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历史人物培育学生情感

2016-10-27赵海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希特勒德国历史

赵海明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昆山 215300)



利用历史人物培育学生情感

赵海明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昆山215300)

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历史教学,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与社会,提高对是非善恶的识别判断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既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有效途径.教学中选取道德品质有缺陷的人物为例,可以起到“其恶可以诫世”的警醒作用;也可以选取杰出人物,起到“其善可以示后”的榜样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的情感.

历史教学人物是非善恶情感人格

在日常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一直是个棘手的难题.在这方面,历史学科却有其独特的优势.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人物》篇里指出:“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1]刘知几强调,史学家在写人物时,要注意扬善抑恶,从而起到“示后”和“诫世”的作用.钱穆也认为:“……中国历史,因其注重人物,故能兼具了教育的意义与功能.”[2]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精神品质,可以起到“示后”的作用,学生能够从他们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同时也不忽略那些在道德或人格上有缺陷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亦足以起到“诫世”的作用.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历史人物培育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分别选取不少学生的“偶像”希特勒,以及签署《独立宣言》的美国开国元勋为例,尝试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片段一

教师讲述:也许正如约翰·托兰在《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一书的前言中所说,在很多人心目中,阿道夫·希特勒是20世纪撼动历史的伟大人物之一.他曾博得了广泛的尊敬,也曾是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希望和理想.在希特勒的一些追随者看来,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失败的救世主.

材料呈现(一):

1933年1月,希特勒上任帝国总理的时候,德国有六百万失业人员.短短的三年以后,德国实现了充分就业.原先不堪入目的苦难与大众贫困,变成了普遍的小康状态……从萧条到经济繁荣不是通过膨胀实现的,工资和价格完全稳定.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解读希特勒》[3]28

教师设问:如果你是当时的德国人,你会不会把希特勒看作是“英雄”或者“救世主”?为什么?(参考答案:应该会;他能提供面包和工作岗位,改善民众的生活.)

材料呈现(二):

材料1:德军在占领区掠夺了数百万辆各式交通工具、15亿美元以上的黄金外汇、数千万吨铁矿石,甚至还以维持占领为由,向被占领国家搜刮共计600多亿马克的占领费.每到一地,德军从不忘搜罗各种艺术珍品……到1944年7月……征收各类文物共21903件,仅法国文物的价值就高达10亿美元.

——孟钟捷:《德国简史》[4]

材料2:(希特勒说)人们将因为我灭绝了德国与中欧的犹太人而永久感谢纳粹主义.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解读希特勒》[3]22

教师设问:你如何看待希特勒所取得的“成就”?(对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此,笔者设计了两个答案.答案1:是以邻为壑、侵略别国的罪恶行为;答案2:希特勒这样做也是为了德意志民族,这是他爱国的表现,爱国不应受到谴责.)

教师讲述:当时很多德国人也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希特勒的恶行,或者认为那是可以原谅的瑕疵,他们认为“那个人却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做成功.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5]当然,德国民众有这种想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希特勒的蒙骗.以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政策为例,他宣扬犹太人对白种人或德国人构成严重的威胁,要夺取“生存空间”.其实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欧洲的犹太人自19世纪中期起就已经融入了各自的国家,成为各个国家的优秀爱国者,在德国更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犹太人与德意志人一同走上战场,直到希特勒上台,德国犹太人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德意志祖国”.而希特勒关于犹太人阴谋统治世界、而且行将实现这一“阴谋”的观点,也不符合事实.由于内部各种矛盾的影响,当时犹太人正处于他们历史上最为虚弱、最为分裂的时期.所以,当希特勒的大屠杀来临时,他们连起码的自卫能力都没有.

材料呈现(三):

材料1:(见下图)

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们步行到毒气室

材料2:

刽子手……

充满了绝望神情的眼睛.

孩子在坑里恳求怜悯:

“叔叔啊,

别埋得太深

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

——[苏联]鲍罗杜林[6]

教师讲述:有人坚持说希特勒至少是爱国的,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德意志民族,看到这幅图片,读到这首小诗,不管出于多么“崇高”的动机,我们谁有权力去残害任何一个同你我一样的生命呢?

材料呈现(四):

(希特勒说)我在这里也是冷酷无情的.如果德意志民族有一天不够强大、不愿为自己的生存而流血,那么它就应该灭亡,让一个更为强大的力量消灭掉……我不会为德意志民族流泪.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解读希特勒》[3]159

教师设问:读完这段材料,你还会认为希特勒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因为“爱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德意志民族吗?(参考答案:德国是希特勒实现自己野心的工具.)

教师讲述:就在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的那天,希特勒下达了对病人进行大屠杀的书面命令.按照这一命令,在随后的两年内,约十万德国人被当作“无用的吃饭人”被官方屠杀了.反观希特勒发动的战争最终又给德国带来了什么?战争结束时,德国成了一片焦土,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政治上的:他不仅留下了死尸、废墟与残垣断壁以及千百万饥饿的、流离失所的人们,也留下了一个崩溃的管理机构与一个被消灭的国家.而且人们的惨状、国家的灭亡是他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内有意造成的.

“只有到了最后,当希特勒下令将德国变为一片焦土,要以集体死刑来惩罚德意志民族时,他一生真正的追求才露出‘庐山真面目’.”[3]26他把德国与德国人看成了实现自己野心的工具.当他的计划失败时,他要用集体死刑来惩罚德国人.

【设计意图】有学生视希特勒为偶像,原因是被表象所迷惑,被虚伪动听的言辞所欺骗.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只要揭穿希特勒的真面目,戳破他屠犹的谬论、爱国的谎言,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多数学生能扭转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还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希特勒这样做是符合人性的”“成王败寇,如果希特勒成功了,他就是正义的”等,毋庸置疑,这是一种危险的情感态度.但知识不能灌输,情感不能勉强,如果强制学生改变态度和情感则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只有在尊重学生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有引导的空间,情感教育的目标才能达成.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在他们心中播下生命意识、人文主义的种子,这样才能驱逐功利主义的念头.要让学生明白,无论历史如何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插入了“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们步行到毒气室”的照片,再配以苏联诗人鲍罗杜林的《刽子手……》这首诗.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课堂上死一般地沉寂,看得见的是学生眼中闪烁的泪花,看不见的是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种钻心的痛,那种感觉真的不是用“震撼”或者“感人肺腑”就可以概括得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师生间情感上的共鸣也无须用语言多加表达,潜移默化间情感的渗透也因此更加真实有效.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不介绍希特勒的“成就”,认为这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不良的引导,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担心.如果这样,会不利于学生明白希特勒是如何发迹、掌权的,从而也失去了它的现实警醒意义.阻止希特勒思想死灰复燃的最好办法,不是刻意隐瞒,不让学生知道它的存在,而是应该让他们全面了解它,这样才会变得对它更有觉察力、更有警惕性,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与它的战斗中去.

二、教学设计片段二

教师讲述:什么样的人能成长为英雄?英雄人物应具备的品质又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答案,说起来也是见仁见智.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或许能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材料呈现(一):

在最后签名的56个成员中,超过半数是律师或者法官,十来个是商人,还有很多地主和农民.剩下的那些人当中,有医生、政客和牧师.

——《〈独立宣言〉签署人的遭遇》,霍一峰编译自美国《文化》[7]

教师设问:签署《独立宣言》的众人,他们的身份或者地位是否有什么异于常人或者高人一等的地方?

教师讲述:在签名者中,19人在40岁以下,3人20岁.除了2人以外,其余所有人均已结婚成家.70岁的富兰克林是其中年岁最大的,他曾半开玩笑地表示,签署《独立宣言》的人必须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否则必定会被抓住一个个绞死.

继续讲述:还曾流传过这样的故事,弗吉尼亚州肥胖的代表本杰明·哈里森对马萨诸塞州瘦小的代表埃尔布瑞奇·格里说:“我在几分钟之内就会死去,而凭你单薄的身子,你得在临死之前在半空中飘舞1~2个小时.”[7]

材料呈现(二):

这些人知道他们冒的是什么样的风险——叛国罪的惩罚是处以绞刑,而当时有一支英国舰队已经在纽约港抛锚停靠.

——《〈独立宣言〉签署人的遭遇》,霍一峰编译自美国《文化》[7]

教师设问:

设问1:《独立宣言》的签署人是否知道签署宣言这一举动,会给自身带来怎样的危险?(参考答案:知道,以叛国的罪名被处死.)

设问2:他们有没有因此而退缩?(参考答案:没有,他们视死如归.)

材料呈现(三):

在一致通过历史上最辉煌壮丽的文件的结束语时,这些签名者夸下的并不是海口:“为了拥护并支持《独立宣言》,坚定不渝地依赖着天意的庇佑,我们共同起誓,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圣洁的名誉作担保.”

——《〈独立宣言〉签署人的遭遇》,霍一峰编译自美国《文化》[7]

教师设问:是什么使得他们能够在死亡面前谈笑风生、视死如归的?(参考答案:反抗压迫,对自由、独立的热爱和追求.)

教师讲述:在《独立宣言》上签署名字的56个人中间,有2位后来成为美国总统,3位成为副总统,还有很多人当上了州长,有几位继任国会里的参议员.但是也有4位在战争期间因负伤或劳累而死,5位成为俘虏,遭受监禁,几位失去了妻子和孩子,9位的家产被袭击并被摧毁.如果是你,明知道在这份文件上签字,日后可能会给你带来牢狱之灾,甚至会牺牲性命,你会怎样选择?签字还是不签字?这是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中学历史教学更需传播正能量,发挥历史人物的正面引导作用.诚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情感的唤醒、激励和鼓舞.《独立宣言》签署人的精神品质在这方面足为表率.但情感的渗透和激励,只有通过触及学生灵魂、激动学生心灵并转化为信念,才能成为精神力量.为此,笔者通过选取材料和问题,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趣等投射到“签署人”的身上,入乎其内地以己之身心去察觉、感受这些形象,并做出自己的情感判断和取舍.如果教师引导得法,这种内省,会生发润物无声之效,使疲者振奋,使怯者勇敢,使懦者焕发斗志.这无疑实现了情感培育的目标——学会激励自我情绪,遇到挫折时,主体善于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满信心,克服困难,坚定既定目标;并且能够理解他人情感,分担他人困难,分享他人幸福,与人和谐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不是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如是,情感的培育和渗透更应如是.

“历史终究是人创造出来的,不能领会前人的思想感情(如老子杀儿子,儿子杀老子之类),那么最多只能说他知道了(kennen)历史事实,但不能说理解了或懂得了(wissen)历史.”[8]学习历史实际上就是体味人生,我们看历史,反思历史,也在反思我们自己的社会与自己的生活.而那些美好的品德,如博爱、宽容、自由、平等、责任、诚信、谦逊等,就在我们的历史之中,并且可以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人和事,使他们相信社会的转变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可以用美好的言行改变自我,改变人生,进而改变社会.

[1]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37.

[2]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中国历史研究法[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228.

[3]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 解读希特勒[M].景德祥, 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4] 孟钟捷.德国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8.

[5]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从俾斯麦到希特勒[M].周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197.

[6] 苏联抒情诗选[M].王守仁,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7] 霍一峰.《独立宣言》签署人的遭遇[EB/OL]. [2016-01-21]. http://doc.qkzz.net/article/2ed6f fb4-06e4-459c-8f9e-ed64b1913215.htm.

[8] 刘北成,陈新.史学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8.

(责任编辑:马玲玲)

猜你喜欢

希特勒德国历史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开始敲门
刺杀希特勒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