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2016-10-26郑琳川
郑琳川
社交网络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郑琳川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催生了新一代的社交媒体,社交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社交网络的特点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深入调查其网络使用状况,包括上网时长、偏好活动以及聚焦内容等,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措施来应对社交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社交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原生代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从小接触网络,社交网络对他们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技术环境的变化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社交网络的发展与特点
(一)社交网络的发展
社交网络,也就是“网络+社交”,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社交网络兴起于1971年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诞生,随后经历了万维网、在线日记社区、博客工具、Facebook、YouTube、Twitter、Pinterest等发展历程。如果说在网络社交的起点——电子邮件时代,网络仅仅可以满足人们5%的社交需求,那么今天丰富的社交网络已经把这个数字至少提升了10倍。今天的人们已进入全天候的网络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优质的工具手段,人与人之间无需见面就可以轻松自由地交流、娱乐、学习、购物甚至办公,这就是占据人类社交80%以上的“非接触型”社交网络。
(二)社交网络的特点
社交网络的最大优势是方便、快捷。人们无需见面即可完成信息沟通、交友对话,是六度空间理论①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叫小世界理论。最好的诠释;[1]可以承载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直观形象;几分钟内就可以实现热点信息的爆发式几何级数增长,转发千万次。
社交网络的特点一是虚拟性。这是由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所决定的,身处其中的人可以随意隐藏或更改名字、身份等个人信息。二是平等性。也就是信息传播格局去“中心化”,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原有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格局被打破了,它颠覆了传统的话语垄断,处于社交网络中的每一个对象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话语权从原来的政府部门逐步面向开放、多元、公开的话语结构,并呈现逐渐分散的趋势。[2]三是复杂性。包括内容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社交网络本身承载的信息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另外,处于社交网络中的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知识、文化、宗教和价值观背景,使得社交网络更为神秘和复杂。
网络是把双刃剑,社交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冲击,部分人由于沉迷社交网络而自闭、孤僻甚至抑郁。同时,它的安全性令人担忧,安全软件公司Webroot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社交网站用户更容易遭遇财务信息丢失、身份信息被盗和恶意软件感染等安全威胁,而且其严重性可能超乎用户自己的想象。另外,社交网络同化现象严重,新颖性不够,且呈现集中化,人人网、腾讯、新浪微博、朋友网、开心网、豆瓣网等国内几大主流社交网站几乎占据了市场所有份额。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一)“数字原生代”
“90后”大学生是被电脑、互联网、数字化产品包围的一代,他们对数字技术和产品有着与生俱来的领悟力和适应能力,对数字技术的理解、感受和行为特征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国际电信联盟把诞生于数字时代、每天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成长的年轻人称为“数字原生代”[3]。他们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尤其是对手机的使用,手机已然成为生活“必需品”,且是青年群体文化习得和身份认同的标志,由此产生的无手机焦虑症和手机依赖症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低头一族”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二)强烈的表达意愿与参与意识
大学生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社会活动表现出极强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有强烈的表达意愿。中国互联网中心调查显示,我国网民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约为49%,但是网民年龄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距,30岁以下的网民占57%,50岁以上的网民占6%,显然青年人是网民的中坚力量。[4]尤其是目前大多数青年借助网络对政治的参与热情较高,“青年政治参与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对揭露和批判政治领域丑恶现象的新闻报道关注度非常高。其中43.4%的人对此很关注,44.9%的人比较关注,只有11.0%的人对此不关注。由此看出,青年对政治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5]
(三)接收能力强而分辨能力弱
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很强。以微信为例,腾讯2015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微信用户整体以男性为主,用户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男女比例为1.8:1,男性约占64.3%,女性约占35.7%;年龄方面,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6]对其他网络软件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也能发现类似的结果。此外,在对所有新事物新信息的接收方面大学生也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但是大学生群体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强,看问题相对片面,易受鼓动。同时,由于大学生对偶像和名人会产生强烈的崇拜感,在社交网络中大量地关注明星、文化人、网络红人等公众人物,他们的观念、信仰、言语以及生活态度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分辨能力弱、自我意识淡漠,就会迷失自我,陷入非理性崇拜,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大学生的社交网络现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240.78分钟,有177分钟,即近七成的时间用于社交网络上,每天使用社交网络小于1小时的青少年仅占5.31%的比例,1-2小时、2-3小时、3-5小时所占比例分别为21.74%、28.02%、23.67%,而每天使用时长大于5小时的占了21.26%。
QQ、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主流方式,借助这些社交网络,青少年已经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社交生活和社交文化。在手机APP应用中,社交APP的使用率高达88.7%,且均值为最高。各社交媒体的使用率中,QQ占据青少年社交使用平台第一位,达97.8%,其次是占86.8%的微信、占69.1%微博和占66.4%的百度贴吧。
笔者曾对某师范类高校468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现状的网络调查,其中男生占31%,女生占69%,涉及大一至大四的文、理、工、商、管理、法学、艺体等12个专业的学生。相关结果如下:
表1 各年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分布比例
从表1可以看出,每天上网时间在3-4小时的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42.6%;其次是1-2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8%。网络已经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无处不网,无人不网。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活动偏好前两位的人数分布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最喜爱的网上活动中,男女生是有明显差别的,男生最喜欢打游戏,其次是看电影和追剧,上社交媒体的人数并不多。但是女生截然相反,绝大部分都喜爱社交媒体,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网上聚焦内容人数分布比例
从表3看出,男女生聚焦内容都集中在好友动态及发帖回帖等活动中,这也与QQ、微信、微博等APP越来越便捷地在手机上使用有关,同时,也反映出社交网络在大学生中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对他们的影响可见一斑。
四、社交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辅导员网络应用能力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直接关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网络的复杂性和教育的多样性要求辅导员既要具备先进的思想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辨别、分析、综合能力以及一定的网络技术,如信息搜索、数据筛选、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维护和安全防范技能。因此,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发掘、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网络素养优良、专业知识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化网络骨干队伍;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网络舆论生态改善,为营造纯净网络空间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给辅导员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考察的机会,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知识创新和应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方法。
(二)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
社交网络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其中参差不齐的网络作品、二次元文化以及人的素质差别都对其健康成长提出了挑战。传统对学生网络活动的管理方式都是以“管”为主,譬如对学生发布的信息进行监控,对违规的言论进行封帖、删帖、追究发布人责任等。但是这不但消耗人力财力而且效率低下,尤其是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监控这种做法没有太大的意义。与其花费精力“管”,不如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和网络素养,这就像给学生穿上了一层“铠甲”,以授人以渔的方式教给他们如何健康合理地使用社交网络。学校要积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空间,为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制度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以及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网络素养和自律能力。
(三)掌握主动权,扶植学生创建社交网络平台
社交网络之所以如此受学生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大学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能够通过社交网络寻求心理的满足。但是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与其放任学生在茫茫的社交网络,还不如开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由地表达。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在网络上引起不安全的事端,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强管理和引导。但是不少学校由于管理和责任上的担心往往对于创建学生网络社团、论坛的工作不积极,或对社团和论坛“管”得太死导致其日渐冷清。其实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建设网络社团和论坛,自己建设(学校出经费)、自己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其参与热情,而学校的角色则应是宏观引导,而且应该更加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社交网站越来越多元化,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多样化的社交网络平台。譬如借助国外Notehall②2008年,康威和米勒创立,帮助学生自由买卖笔记。笔记流通平台的灵感,让学生建立自由买卖笔记的平台,还可以是Chegg③2007年成立,迄今帮助学生省下了9400万美元。式的各种书籍租借平台,也可以利用现在非常主流的易班平台开展网络社区。这样在充分满足学生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对学生的网络活动进行管理。
(四)合理引导,将学生从网上“引”到网下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中“宅”文化日渐盛行,对现实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冲击。很多学者对社交网络是否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开展过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社交网络的时空快捷性、载体丰富性等优点为人际关系带来便利,但是社交网络也造成了很多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交往能力的弱化。长时间的网络生活不但对性格的塑造、心理的发展没有好处,反而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吴淑芳、杨贵丽等人对大学生上网时间和颈椎病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颈椎问题都与上网时间过长有关。[7]因此,为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其积极合理地引导,改变他们网上活动的习惯,加强网上与网下的互动。学校可以在充分培育大学生论坛、社区的基础上,开展一些线下的活动,如舞会、志愿服务活动等,这些线下活动的组织者是基于社团,由于学生们在线上社团中已经互相熟悉,因此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参与线下活动。此外,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现实活动中来。最后,学校要充分关注全员育人,学校、家长、社会形成有机联动,网上网下共同担当起教育大学生的责任。
总之,社交网络已经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它的影响势必更加深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直面当前形势,深刻分析大学生的特点,掌握网络应用技能,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牢牢抓住网络主动权,占领网络主阵地。未来的研究要更多地着眼于如何扶植和引导学生创办自己的社交媒体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项常变常新的工作,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和学生特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环境和手段,才能适应新形势。
[1]吴庆康.进入六度空间寻朋觅友[J].Internet信息世界,2000(3):15.
[2]李小玲.Web2.0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社交媒体为研究视角[J].高考研究与实践,2013(1).
[3]国际电信联盟.衡量信息社会报告(2015)[R].2015.
[4]刘冬冬.当前我国网络问政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10-11.
[5]邓希泉.青年政治参与政策与青年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3-20.
[6]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男性为主平均年龄26岁[EB/OL].http://mt.sohu.com/20151030/ n424741512.shtml,2015-10-30.
[7]吴淑芳,杨贵丽,黄招兰等.大学生上网时间与颈肩病的关系及预防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16(1):84-86.
责任编辑:丁金荣
G641
B
1671-6531(2016)09-0021-04
*项目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14D017)和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2014年度课题“社交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CSZ14055)
郑琳川/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四川南充63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