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像煞有介事”

2016-10-26茅家梁上海闵行

清风 2016年9期
关键词:闵行陈瑶司马

文_茅家梁(上海闵行)

话说“像煞有介事”

文_茅家梁(上海闵行)

“像煞有介事”,是苏、沪、浙一带的方言,“煞有介事”本已含像有其事之意,再加上一个“像”则是强调之意,饱含“装腔作势”的成分。“像煞有介事”,一旦成为官僚作风,就是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经常“像煞有介事”的人,漫不经心,坚决拒绝与群众进行沟通。“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鲁迅语)。比较高级的“像煞有介事”,经常以“红头文件”作盾牌,在“原则”上做文章,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实际上,那些东西最不讲人性。

不讲人性的“像煞有介事”,似乎并不是我们这边的“土特产”。杂文家林沛理说,前些年香港有一位先生犯了心脏病,被送到一家医院的正门外,他的公子向医院的询问处求助,职员却叫他打“999(紧急求助电话)”,而没有协助把病人送到急诊室去,结果病人不治身亡。后来,医院的管理层辩称:职员的处理方法符合医院的《内部指引》。不是内地,却照样存在内地有些医院慢吞吞地绕圈子、“走程序”的瑕疵;不是衙门,却照样盛产“像煞有介事”的见死不救的“指引”。制度如果缺乏“问责”的压力,唬不住那些老油子。

得闲之时,你“像煞有介事”,摆摆谱,大家“嘿嘿”一笑了之,尚能屏一屏,忍受下去;最可怕、最可恶的是,尤其在老百姓火烧眉毛的紧要关头,大家都急得要跳蹦子了,他还“像煞有介事”,随意挥霍、浪费巨大的成本,偏偏有着非常过分的离奇举动,且傲慢、强势,这些“俊杰”显然是极其不识时务了。

不久前,安徽省枞阳县陈瑶湖镇的一个干部,擅自带领抗洪抢险部队绕远路前往抗洪抢险现场,为的是“扩大影响”。天晓得他是要扩大谁的“影响”!国家的利益、群众的安危高于一切,抗洪抢险应该分秒必争,而表现出自己居于“浩浩荡荡”队伍之首的踌躇满志,毕竟是十分次要的。普通人确实很难理解这种干部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视野。轰轰烈烈地兜个大圈子,取悦领导及其他不成,跟形式主义倒亲密无间,惹得的是人们无情的嘲笑——“急功近利”“感受不到老百姓的苦楚”,实在有些划不来。这算是相当低级的“像煞有介事”。

好多人之所以做起事来要“像煞有介事”,是因为太自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什么时候,总有人自己感到必须寻找合法、合理的说法来掩饰过错,来搪塞人家。“像煞有介事”,如古人所云——“反道矫情,以盗一时之名”,它的根基恰恰是对人民群众的冷漠无情、若无其事。

要鞭挞“像煞有介事”的做派,当然离不开要批判这种作风的老祖宗。《宋史》里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当官颇有政绩。起初在担任永宁(今天的银川)主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的时候,对一向“像煞有介事”的知县很有意见。有一次,司马池去见知县,要同“第一把手”研究公事。知县大人却正襟危坐目视前方,不予理睬。司马池就是不买账,走上前去硬是活生生地将知县的身体扳转过来,迫使他老老实实地与自己对坐论事。有点“犯上”吧?准“圣贤”之怒自然发得有道理,彻底破坏了“像煞有介事”所必需的安全空间,它也只能马上歇菜。不被权威的“豆腐架子”所迷惑,就是不理那个茬,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纠正谬误。当然,这需要足够的胆识和勇气。

联系现实想想,如果当时在陈瑶湖镇的通衢大道上,有人能像司马池一般勇敢而及时地站出来,阻止乱“带路”的行为,“扳一扳”队伍的行进方向,直插波涛汹涌、险象环生之地,结果又会如何呢?即使干扰了某人的兴致,破坏了人家形同儿戏的“指引”,也厥功至伟!而在很多时候,不善于研究,明知方向错误,却习惯于顺从,河里尿尿——随大流,恰恰是一些同胞在突发事件面前显现出来的表征。看起来积极进取,跟着气势恢弘的“大部队”看热闹,实际上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而努力向“像煞有介事”妥协,相互迎合,换取暂时的惬意,实在是投鼠忌器的结果罢了,没有多少出息。

猜你喜欢

闵行陈瑶司马
奇妙的蛋壳
摘桃子
徐传 陈瑶 夏紫君作品
蛙鼠新传
“司马”本不是姓
耦合与失衡:闵行政区变迁中的上海城镇化进程(1958—1992)
闵行区以大调研推进大落实的实践探索
“司马”原来是官名
陈瑶、刘志勇设计作品
暗恋也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