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敏感性分析为基础加强风险分析提高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
2016-10-26李新丽
李新丽
摘要: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简政放权,逐步下放审批权限,促进形成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建设项目的投资风险也更为彻底地转移到项目业主身上。提高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投资者积极适应新形势、提高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手段。本文从现行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开来,介绍了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的区别与联系,对以敏感性分析为基础加强风险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投资决策 不确定性 敏感性分析 风险分析
2004年国家对投资体制进行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对于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投资项目实行核准管理,目录之外的实行备案管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十八大以来,国家在项目核准管理上进一步简政放权,国家发改委分批减少了核准目录。从国家层面讲,下放投资审批权限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具体举措。对于企业而言,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更为市场化的环境中拥有越来越完整的投资自主权需要承担更为复杂的投资风险,对于投资决策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和固定性特点,从前期研究到建设运营需要消耗一定的资金、物资和人力资源,一旦决策建设很难更改。若投资决策时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分析不足、应对不利,就会影响项目预期的投资效果,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甚至导致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的尴尬局面。简言之,新形势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对建设项目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风险因素进行更为全面、科学的预判和应对。
一、现行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开展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都会开展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指对影响项目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进行分析,测算其增减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找出主要的敏感性因素及其敏感程度的过程。风险分析,也叫风险概率分析,指通过技术手段预测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评价其对投资项目影响程度,并制定风险对策以便达到最优投资效果的过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投资者甚至不清楚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的区别,对于风险分析的深度更是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只开展敏感性分析,忽视风险分析;即便开展风险分析,也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结论实质性差异不大,没有体现风险可以量化的特点;没有将风险分析的结果融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方案,没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相当于仅仅依靠可行性研究的基础假设方案进行决策,置基础方案于不清晰的风险敞口之下,一旦某一或者某些风险因素“意外”,将会对项目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甚至颠覆整个项目。
二、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敏感性分析,投资者可以得知影响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敏感因素及其一定变化幅度内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但是对于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而言,仅得知有哪些不确定性因素和这些因素的敏感度是不够的,投资者对未来哪些敏感性因素最有可能发生、是否超出敏感性分析的变化幅度这样的问题无法回答,如同投资者对建设项目的未来缺乏明确的情景勾勒。借助于风险概率分析,通过合理的预测和分析判定敏感性因素发生的概率,才能对未来项目生命周期内的风险有足够的估计,投资者才能获取全面的信息,最终做出更为正确的决策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因此,敏感性分析不能替代风险分析。
但是敏感性分析与风险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敏感性分析所找出的主要敏感因素可以作为风险分析的基础。在敏感性分析结论之上,开展概率分析可以规避大概率的风险因素、针对较大程度的风险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大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投资管控水平和效益。
三、以敏感性分析为基础加强风险分析
(一)充分利用敏感性分析结论
敏感性分析通常依托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涉及的市场、资源、成本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展开,通过测算不同因素一定变化幅度内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项目效益的最主要敏感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投资者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全面筛选,所找出的主要敏感性因素可使项目评价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关键因素上,为下一步的风险概率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充分利用这些敏感性分析的结论开展风险概率分析将会大大提高风险分析的效率。
(二)提高风险分析技术水平
有些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项目的影响是可以量化的,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难以量化的风险因素,但风险分析只有在定量或者半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提高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风险分析的量化方法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类,主要有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贝叶斯估计、风险概率矩阵、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综合评价法等等。
对于大型投资项目,国外一般使用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其风险。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输入随机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进行大规模模拟的统计试验方法,对基础数据要求高,其精度取决于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各输入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有效性。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很多企业不能有效使用概率树、蒙特卡洛模等工具,建议综合运用多种风险分析方法,推荐综合使用专家调查法和综合评价法,主要步骤为:根据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广泛征求领域内专家(10-20位左右)调查意见,判断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即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按五档(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划分每个影响因素发生的概率;若专家意见较为离散可以多轮反复征求专家意见,从而得到较一致、可靠性高的结论;使用综合风险评价表,计算项目的综合风险等级,分值越高,项目的风险越大。
对于建设方案简单、投资规模不大、投资回收较快的“短、平、快”项目也可以依据专家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风险分析,比如划分风险等级、风险概率矩阵等。
(三)充分发挥风险分析的作用
在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估计和评价后,应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对策,供投资者根据风险偏好程度和投资组合策略进行决策,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方案的风险超出投资者的接受范围,则投资者可对基础方案进行优化或改进,直接降低项目风险,或者提高对项目的投资回报要求。此外,利用风险分析的结果可以指导和加强项目实施过程风险管控,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或者方案,有助于为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打下基础,防范和规避项目实施和经营中的风险。
(四)注重从以往项目中积累风险分析信息
为了提高风险分析的可靠性,企业投资者应及时开展已投运同类项目的后评价,对影响项目成功度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总结和分析,注重从不同的项目案例中积累尽可能客观的信息,形成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制定规范的风险清单,以便于在新建项目风险分析时充分借鉴同类项目后评价经验数据及相关信息,减少或消除因缺乏具体数据而导致的风险分析的主观性。
参考文献:
[1]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年版)
[2]吴有祯.项目评估中敏感性和风险分析方法运用[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9期
[3]GB/T 24353-2009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4]GB/T 27921-201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