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6-10-27阴瑞兰

关键词:心绞痛状态心理

阴瑞兰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阴瑞兰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目的 探讨在老年心绞痛临床治疗过程中施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

老年心绞痛;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于冠心病)是其发病的直接原因[1-2],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部不适或发作性胸痛。当心肌需血和冠状动脉供血之间发生矛盾,即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时,就会引起心肌缺血与缺氧,产生心绞痛。该病多见于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其主要患病对象,受寒、饱食、劳累、情绪激动、天气变化和急性循环衰竭等是常见诱因。本文旨在研究在心绞痛治疗过程中施行护理干预,能否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6±6.3)岁;病程1.9~7.9年。干预组男3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2±5.8)岁;病程2.3~8.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进行对症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以上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①知识宣传。集中进行心绞痛相关知识教育并解答患者疑问,解除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等情绪,让患者正确认识并面对疾病;②心理疏导。密切关注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和引导,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和放松;③生活指导。给予详细的饮食指导、保健指导和运动指导,保证健康的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④用药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药理作用机制,并让其充分认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用药安全;⑤出院指导。教会患者疾病发作时的应对技巧,同时叮嘱患者出院后要定期进行复查并继续注意饮食、运动、保健等相关要求。

1.3评价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

使用SCL-90评定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九个因子,干预组各项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症状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症状评分(±s,分)

注:与干预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对照组 治疗前 2.46±0.68 2.34±0.49 1.97±0.39 1.98±0.59 1.94±0.60 1.81±0.73 1.80±0.58 1.63±0.49 1.68±0.54治疗后 2.28±0.71 2.29±0.52 1.92±0.38 1.83±0.6 1.88±0.57 1.73±0.68 1.78±0.60 1.59±0.51 1.64±0.51干预组 治疗前 2.49±0.69 2.38±0.51 1.95±0.4 2.01±0.57 1.94±0.62 1.83±0.71 1.79±0.62 1.63±0.52 1.65±0.49治疗后 1.6±0.52*#2.07±0.47*#1.71±0.43*# 1.6±0.51*#1.67±0.5*# 1.50±0.66*#1.56±0.49*#1.39±0.57*#1.45±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干预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8 53.47±10.32 54.74±10.11干预组 48 52.56±9.88 67.02±8.01*#

3 结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老年人常常伴有各种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占很大比例,冠心病中又以心绞痛的发病率最高。心绞痛危害大、致死率高,而且常常反复发作,严重时会造成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3],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给予对症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心肌的缺血和缺氧状态。但是,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发展及预后均有着直接影响[4-5]。本研究证明,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还能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不仅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而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绞痛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提高疗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苗 洁.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137-138.

[2] 邬 姜.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5:176.

[3] 张金花,毕艳玲.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16:323.

[4] 郭德娇.老年心绞痛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现代养生,2015,11:191.

[5] 吕会杰.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04-105.

本文编辑:孙春宇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YIN Rui-la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zhengzhou city,Henan Zhengzhou 450000,China)

R541.4

B

ISSN.2095-6681.2016.01.161.02

猜你喜欢

心绞痛状态心理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心绞痛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