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6-10-27宋玉男

关键词:血压护理人员高血压

宋玉男

(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研究

宋玉男

(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吉林吉林13200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护理

高血压对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危害性极大,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还伴有神经衰弱,表现出情绪暴躁易激惹、失眠、肌肉紧张性疼痛等各种症状[1]。这些症状的发生主要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对自身疾病的担忧、紧张当中,心理压力非常大,那么就比较容易发生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发作时强时弱,且病程多迁延,如果不及时予以正确的处理,则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严重下降,且高血压的疗效也将受到影响。本次研究对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护理做了分析与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男34例,女34例;年龄64~80岁,平均年龄(70.13±5.28)岁;病程4~24年,平均病程(15.37±6.49)年。对照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1.26±6.24)岁;病程5~23年,平均病程(14.88±7.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长期住院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多疑、敏感的心理,一些小小的不适就会被其怀疑为身体某个部位患病[2]。对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①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烦恼与担忧,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②向患者解释神经衰弱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使患者认识到神经衰弱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消除不必要的担忧;③鼓励和安慰患者,指导患者如何发泄情绪和调节情绪。第二,环境护理。环境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环境中存在不良刺激,如声音刺激、光线刺激等,那么神经衰弱症状表现得越强烈[3]。因此,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将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调节至人体感到舒适的状态;在床位上安装窗帘,以保护患者的隐私;给患者合理调配病房,防止患者之间相互影响;定期清扫病房并消毒,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卫生[4]。第三,对症护理。神经衰弱患者可能伴有失眠、乏力等症状,对于这一类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作息,保证休息和睡眠时间足够长,同时,叮嘱患者在饮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补充营养,但要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防止血压升高;对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等来进行心理疏导;对存在心律异常、消化道异常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应给患者做检查,之后再根据检查结果来实施对症治疗。第四,社会及家庭支持。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对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普及高血压伴神经衰弱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给予患者关心、呵护与支持。另外,护理人员还应组织病情好转的患者举办病情交流会,病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影响。

1.3评价指标

采用QOL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QOL评分、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QOL评分、S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QOL评分、S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QOL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8 24.73±4.1134.30±5.15 58.70±4.9333.14±8.52对照组 68 25.08±3.6630.37±4.82 57.90±5.1647.33±8.34 t 0.5244 4.5944 0.9244 9.8145 P>0.05  <0.05  >0.05  <0.05

2.2血压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mmHg,±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mmHg,±s)

舒张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8 150.73±15.47 120.27±16.19 102.14±10.21 81.88±8.18对照组 68 151.22±16.28 138.45±17.18 103.62±9.62 99.53±10.94 t 0.1799 6.3506 0.8700 10.6549 P>0.05  <0.05  >0.05  <0.05组别 n  收缩压

3 讨 论

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比如生活方式不良、自控能力较差、精神过度紧张、多疑敏感的心理较为严重,等等。神经衰弱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到治疗效果,血压会因为神经衰弱的间歇性发作而发生波动,因此,及早缓解、消除神经衰弱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从护理的角度出发,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症状的缓解与消除做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在其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压控制效果。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对症护理、社会及家庭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护理措施使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摆脱了不良因素的刺激,放下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从心理、社会两个层面来改善疾病的转归,最后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刘改祥,徐 慧. 不同护理方法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33(08):270-271.

[2] 古丽娜·卡地. 神经衰弱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1(52):151-152.

[3] 林美凤. 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0(23):97-98.

[4] 秦俊蕾. 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4(04):732-733.

本文编辑:徐 陌

R473

B

ISSN.2095-6681.2016.01.137.02

猜你喜欢

血压护理人员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