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豆农目标价格政策认知与行为研究

2016-10-31陈秧分李先德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范畴大豆价格

陈秧分,李先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101)

基于扎根理论的豆农目标价格政策认知与行为研究

陈秧分,李先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101)

目标价格政策是优化我国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举措,我国于2014年开始对大豆进行目标价格政策试点。豆农如何认知并响应目标价格政策,是决定政策实施成效与完善政策试点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与相关资料,发现目标价格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豆农的种植积极性,但也诱发了市场低迷等问题,下一步需要统筹解决目标价格设定、国内外市场价格传导等难题,并配套推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组合政策,才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根本上提升国内大豆产业竞争力。

目标价格政策;农户认知;农户行为;大豆;扎根理论

陈秧分, 李先德. 基于扎根理论的豆农目标价格政策认知与行为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1): 43-49.

Chen Y F, Li X D. Soybean farmers’ perceptions and responses to the target price policy from the grounded theory perspective[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 37(1): 43-49.

众多学者研究了粮食托市收购[6]、粮食直接补贴[7]等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受研究区域、关注时段、作物品种、研究方法等因素影响,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估计1995-2008年我国农业政策对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表明,农业财政支出政策、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农业税减免政策对粮食生产都发挥了显著的正向影响[8];使用面板Tobit模型与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方法、利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与粮食种植面积相挂钩的补贴方式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要明显大于脱钩的补贴方式,同时种粮成本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抑制作用要远大于粮食直补的促进作用[9];基于倍差分析法与稻谷主产区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则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没有给稻谷生产带来明显的激励作用[10]。具体到目标价格政策,有研究发现,目标价格能够较好地弥补价格波动对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11],并在市场价格形成、生产布局优化、企业经营状况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12],但仍面临信息滞后、决策滞后、执行滞后、效果有限等问题[11],还需加强制定配套细则、完善基础支持条件等[13]多项工作。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框架[17]Fig. 1 Framework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以上研究对于完善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农户如何认知并响应目标价格政策仍未见系统报道,后者正是决定农业政策能否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8]。本文将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解析豆农对于目标价格政策的认知及其相关行为,重点分析政策预期与实际行为存在差异的原因,以期为理解豆农种植决策、完善目标价格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由美国学者Glaser和Strauss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是一种建构理论以“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尴尬鸿沟”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系统收集资料寻找反映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根据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其重点是通过不断比较实现对资料的逐级译码分析,主要包括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这三重分析过程(图1),其中,开放性译码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解、赋予概念、发现范畴,主轴译码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实现各范畴的有机联结,选择性译码是指识别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并系统地分析其与其他范畴的联系和关系。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被认为特别适合于微观的、以行动为导向的社会互动过程研究[14-16]。本文分析豆农与目标价格政策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侧重关注农户微观行为与政策实施环境,加之政策试点不足一年,影响农户认知与行动的各个变量尚不明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并列、递进等隐含关系较为复杂,难以通过理论假设进而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研究,适宜采用扎根理论方法。

1.2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包括报纸、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以期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更为全面地把握豆农认知与行为。其中:①报纸文献来源于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015年3月5日以“大豆”、“目标价格”为主题,采取模糊匹配的方式,搜索到报纸130篇,剔除转载报道,实际研阅94篇;②网络文献来源于百度,2015年1月6日搜索“豆农 目标价格”、“农民 大豆 目标价格”,分别得到文献42.8万篇、381.0万篇,各选取前10页,共计200篇文献进行研阅;2015年4月5日,再次以“豆农 目标价格”、“农民 大豆 目标价格”进行搜索,各选取前10页且非重复的、属于2015年1月1日以后的文献进行研阅,共计11篇;③实地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25日至28日,课题组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和呼伦贝尔扎兰屯市、阿荣旗对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情况进行了调研(两盟市大豆面积合计占内蒙古全区90%以上,总产量占全区99%),期间分别与各级政府、企业、收购商、豆农等代表性主体做了多次座谈,本文采用与豆农的访谈记录,同时也使用其他主体有关豆农的访谈内容。

2 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2.1 开放性译码

在开放性译码阶段,始终服务于“豆农对目标价格政策的认知与行为”这个核心研究问题,在不带个人预设和偏见的前提下反复阅读报刊文献、网络材料与访谈记录,对原始资料进行逐词逐句的编码、标签,分解有意义的语句,进而合并在意义上存在重复或交叠的初始概念,找出最能代表现象内涵的概念。本文在概念化阶段提炼出262条语句,70个初始概念,并用语句的关键词或根据语句含义命名概念。考虑到初始概念数量较多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根据研究需要,以及概念之间存在的因果、相似、类型、从属等关系,将与同一现象有关的概念聚类成一类,最终共形成12个范畴(表1、表2),分别为播种前政策认知、经济效益、种植技术、种植行为、播种后政策认知、市场供应、市场需求、大豆储存、价格水平、市场交易、政策执行、种植计划。

表1 概念化和范畴化示例Table1 Example of conceptualiz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表2 开放性译码所得到的概念与范畴Table2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from open coding

2.2 主轴译码

开放性译码所得各范畴的意义比较广泛,相互之间的关系较为模糊,尚未清晰呈现豆农对于目标价格政策的认知心态和行为逻辑。在主轴译码阶段,各范畴将重新放回到原始资料中,在对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范畴的属性,进而通过不断比较,明确各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顺序,对其进行归类,得到主范畴。主范畴具有较强的统领性,能够将相关概念和范畴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本文按照大豆种植周期,可以将12个范畴归纳为3个主范畴,即大豆生产、大豆市场与大豆计划,例如,主范畴之一的大豆生产包括播种前政策认知、经济效益、种植技术、种植行为,这四个因素均与大豆生产直接相关(图2)。也可按照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作用原理,将其划分为政策影响、政策环境与行为响应等3个主范畴。按照便于理解的原则,选用大豆生产、大豆市场与大豆计划这三个主范畴。

2.3 模型构建与分析

经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两个阶段的分析,所得范畴基本覆盖了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认知与行为的全部必备要素,各主范畴之间、主范畴与各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已经比较清晰,无需再挖掘新的资料以完善理论建构,可以停止资料收集,开展下一步的模型构建与分析,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Fig 2 Conceptual model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ybean target price policy

2.3.1 大豆生产 在东北与内蒙古地区,大豆曾经具有省事、轮茬、生长期短等显著优势。近年来,东北与内蒙古地区大豆的机械化发展停滞不前,单产增长幅度较小,而主要的竞争作物如玉米,基本实现了耕、播、收等主要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在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单产翻番,且玉米的抗旱、涝性能强于大豆、轮茬需求降低,加之近年来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农民种植玉米等竞争性作物的积极性高涨,直接导致近年来东北与内蒙古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农民普遍反映,“以前玉米都不种,这两年开始种玉米了”、“现在我们这儿种大豆的很少了,都改种玉米了”。

豆农对目标价格政策寄于厚望,认为目标价格政策能够起到托底作用,例如,有豆农反映,“不管国际、国内怎么波动,它有一个保证了”、“还是得有保护价,没保护价不敢种”。对于目标价格水平,豆农的态度则明显分化:部分豆农认为4.8元/kg的目标价格水平能够保障基本收益,表示“这个价格至少能保证自家今年有钱赚”,更多的豆农则认为目标价格水平不足以取得与竞争作物基本相当的收益,例如,有豆农反映,“要说4.8元/kg赚不了钱的话,那是瞎扯;要说他高不高呢?他不高”、“跟玉米拉平要5.0元/kg多”,对于这部分豆农,“之前苦苦等待的目标价格让他灰心”。加之2014年属于政策试点启动之年,政策公布时间较晚,社会宣传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农民对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掌握程度偏低甚至存在偏差,大多数豆农“听说是有”、“知道”,但“目标价格是个什么玩意,知道的不多”,部分豆农理解成了保护价,认为“今年价格应该是4.8元/kg,按这个价格给补”,也有部分豆农认为土地流入方难以取得目标价格政策实惠,因为“以往的补贴种植户都得不到”。

从豆农种植行为看,对于信息比较灵通的豆农尤其是规模种植户,以及政策宣传效果较好的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确实有力地改变了农民的种植行为,“春天做了些宣传,多种了4 000 hm2”、“今年比往年多了不少”,也有些农民“为种大豆还是种玉米纠结”,并“最终还是选择种了玉米”,或者,“孬地种大豆”。

2.3.2 大豆市场 2014年东北与内蒙古地区大豆普遍丰收,增产幅度平均达到20%左右。然而,对于大部分豆农,大豆丰收尚未实现豆农增收。一是大豆滞销,豆农反映,“往年市场还真活跃,小贩、企业都来收”,而到2014年,“4.2元/kg,还得过筛”、“问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都没有”、“没有政策性收购”。二是价格持续下滑,“今年价格低,还一直往下掉”、“进口大豆要比黑龙江的大豆便宜0.6元/kg左右”。从豆农入市心态与行为看,大多数豆农反映,“目前的市场价格只能卖到4元/kg左右,距离国家目标价格差了0.8元/kg”、“低于4元/kg就是赔了”、“至少也得去年临储价”、“去年4.4元/kg、4.6元/kg”、“盼着涨”,这表明豆农入市行为直接取决于当前市场价格,同时也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大豆目标价格、新豆上市价格、保本价格、临储价格、上年市场价格、预期价格等多种类型价格的间接影响,目前来看,当前市场价格水平低于其他所有类型价格。

根据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设计,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大豆,政府按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的差价给予补贴。豆农如果不顺价入市,将存在一定的储存成本与市场风险。此外,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豆农大都存在一定的销售还贷与现金需求压力,不少豆农反映,“等到春节用钱时即使价低也得卖了”、“4月份得种了,必须得卖”、“也不定涨到什么程度,用钱就得卖”,如果大豆相对集中上市,市场价格恐将继续走低。

在此背景下,对于熟知政策运行机理的部分豆农,确实已经顺价入市;对于其他大多数豆农,或将目标价格理解成了保护价,或对补贴主体、补贴方法、补贴兑现等方面仍然存在疑问,除部分还贷压力大、现金需求急的农户外,这部分豆农大多仍处于持豆观望状态,认为“国家保护价不是4.8元/kg吗”、“不知道到底补多少,是不补,找谁怎么卖法,或者是卖黄豆补,还是往地上补,我们就没有卖的经历”、“具体补贴多少,怎么个补法,不知道”、“卖了以后,又怕后期的补贴能不能到位”、“很多粮贩子都没有正式发票,这会不会影响到日后的补贴”等等,反映在销售规模上,即是销售进展缓慢,往年公历年前即可基本出清,今年需要推迟到农历春节以后。

2.3.3 大豆计划 截止调研时间,东北与内蒙古地区尚未进入新一轮的大豆播种季节,目标价格政策对2015年大豆种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豆农种植计划上。从研究资料看,市场需求不旺以及不断走低的大豆市场价格已经损害了豆农的种植意愿,有豆农反映,“这一年不挣钱,还能种啥呢,根本就不能种了”。目前来看,部分豆农一定程度上还认可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认为“如果真的能补贴到他个人,无论多少,都是好消息”、“补到种地的人身上,对于种地这个积极性还能提高一点”、“补贴到位的话,还是愿意种豆”,也有部分豆农表示,“补贴资金发放不下去,到了明年开春,农民手里没钱势必会影响生产”、“补贴0.2元/kg、0.4元/kg跟没补一样”、“就算调到4.8元/kg,玉米掉到1.4元/kg,也是玉米划算”。后续的目标价格补贴兑现,将进一步影响豆农对于目标价格的认可程度与目标价格政策的执行绩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政策调控后大豆经济效益仍赶不上竞争作物,豆农总体上仍倾向于进一步缩减大豆种植面积,表示“农民对大豆种植都失去信心了”、“补贴0.2元/kg的话,种植玉米的面积还是会增加”、“补到4.8元/kg,我也不大愿意种”、“达不到期望值,明年就难说了”、“国家真能补贴,就种点,没有,就种玉米了”。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豆农如何响应并适应目标价格政策是完善政策试点工作的重要依据。从2014年大豆种植情况来看,确实有部分农户因为目标价格政策而增加种植了大豆。考虑到2014年5月17日国家才正式公布目标价格水平,各省区到2014年底、2015年初才陆续公布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标价格政策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不利条件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农民的种豆积极性。从市场形势看,虽然本文仅实地调研了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情况,且大豆目标价格试点工作周期尚未全部完成,具体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考虑到当前市场僵局,以及多数豆农种植积极性不高、计划2015年改种竞争作物的现实情况,可以认为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确保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实现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

产业实际与政策预期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一是大豆目标价格采用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确定方法,保障无论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如何波动,农民种植大豆都可以不亏本、有收益,从农户视角看,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绝大部分农户的种植决策均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行为目标,在目标价格补贴或基本收益不足以实现或基本实现最高收益的情况下,豆农会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给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竞争作物,最终容易导致大豆生产滑坡。二是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供需双方根据市场规律适时入市,国家公布的大豆目标价格主要用于弥补豆农收益,并不直接干预市场。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豆农信息理解存在偏差,不少豆农仍将目标价格理解成了临储价、最低收购价,使得部分豆农对市场价格形成较高预期,另一方面,豆农以风险厌恶型居多,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将农民直接推向市场,豆农需要承担一定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虽然目标价格政策保证豆农可以获得市场价与目标价格差额补贴,但个体销售价格并不一定等于监测的市场平均价格,个体销售价格越高,该主体收益越高),实际的入市决策将受到上年市场价格、新豆上市价格、当前市场价格等多种价格因素影响,在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豆农入市将更为谨慎,持豆等价,不利于市场发育与价格形成。三是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将价格形成交由市场决定,企业需要直接面向市场,自行寻找下游客户并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从企业情况看,由于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主产区普遍丰收,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持续倒挂,且价差呈现扩大趋势,加之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较高,大豆企业尤其是占主导用途的榨油和豆粕饲料企业入市收购国产大豆的风险较大、意愿较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卖豆难”,进而损害豆农种植积极性。

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涉及主体多、操作难度大、政策探索性强。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方面豆农对目标价格政策的认知程度与适应能力加强,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管理经验与基础工作趋于完善,预计政策实施效果将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从当前来看,除了在操作层面需要做好市场信息服务、及时兑付、国储适时介入等工作外,在目标价格设定环节迫切需要处理好保障豆农基本收益与承认豆农利润最大化行为之间的矛盾,在市场交易环节需要谨防国内外价差拉低国内市场价格进而造成大豆市场低迷、政府财政负担加大等问题。进一步地,需要厘清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大豆种植还是减少价格扭曲或财政压力,是保障国内生产还是稳定市场供应,可否通过境外农业生产或国际贸易保障国内大豆需求,等等。在进口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业补贴“黄线”与资源环境“红灯”约束趋紧的现实背景下,组合推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服务、农地流转、品牌培育等相关工作,才可根本上提高国内大豆产业的竞争力,避免进口转基因大豆对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冲击,实现国内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致谢:感谢农业部大豆目标价格改革督导调研组的调研指导,课题组成员秦富、钟钰、刘慧、孙致陆的讨论,以及受访的内蒙古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收购商、豆农等主体。除实地调研外,还参考了大量网络文献、报纸资料,因为涉及文献较多,仅在正文中采用“”标注,一并表示感谢。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案例与部分理论判断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上述途径,作者文责自负。

[1] 方松海, 王为农. 成本快速上升背景下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 2009(9): 91-108.

Fang S H, Wang W N.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ly rising costs[J]. Management World, 2009(9): 92-95.

[2] 王川. 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的形成及防范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 14(9): 33-36.

Wang C. The formation and preca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risk[J].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2008, 14(9): 33-36.

[3] 冯海发. 对建立我国粮食目标价格制度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8): 4-6.

Feng H F. Reflec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grain price target system[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 35(8): 4-6.

[4] 程国强. 为什么要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J]. 农经,2014(4): 10-10.

Cheng G Q. Why to establish China's grain target price system[J].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4): 10-10.

[5] 徐雪高, 沈贵银, 翟雪玲. 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3): 35-36.

Xu X G, Shen G Y, Zhai X L. Study on soybean target price policy[J]. Price Theory and Practice, 2013(3): 35-36.

[6] 贺伟, 朱善利. 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 29(9): 10-17.

He W, Zhu S L. Research on grain support and procurement policies in China[J]. China Soft Science, 2011, 29(9): 10-17.

[7] 马彦丽, 杨云. 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农民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一个基于河北案例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23(2): 7-13.

Ma Y L, Yang Y. The effect of grain direct subsidy policy on farmers’ willingness to grow grain, income and production input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Hebei case[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5, 23(2): 7-13.

[8] 陈飞, 范庆泉, 高铁梅. 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J]. 经济研究, 2010(11): 101-114.

Chen F, Fan Q Q, Gao T M. Agricultural policies, food production and food production adjustment ability[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0(11): 101-114.

[9] 周振, 谭智心, 钟真. 粮食直补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 24-36.

Zhou Z, Tan Z X, Zhong Z. The influence of direct subsidies on grain producers’ initiatives[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4(4): 24-36.

[10] 钟钰, 秦富. 我国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12(3): 119-123.

Zhong Y, Qin F. Effect of price support policies on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J].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2012(3): 119-123.

[11] 李光泗, 郑毓盛. 粮食价格调控、制度成本与社会福利变化——基于两种价格政策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8): 6-15.

Li G S, Zheng Y S. Food price regulation, system costs and social welfa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wo price policies[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 35(8): 6-15.

[12] 卢凌霄, 刘慧. 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研究——基于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展情况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 21-23.

Lu L X, Liu H.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otton target price policy: An analysis on the progress of Xinjiang cotton target price reform[J]. Price Theory and Practice, 2015(1): 21-23.

[13] 申世军. 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 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4(7): 1-1.

Shen S J.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arget price policy to let marke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allocating agricultural resources[J]. Price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7): 1-1.

[14] 李志刚.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J]. 东方论坛,2007(4): 90-94.

Li Z G. The study of grounded theory in business research[J]. Oriental Forum, 2007(4): 90-94.

[15] Strauss A, Corbin J. 质性研究概论[M]. 徐宗国, 译. 台北: 巨流图书公司, 1997: 117-135.

Strauss A, Corbin J.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M]. Translated by Xu Z G. Taipei: Juliu Publishing House, 1997: 117-135.

[16] 戴光全, 梁春鼎, 陈欣. 基于扎根理论的节事场所与会展场馆场所依赖差异——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和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9): 1707-1718.

Dai G Q, Liang C D, Chen X. Using grounded theory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place attachment between festival & special event venue and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omplex: Cases of venue of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2011 Xi’an China and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 Complex[J].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31(9): 1707-1718.

[17]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27-336.

Chen X M.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Qualit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M]. Beijing: Educa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0: 327-336.

(责任编辑:王育花)

Soybean farmers’ perceptions and responses to the target price policy from the grounded theory perspective

CHEN Yang-fen, LI Xian-d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Target price policy is one of China’s countermeasures in agricultural support and protection. How farmers perceive and response to the policy will be critical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policy and for improving the policy.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nd relevant materials, this paper found that farmers’ enthusiasm in planting soybean has been boosted to a certain level. Meanwhile, several problems were resulted such as the downturn in soybean market.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alculate the level of the target price precisely, and to solve the price transmission between home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s markets. Besides, the policy needs to be implemented with a mix of breeding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etc. Therefore it will avoid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and fundamentally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soybean industry.

target price policy; farmers’ perceptions; farmers’ responses; soybean; the grounded theory

农产品市场容易形成“蛛网效应”[1]。中国农业“小生产、大市场”,农产品市场风险尤为明显[2]。为了稳定农产品供给规模与价格水平,我国出台了粮食直补、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措施,在维护农民利益、增加粮食生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因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农业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问题而陷入两难困境[3-4]。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4],并于2014年正式启动了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希望通过总结试点经验来完善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3]。

作为政策试点的两种农产品之一,大豆曾经是我国的传统优势种植作物。随着中国加入WTO并大幅度调低大豆进口关税,尽管我国实施了大豆临储等调控措施,国内大豆仍因种植效益偏低等原因而导致面积持续下滑,还存在财政补贴资金在流通领域大量损耗、下游企业大豆收购成本高企、财政收购与临储压力巨大等严峻问题[5]。目标价格政策执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中央希望藉此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确保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减少不必要的财政负担[3,5]。目前,政策试点已近一年,具体实施效果亟待市场检验。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471115 and 71473253);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AS-ASTIP- IAED- 2015- 06).

LI Xian-de, E-mail: lixiande@caas.cn.

29 July, 2015; Accepted 9 December, 2015.

F304.2

A

1000-0275(2016)01-0043-07

10.13872/j.1000-0275.2015.01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15、7147325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IAED-2015-06)。

陈秧分(1983-),男,湖南湘乡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户生计、农业政策与农地管理研究,E-mail:chenyangfen@caas.cn;

李先德(1964-),男,湖北监利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研究,E-mail:lixiande@caas.cn。

2015-07-29,接受日期:2015-12-09

猜你喜欢

范畴大豆价格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