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6-10-27杜越飞

关键词:射血阿托左心室

杜越飞

(内蒙古杭锦后旗二道桥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杜越飞

(内蒙古杭锦后旗二道桥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目的 分析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黄芪注射液;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堵塞,血流突然中断,从而引发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发生局部坏死[2]。研究显示[3],黄芪注射液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左心室重构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为进一步探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单纯阿托伐他汀的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7.9±7.5)岁;梗死部位:前壁18例、下壁8例、后壁7例、前间壁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8.1±7.4)岁;梗死部位:前壁15例、下壁7例、后壁6例、前间壁13例。排除标准:代谢性酸中毒者;严重心律失常者;过敏性休克者;恶性肿瘤者;伴随肝肾、胃肠道疾病者;肺充血和肺水肿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主要为抗血小板聚集、舒张心血管、抗心肌缺血、吸氧等,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电图变化;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10~20 mg/次,1次/d,治疗2周为1一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999)治疗,将黄芪注射液5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为1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4]: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为Ⅰ-Ⅱ级;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心率等指标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n(%)]

2.2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心输出量

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心输出量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心输出量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mL)心率(次/min)治疗前 对照组 34.5±10.3 3.8±1.3 129.9±13.4观察组 35.8±10.5 4.0±1.2 128.6±12.5治疗后 对照组 44.2±13.5 4.9±1.1 91.8±10.8观察组 54.5±12.4* 6.0±1.3* 80.1±8.2*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瘙痒,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2例瘙痒,4例肌肉震颤,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长时间胸骨后剧烈疼痛[5-6]。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威胁生命。所以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需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消除症状和体征。而在中医医学理论中急性心肌梗死归属于“胸痹心痛”、“卒心痛”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此病中具有较好疗效[7]。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其原因主要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保护心肌,使血液粘稠度下降;而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并且恢复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消除患者症状,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吴萃荣[8]等研究结果相似。说明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1] 张铁军,徐 颖,苗华为,等.黄芪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梗死不同部位瞬间外向钾电流影响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30(03):1-3,7.

[2] 隋 瑜,王春艳.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核因子κB65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5,7(01):40-42.

[3] 刘新锋,关玲霞,杨昕远.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06):47-49.

[4] 赵文艺,胡中耀,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近期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99-102.

[5] 张振岭,任 澎,马 丽,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早期血脂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5,10(07):955-957.

[6] 李 黎,法宪恩,孙利强,等.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微小RNA-21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02):374-376.

[7] 李韶南,刘 震,黄 慧,芳,等.高剂量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04):519-523.

[8] 吴萃荣,王 湛.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影响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03):470-472.

本文编辑:徐 陌

R542.22

B

ISSN.2095-6681.2016.01.058.02

猜你喜欢

射血阿托左心室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