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山居
—— 台北人文度假会所
2016-10-27张祥镐
隐山居
—— 台北人文度假会所
项目地点:中国台北
项目面积:650平方米
设计师:张祥镐
设计公司:伊太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木化石、咖啡绒、青玉石、黑檀木石、柚木实木、耐候钢板、灰色玻璃、特殊纹理漆、铁件喷漆、镜面不锈钢、黑色烤漆玻璃、伊太空间设计事务所家具设计、艺术家老物件层架
张祥镐
伊太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美国圣地亚哥New School Architecture Studying
台南艺术学院建筑艺术研究所 建筑艺术硕士MFA
张祥镐以“人文度假风格”作为室内空间设计主题,透过擅长的多重复合媒材搭接的手法,将微观美学透过细节的转化,融会居住者对于生活的态度,自在而坦然成就空间人文温度。
会所,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们对住宅的类型、装饰、环境的要求提高,“会所”空间概念的形成,成为一种在地文化的依托,也融合人文质素发展。
由于别墅建筑群位于新店市郊的山区,张祥镐以“人文度假风格”作为室内空间设计主题,透过擅长的多重复合媒材搭接的手法,演绎人文叙事,将建筑工法中的每个细部展现在室内空间当中,将微观美学透过细节的转化,融会居住者对于生活的态度,自在而坦然成就空间人文温度。
微观细节美学的实践
居住者从事建案业,建构此案的目的在于度假、休闲、聚会使用。由于之前多次愉快的设计经验,所以在设计上给予张祥镐完全的自由度。考量到台北市繁忙的生活文化,将建筑环境依傍山林的外在优势,引入室内并结合轻古典,在新旧元素里取得和谐共识,围塑沉稳低调的质素,摹画出“人文度假会所”的形式。
深究于复合媒材的搭配,重视“微观细节美学”,张祥镐透过十多年建筑师的专业素养,加上留学美国以及不断地旅行汲取到的丰富的国际观点,摒除流行趋势,融入孩时对外婆、对眷村的眷恋,从围篱、纱窗、土角厝等传统媒材中体现朴实的人文菁华,也从旅行经验中探究在文化、历史洗礼下一些在地建材的自然材质搭接方式呈现的局部和面向。
从一楼入口停车区即以“会所”的方式安排整体感受,透过相当擅长的陈设设计、复合媒材的演绎,衍生出宛若小型美术馆的风雅意趣。2-5楼间的风格氛围安排以“轻人文古典”为主,消化了过度的装饰,酿构人文风雅与品味质素的魅力。
与艺术跨界结合的设计
张祥镐认为,软装是室内场域中的主要灵魂,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此次也与艺术家跨界合作,从艺术墙面的规划(透过材料特色,衍生出空间的深度涵养)、手工铁件、柜体的制作、提高非人为、非制式的设计,并安排艺术家设计生产的物件、素材,置入空间当中,引申出轻松、舒适的生活态度。
隐山居
责任编辑: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