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对我国住宅与社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2018-01-08沈潇颐
沈潇颐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及技术的迅速发展从而带来了工业化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人口的饱和。虽然这种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是与之而来的消极后果却被我们忽视了。其中迅速膨胀的城市结构就是城市化所带来的重要的缺点之一。盲目的、无计划扩大的住宅区和社区毫无规律的被聚集在一起,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使用,使得居民几乎在逐渐丧失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因此人们意识到不能再任由这种情况的继续发展,处于对美好环境的热切渴望,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也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居住者;居住满意度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就是研究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改变了所处环境的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在被环境所逐渐改变。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就是住宅与所在社区——也就是我们的家。
日常中我们除去上班外出等因素在家的时间最长,可能会在一栋房子里度过我们漫长的一生,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跨度我们都会在我们的家中度过。我们最亲密最牵挂的家人都生活在这栋房子里。在忙碌了一天后,我们在家中会享受到更多在外感受不到的自由、惬意。相比在公共场合,在家我们会受到较少的约束与束缚。所以住宅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遮风避雨的场所,相比它的功能性与实际使用性上来说,不如说它更是我们心理上的一个重要寄托。
每一个人心里都对居住满意度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居民的居住问题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问题,所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居民的居住满意度问题,并且在不断的完善当中。但是仅仅依靠这些生硬的判断依据还是有欠缺的,因为这其中我们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居住在这些社区当中的居民本身对环境和居住质量的客观的评判,充分认识和积极了解居民本身的需求才能让居住满意度这个问题得到实质的提升。而环境心理学正好可以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住满意度也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一般理论上我们把居住满意度解释为人与建成环境之间、居住者的期望值、需求和实际的居住状况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居住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六个方面,分别是:居民的个人特征、社会联系、空间特征、心理因素、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在环境心理学的范畴中居住满意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住房满意度和社区满意度。尽管这两个方面看似侧重点不同,实则却联系紧密。
在国内的居住研究中得出过这样一份结论。越是年轻的居住者对自己的住房要求越要高,而老年人对其居住满意度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住房面积小、多是与子女、孙辈同住导致的拥挤,缺乏老年人生活的私密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居住水平在不断的快速提高,新建成的房子与年代久远的老房子相比,我们不难看出新建成的房子面积大、达到的住房标准要高。所以就我国而言,入住时间越短,居住满意度越高。在一座城市中有购买房屋而拥有居住产权的居民,也有租房者。能够下定决心购买房屋的居住者一定是对其居住环境与小区满意才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在此置业,想在此居住生活更长的时间。不难认为拥有居住产权的购房者可能比短时间租房者更满意周边居住环境。除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如:家庭的就业状况、社会地位、孩子的上学问题、附近的健康娱乐设施等等。看似很小的点都会影响到居民的居住满意度。
除了分析人的因素外我们也要从居住的房子本身进行分析,因为这也是影响居民居住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住宅的面积可能最为重要。在功能等方面来看,综合一个家的居住人口,家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更大的面积会让居住者获得更多在心理和社会地位、使用功能上的追求。居住面积的高密度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如:家庭矛盾与社会矛盾的产生,拥挤也会带来对居住环境和居住环境内产生的拥挤活动的不满情绪,也会带来很多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健康隐患。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技能方面的发展,以及与父母之间的家庭关系。拥挤也会导致私密性的不足。私密性是居住者对居住满意度的最低要求,是达到健康放松的生活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簡单来说也就是要保证有个人的房间,当居住者想要独处时可以在个人的房间内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行休息、学习和放松。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人仍然居住在集合住宅中。与独户住宅不同的是集合住宅的密度大,因为土地面积的限制,每栋楼每家住宅的距离也很近。因为密度大,面积的限制就会产生噪音,影响睡眠质量和降低社交水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尽快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努力提高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在环境心理上追求更多的舒适感。其中高层住宅是我比较关注的一种居住类型,也是一些大城市很普遍的居住方式,虽然高层住宅景色优美,相对于低层住宅来说安静,但是其中也有其避免不了的缺点,如:电梯的使用,和高度上对儿童生命安全的威胁。所以在之后的研究中也要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降低住宅楼的高度,优化电梯的使用等。
对于一个居住满意度高的社区来说,能够让居住者在环境心理上有舒适感,住宅的外部因素也尤为重要。对于有过购房经验的人来说,在选择一栋满意的房子时都会去考虑住房性价比、社区附近的空气质量,是否有噪音,会影响休息、交通是否方便。有孩子的家庭还会考虑上学是否便利。综合个人和家庭因素来考虑是否购买。因为城市中心地价高、建筑密集等因素大部分人会选择在距离不是很远,一般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便可到达的市郊购房。
一个社区的居住外观和小区的绿化水平、质量也会影响社区的品质和居住的满意度。使人赏心悦目的居住外观、好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生活品质、调节空气质量、提高生态价值,还可以让居住者在环境心理上得到更好的享受。一个好的社区一定要有好的小区管理体系。居住生活是一个长远的事情,因此要在日后的生活中对社区环境进行维护才能保证让居住者一直给予较高的评价。好的社区管理不仅仅是对社区的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的维护与保养,还能够有助于降低社区的犯罪率,提高居民的安全感,也就是居住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和邻居有交集。而邻里关系的不和睦让小区缺少了集体感和家的感觉,降低了社会生活的质量。在我国比较普遍的集合住宅上就使得邻里交往困难,因为缺少空间划分,造成公共活动交流空间的减少,也使得犯罪率的上升。虽然有公共活动空间不一定就能保证会产生邻里良好的交往活动,但是在设计上也是可以进行尝试的,毕竟这也是环境心理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提高社区感的一个重要体现。
居民对所在社区有较高的居住满意度与个人日常生活的快乐感、充实感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一座城市中每天都在建设新的楼房,提升建筑的外观设计和居住的质量对提升居住者的居住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要从居住者的环境心理需求入手,关注日常生活环境。环境心理学和居住满意度是相互依存的,是不能各自孤立的进行分析研究的,要融合的看待它们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3]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研究[J]世界建筑,1983(03):61-66.
[4]苏彦捷.环境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吴建平,候振虎.环境与生态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