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 助力农垦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农垦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在上海农场举行

2016-10-28王亚辉

中国乳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垦种养资源化

文/本刊记者 王亚辉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助力农垦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农垦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在上海农场举行

文/本刊记者王亚辉

为进一步推进农垦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2016年7月28日,由农业部农垦局主办,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上海市上海农场承办的农垦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在江苏盐城大丰区上海农场举行。农业部农垦局巡视员何子阳、农业处处长王林昌,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汉强,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副处长杨军香,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主席、《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上海市上海农场党委书记、常务副场长何为志以及来自全国13 个垦区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奶牛、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生产技术人员约60 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林昌主持。

何子阳就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农垦发展循环农业的潜力和优势以及下一步重点开展的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张汉强和何为志分别介绍了上海农场绿色、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上海农场三维循环农业的典型经验。杨军香分析了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与趋势。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助力农垦改革发展

何子阳在讲话时指出,此次会议是在全国农垦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全国农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场推进会精神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及时而重要。他表示,发展循环农业及生态循环经济,是适应农垦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需要。今后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就是集成示范高产高效技术,推动绿色、高效、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何子阳认为,农垦是有潜力、有优势发展循环农业的。农垦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数量是巨大的,综合利用的空间也很大。但目前的利用途径还不够多、开发空间还不够大。未来农垦循环农业发展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体现在农业废弃物作为资源和经济存量的技术化、规模化利用。近年来农垦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在推动粮棉油糖绿色高效模式示范提升、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各个垦区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循环农业的典型案例,这都为下一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和技术路线。

▲农业部农垦局巡视员 何子阳

▲农业部农垦局农业处处长 王林昌

何子阳强调,围绕农垦循环农业的发展,应注意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更加重视循环农业的发展,不应只是看到形势所迫,更应看到这是实现农垦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是培育农垦国际大粮商的战略需要。不应只是将循环农业看作孤立的经济发展的方式,而要从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之间价值链的衔接和升值上看待循环农业。二是更加注重循环农业途径的探索、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三是更加注重废弃物资源的转化,发挥农垦土地优势,倡导种养结合,根据养殖规模和配套土地合理布局。四是继续认真抓好“两个活动”(农垦粮棉油糖高产模式示范提升活动、畜牧高产高效攻关活动),“两个创建”(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创建、农机标准化示范农场创建),并将“两个活动”“两个创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抓手和落实循环经济理念、推广应用循环农业技术落地生根的重要平台。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汉强

▲上海市上海农场党委书记、常务副场长 何为志

发展三维循环农业,上海农场卓有成效

张汉强表示,生态、环保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作为中国农垦和光明食品集团的一员,上海市上海农场20 多年来一直在追求绿色、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的发展,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6年起,制定实施了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13 年规划,确立了走绿色发展道路,致力于消除白色污染、减量化肥使用、推广低毒高效农药等,并提前5 年完成规划。第二阶段,自2005年起,引进消化吸收欧盟的种养循环模式,考虑土地资源承载力,科学合理布局奶牛、生猪等畜牧业。如规定1 头奶牛1.5 亩饲料地,5 头猪1 亩地,发展奶牛和生猪循环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第三阶段,自2010年起,在种养循环的突破提升阶段,全力构建和重点推广种植、养殖、微生物的三维循环农业产业链。他表示,上海农场将总结经验、完善技术,不断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引领农垦乃至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何为志具体介绍了上海农场发展种植、养殖、微生物三维循环农业的典型经验。农场稻麦秸秆实现了100%资源化利用,由过去单一的秸秆直接机械化粉碎还田发展到目前的“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辅料+青贮黄贮饲料+生物燃料”四位一体的综合利用模式。秸秆的综合利用又与农场内的2.5 万头奶牛场形成了良性循环。其中,利用稻麦秸秆进行微贮发酵后制作牛饲料,年可分别销售青贮饲料和黄贮饲料15 万吨和2.5 万吨。农场还利用来源于农场的米糠、麸皮及周边农户的玉米芯、棉籽壳等做基料,生产工厂化,年生产金针菇7 000 吨。并且,利用金针菇的下脚料菌渣在添加糖蜜和菌种后进行密封发酵,生产微生物发酵饲料供牛使用,年生产量1 万吨左右,可替代15%~30%的牛精粗饲料,降低养牛成本。

▲上海农场海丰万头奶牛场

▲参观上海农场种养循环万亩示范园

▲参观黄海畜牧场

畜禽粪便治理,重在资源化利用

杨军香和与会者分享了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与趋势。她指出,加强畜禽粪便治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重大民生问题。我国每年产生38 亿吨畜禽粪便和污水,但综合利用率不到60%。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COD、TN、TP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6%、56%和38%。

全国现有多种畜禽粪便处理模式,但真正大面积推广的经济高效的处理模式却不多。她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养殖规模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如畜牧业区域布局不平衡,养殖选址不合理,这在南方水网地区尤为明显;农牧结合不紧密,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没有配套粪污消纳用地,农业生产种养脱节现象较为普遍,有机肥使用积极性不高,粪便还田利用有限。

▲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副处长、高级畜牧师 杨军香

探索科学合理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应因地而异。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域广阔国家,大部分采取种养结合模式,粪便还田;而在欧洲,由于地域有限,多采取总量控制,实行单位面积粪便承载能力限制,污水允许排放,但必须达标。

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和畜禽养殖特点的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2014~2015年,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全国各省(区、市)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和专家学者、有关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最终总结出了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的4 种模式,分别是种养结合、集中处理、清洁回用和达标排放。其中种养结合模式适用于周围农田充足的规模化养殖场,其特点是以地定养,控制畜禽养殖规模。集中处理模式适用于无粪便处理能力的分散性畜禽养殖户区域,有一定规模的小型畜禽场或采用“企业+农户”模式的规模化企业。清洁回用模式适用于所有规模化养殖场。达标排放模式适用于少、无粪便消纳农田的规模化养殖场。

杨军香认为,通过种养结合实现肥水一体化还田,经济高效,是最佳模式。粪便农田施用量应以农作物养分需求量为基础,根据土壤肥力,结合粪便中养分的含量,计算最终应施入的粪便量。她还指出,沼液工程不应作为主推技术,其产物中沼气虽可利用,但沼液、沼渣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交流会期间,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上海农场海丰万头奶牛场、光明渔业8 万亩标准化鱼塘、黄海畜牧场5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上海农场种养循环万亩示范园、海北10 万头生猪粪水处理中心,对上海农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以及三维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了更加直观而系统的了解。C

▲裹包青贮制作

▲粪水处理达到饮用水级别

▲沼液管道灌溉系统

猜你喜欢

农垦种养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