台、学工战线系统等渠道将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与对服务中心的意见反馈给学生服务中心,不断丰富学生服务中心内容,提高学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从而为学生服务中心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服务中心将新增加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反映给辅导员,以便辅导员做好对学生的宣传工作,把学生服务中心“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满意”的服务理念宣传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形成“有问题到学生服务中心,有困难拨打服务中心热线电话”的习惯,使辅导员逐渐从烦琐的日常事务咨询和办理中解脱出来。
综上所述,学生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现状,为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带来很大的机遇,促进了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的实现。辅导员应该做好学生服务中心的宣传工作,把学生服务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宗旨宣传到每一位学生;同时,学生服务中心应该在处理学生事务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让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使辅导员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自己真正成为思想教育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事务中心的运行模式——基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院的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
[2]对当前高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繁重问题的理性思考[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6)
[3]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基金项目】2016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示范项目“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发展与事务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桂党高工宣[2015]36号)
【作者简介】唐翠英(1984— ),女,广西桂林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安华平(1982— ),女,河北石家庄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刘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