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改革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2016-10-25夏洁林照华
夏洁 林照华
摘要:高职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当加入以赛促教的内容,改革实施新形式的教学模式,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机教师和专业教师要针对大赛加强合作,组成大赛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关键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教学模式的内涵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广泛向各高校推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的教学理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是指将大学生在专业和基础课程教学中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一种高仿真性的竞赛形式进行演练,并对大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考核,实现“赛中教、赛中学、学中赛”,将“学与赛、赛与教”密切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进一步掌握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提高了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就业意识;另外,大学生从与企业的沟通中,了解了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事业单位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制定了合理的方案来实施,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1.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漠视
报考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多数是带着对文化课兴趣淡、对艺术兴趣浓的特点进校的。而艺术院校的教学重点也是艺术专业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开设的学时相对较少,从而使得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够重视,甚至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而对计算机课程漠视。
2.计算机教师定位不清晰
近年来,我院也陆续通过考试,招聘了一些年轻的拥有硕士研究生文凭的计算机教师,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科技日新月异,同样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计算机教师的知识层次与操作能力应当与时俱进。另外,我院新招聘的计算机教师要在行政岗位上锻炼三年,而行政岗位事务繁杂,自然会影响计算机教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
3.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我院公共基础课机房的电脑配置较低,电脑使用年限过久,没有安排专人维护,出现了很多故障。因此,计算机房电脑的更新换代,迫在眉睫。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改革措施
1.改革我院校内兼课制度
校内兼课教师虽然兼任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但作为专任教师,不能因行政事务而影响自身教学工作,计算机教师同样如此。
我院专任教师106人,校内兼课为52人,占比是49%。我院教师存在以下四种情况:(1)兼课教师行政事务少,有行政津贴;(2)兼课教师行政事务多,有行政津贴;(3)专任教师行政事务少,无行政津贴;(4)专任教师行政事务多,无行政津贴。我认为,对于第一种情况的教师,如果无法胜任行政事务,应当调离行政岗位;对于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况的教师,都应适当安排半天自身教学工作、半天行政事务,享有50%的行政津贴,从而达到行政津贴合理发放、兼课教师合理兼顾教学与行政。
2.将相关技能大赛内容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要将竞赛的内涵和内容纳入其中,将大赛项目作为教学实践的一部分,在课程安排方面尽量与竞赛时间衔接妥当。开设教学实践课程时,将各类大赛项目引入教学,调整课堂结构,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需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3.提供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平台
大学生报名参赛应与该门课程结束时间保持一致,这样参赛大学生的选拔可以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最终成绩,我院采取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的方式形成,达到让竞赛面向合适的大学生,也让每一名大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都以参赛的标准要求自己,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效率。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内技能联赛,为国家比赛选拔种子选手做准备。学院应对参赛获奖的大学生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鼓舞大学生参赛的决心和信心。另外,可以将大学生要参加的各类竞赛内容和通知放到学院搭建的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上,便于师生及时做好竞赛准备,提高教学成效和竞赛效果。
4.改善学校教学硬件设施
要有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的动力,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还要有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为发挥这种模式的作用,高职院校首先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整合教务处、学生处、实训中心等资源,为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提供便利的环境。其次,及时改善计算机硬件设施,派专人管理、维护,机房周一至周五晚上开放两小时,周末全天开放八小时,以便大学生学习。
5.及时开展“互联网+”等各类大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培养模式的关键是通过比赛来提高教师、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举办或参加各种职业技能比赛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大赛是当前的一大热点,是宣传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发展战略,推动高校专业内涵创新发展的一大举措。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在“互联网+”大赛中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艺术专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计算机教师的指导下,为“互联网+”大赛添上浓重的一笔。
四、结束语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艺术院校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机教师和专业教师要针对大赛加强合作,组成大赛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发挥本部门在各类大赛中的作用,为大赛出谋划策,提供保障;专业系部要广泛动员大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霞,吴愚.以赛促教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王秀芳,范建淑.”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办公软件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3]甘娜,雷文彬.高职计算机专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2.
作者简介:夏 洁(1985-),女,安徽安庆人,学历本科,学位硕士,助理讲师,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第二作者:林照华(1979-),男,安徽岳西人,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讲师,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省,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高职教育、文艺传播与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研项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全面提高艺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2013jyxm379)。