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利弊分析

2016-10-26张丹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利弊行政事业单位

张丹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较为混乱,会计信息数据失真等问题而采取的一种财务管理制度变革。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可以起到约束及规范单位财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精准性的效果。但受制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水平及财政改革深度不一等因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实施中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分析其实施利弊,总结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集中核算 利弊 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更显重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是基础和前提,通过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来规范及约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是充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的有效举措。现阶段,众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分析该制度的利弊,总结相应的改进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集中核算概述

会计集中核算主要指的是由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权、自主权及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中的会计核算从员、出纳人员岗位取消,由财政部门委派会计人员,集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会计监督管理及会计服务等加以处理。会计集中核算本质上是会计委派形式的演变,从机制上实现了会计业务决策与会计业务执行的分离、会计监督和财务审批的分离以及会计凭证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分离。

会计集中核算具备了集中性、监督性及一致性等基本特征。通过集中管理及核算,可以达到对单位资金、财务报表账簿、会计凭证的统一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如资金收支监督上可以达到动态化及全过程控制;在会计核算的办法、体系标准、会计核算流程及财务核算口径上能够保持一致。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优越性分析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极大增强会计监督职能。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行使财务审批权,而会计核算中心则负责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此形成的审批环节和监督环节相分离的财务管理格局可以使本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得到极大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一方面能够有效行使各自的合法职权,增强财务管理的责任意识,保障会计信息完整、准确、真实,另一方面又能够全面开展对本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监督。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可以统一管理财政资金,提高预算管理质量,最大限度遏制财务腐败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本单位各部门在银行的户头得以归拢合并,由会计核算中心设置的统一账户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散资金进行集中,既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提供更加精准的财务信息数据,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又能够借助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对本单位的资金支出状况及资金具体流向加以实时动态掌握,可以增强财务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及时发现并制止资金使用标准不合理、预算超支、预算资金遭挪用及截流等现象,遏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腐败行为。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推行实施优化单位会计人员及会计岗位设置,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会计集中核算下,针对本单位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仅需设置报账会计,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资产状况及会计报账等进行处理,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则集中交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这就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及人员得以优化,财务管理的效率也得到提升,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精准度的提高。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中的弊端及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开展实施中,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还亟需完善及改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尚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弊端或问题: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容易导致会计责任主体出现模糊不清等现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础施加不利影响,也容易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积极性及会计责任观念受到抑制。受此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疏于对本单位资金使用及资金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管控,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建设及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环节也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单位财务管理中不再设账,会计核算工作也不由本部门负责,这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放松对单位会计信真实性、准确性及实时性的质量控制,财务管理工作过于集中在财务资金的筹集及使用环节。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及会计监督的难度增加。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但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拥有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权,在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权限得以分离后,会计核算中心过于注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事务,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物资监督力度就有所下降,这就为行政事业单位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会计核算中心入账的原始票据虽然经过了审核,在票据的合法性上符合相关要求,但涉及到票据中提及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事项及经济信息数据是否客观、合理、真实,由于缺乏与之相对应的会计监督,也会给行政事业单位开具假发票及坐收坐支现象创造条件。

四、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效果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重视,调动本单位报账人员工作积极性

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会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会计核算事务及会计监督管理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其仍以单位财务管理责任主体而存在,涉及到本单位的预算资金也不会减少。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其应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着重对本单位报账人员的职责意识及工作积极性加以调动,通过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及实操技能培训,真正发挥其在报账环节的职能作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

(二)统一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及预算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上,如单位员工工资福利支出、资产采购支出等,要采取统一支付的方式。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公用性财政经费支出,一方面要针对经费支出及经费使用归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及资金使用考核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权责利,真正发挥出会计核算中心在资金收支监督方面的职能作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预算目标的方式,对资金预算编制情况,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避免出现预算资金管理中的腐败现象。

(三)采取多种手段,增强会计监督管理的力度

首先,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要强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对相关的会计集中核算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加以明确,并及时跟进相应的考核评价措施,提高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职责意识及业务水平。其次,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具的各项财政支出及会计信息原始票证进行严格审核及管理,对原始凭证在资金项目使用开列、票据及票证填制信息进行跟踪审查,如发现虚假现象,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第三,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开发及使用最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及软件,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可以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资金使用信息、财产物资管理及变动信息加以实时监督,增强会计监督管理力度。

五、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要求,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权力约束与制约的重要手段。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在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利大于弊这一前提下,着重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视、资金收支及预算管理、会计监督力度的增强等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及提高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宏.浅析行政事业的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融合[J].时代金融(下旬),2014,(12):183-184

[2]翟银艳.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4,(10):36+38

[3]徐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J].现代企业文化,2011,(27):89-90

[4]潘在奎.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J].中国市场,2011,(39):75+85

猜你喜欢

会计集中核算利弊行政事业单位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气象部门会计集中核算思考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